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服装缝纫工艺教学中的调控策略

时间:2024-08-31

姚 冰

(梧州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0)

服装缝纫工艺教学中的调控策略

姚 冰

(梧州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0)

注意、感知、记忆是认识活动中三个功能、性质不同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动。文章讨论在开展服装缝纫工艺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心理学的规律来调节学生学习,以确保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发展。

服装缝纫工艺;教学;调控策略

服装缝纫工艺是服装品质的保证,是服装成衣的基础。在开展服装缝纫工艺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心理学的规律来调节学生学习,以确保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发展是一个关键问题。

1 注意调控策略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激发和维护学生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在中职学校的服装缝纫工艺教学活动中,以下两方面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注意的动机。

第一种是“放松”策略。这种策略能防止学生对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和教师产生冷漠、恐惧、抵触等消极情绪。具体的处理方式有:(1)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健康的、积极的、高昂的状态,全身心的充满热情的投入到教学中出,用自身的行为去感染学生,有助于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把注意集中到教师身上。(2)教师语言的简洁明了、机智、幽默会给学生带来好心情。教师的语言充满着鼓动性,让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在教师的鼓动下,始终不松懈,有助于学生迅速提高兴奋水平,把注意集中到教师身上。

第二种是“引发期待”策略。“期待”是个体发起行动的动力,特别是这种期待与个体的内部需要相联系时,会产生更大和更持久的内在动力,所以“引发期待”的策略能防止学生对学习任务产生盲目感和被动感。具体的处理方式有:(1)欣赏在前。例如在女衬衫的缝制工艺教学活动的开端,即将完整的一件女衬衫缝制过程以及模特着装效果部分让学生欣赏,或者播放其中某片断内容,使较直观的形象直接引发学生对后续学习的“期待”。让学生欣赏的内容,可以播放的是以教师示范为主的内容;也可以把往届服装班学生做同样内容练习的学习场面,以学生做示范过程拍下来,让新班学生欣赏。在使用这种策略时,有条件的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欣赏自己的现场学习操作的场景,以便与学生进行更直接的情感交流。(2)将有趣的学习环节前置。服装缝制工艺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工业式和家庭手工式,各有各的方法相适用范围。工业式缝纫,机缝多,缝制顺序完整,样板精确。服装企业的生产过程,主要是以生产流水线作业形式开展,以提高服装生产效率和时效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例如缝制一条西服裙,教师可把整个工艺流程拟定为九个工序(做缝制标记→拷边→前后收省→寨缉群片阴褶→缝合侧缝、装拉链→做腰头→装腰头→底边绷三角针→熨烫),再将整班级人数编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九名学生,模拟服装厂生产流水线作业场景,分配小组成员的工作任务,创造机会让学生的心理情绪得到互相感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熟悉了这一形式、这一场景的锻炼,能缩短学生在就业期间里与企业的磨合期,以便于学生尽快地适应企业的生产,创造更有效的经济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平淡、严肃地交待学习任务的导入方式虽然明确,却难以起到放松和兴奋的作用。而出示于渲染教学气氛的辅助用具的导入方式,又极易导致学生过度兴奋,淡化学习目标,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慎重处理。

2 感知调控策略

好的教学策略不但能够降低学生感知、理解的难度,而且能够减缓疲劳进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策略。

第一种是“边示范讲解边练习”策略,这种策略一般适用于学习难度低、技能方法少的缝制内容。方法是“讲一步做一步”,直到学生能完全连贯、独立地完成为止。例如裙腰开口装拉链和男衬衫缉口袋等部分的缝制工艺教学。

第二种是“分解”策略。例如男西裤是裤子缝制工艺中包含最全的品种,学会男西裤的缝制方法,其它裤子的缝制就可以做到无师自通了。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首先与学生归纳男西裤的缝制工艺所需要的工序步骤,并用流程图表的方式让学生清晰、明了理解;第二是,列划出男西裤缝制中的重点或难点:开后袋、装门里襟和拉链;第三是,学习男西裤缝制的质量要求。一般缝件衣服是简单的,但服装缝制工艺的质量决定着缝制操作者的水平,只有掌握质量的要求,才能做出合格的产品。又比如男西裤缝制工艺中的开后袋,以“一字嵌线”袋为例,教师准备的示范教具,也可以是“分解”的,有半成品与成品两部分,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观摩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技能方法。后袋式样有单嵌线、双嵌线、一字嵌线装袋盖与袋扣袢等区别,但开后袋的基本方法及工艺要求基本相同,学生掌握了其中一个样式的缝制方法,引导他们灵活运用。这种策略其实是一种更小意义上的“边示范讲解边练习”策略。

第三种是“累进”策略。教师要善于支持和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结果,依据所作的记录,得出结论和形成解释。在服装工艺课教学中,原来总是先讲缝制零部件,如做口袋、装拉链等,再做裙子、裤子等完整的服装,这种模式相对比较机械。例如在一次的缝制工艺课上,内容是做女西裤的侧缝袋子。有一位学生,由于她迟到了,错过教师示范操作的环节,看着其他同学在课堂上做练习,她自己无所适从,后来她干脆将教师在课堂上做示范的“袋子”给拆了,翻来覆去地看,有时也问问同学,最后还像模像样地能做了出来。而个别同学还向老师告她的状,说她有意破坏老师的教学教具。学生的这种“有意破坏”,其实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在课堂上,教师支持和鼓励学生这样做,是获得直接事实的体验。学生将他们原有的认识与当前的操作结果作比较,从而调整原有的认知。

教师要善于创设不同条件和场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并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运用他们发现的关系和获得的经验。在服装缝制工艺课中,把所有教学的零部件可先发给学生,鼓励他们拆散重组;或是旧衣改造,再把新的工艺方法融进去,将传统款式变异等。教师还要为学生的交流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巩固、加深和扩展自己已获得的经验。

另外,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中,学生会体会到自己所学的这门专业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自发的产生我要学好这一门专业技能的良好心理,让服装缝制工艺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3 记忆调控策略

服装缝制工艺从简单的手针缝迹开始到机缝衬衫、外套、大衣、礼服,由浅入深,在每种款式缝制工艺教学中,使用系列缝制工艺演示图和缝制工艺顺序表以及烫衬图等,图示表现方法直观,排序清晰明了,可以十分有效地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能方便学生学习、记忆。

教学中,教师示范讲解,语言力求准确通俗,削繁就简,能帮助学生学习、记忆。此外,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在实践中,学生只有在熟悉操作方法的情况下,并注意积累经验,才能有效提高记忆。

此外,教师要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在学生已能掌握一种技能方法后并向他们提出更长久的记忆目标。例如在学习各种车缝缉线基本技能训练中,“压缉缝”可用于男西裤的裤腰和贴袋缝制工序上,当学生掌握了这一技能方法后,教师可再向学生明确“压缉缝”还可用在即将学习的衬衫款式中装袖衩、袖克夫、领头这些部位的缝制。又如熨烫是服装缝制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行业常用“三分缝七分烫”来强调熨烫的重要性。熨烫贯穿于缝制工艺的始终。在缝制过程中,很多部位都需要边熨烫边缝制。利用“拔烫分缝”这一基本熨烫手势,可用于熨烫衣服拔开的部位,不单止用在上衣袖底缝部位,还可用于裤子下裆缝等部位。学生学习每一种新的基本技能方法,教师都应向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以及为学生提出更长久的记忆目标,学生记忆效果会更好。

[1] 王言根.学会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彭贤智.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 龙晋.服装缝制大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

[4] 服装缝制工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G421

A

1008-1151(2011)08-0218-02

2011-05-12

姚冰(1971-),女,广东封川人,梧州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工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