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广东省工业绿色转型升级评价的研究

时间:2024-08-31

卢 强 吴清华 周永章 周慧杰

(1.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275;2.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1)

1 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工业转型升级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16]。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等五个鲜明特征,这也是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是指工业发展以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导向,以绿色创新为核心,生产全过程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污染物排放逐步减少、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工业的持续增长不依赖于资源环境投入的增加,即实现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脱钩是指打破资源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3-4]。Vehmas考虑到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程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衰退的情况,将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强脱钩、弱脱钩、衰退性脱钩、强复钩、弱复钩、扩张性复钩6种情况[17]。Tapio研究1970-2001年间欧洲的交通业能源及CO2的脱钩级别时,提出了脱钩弹性的概念,并进一步将脱钩细分出扩张性耦合和衰退性耦合,与Vehmas提出的6种状态一起构成脱钩的8 种状态[18]。

本文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脱钩研究方法,拓展到用于研究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当环境压力及资源消耗的强度(速率)慢于工业增长的强度(速率),这就是脱钩,意味着工业实现了绿色转型升级,反之,则没有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为定量测度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需构建工业资源环境脱钩弹性指数DC。

其中:DC表示考察期间某种资源或污染物的工业资源环境脱钩弹性指数,%dRE表示该种资源或污染物的资源环境消耗弹性,%dI表示考察期始末工业产值的变化弹性值;dRE、dI分别代表考察期间该种资源的消耗量(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量,REi、REi-1和Ii、Ii-1分别代表考察期最后一年和第一年该种资源的消耗量(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工业产值。DC的计算结果可能出现8种情形,分别对应8种脱钩状态,其含义具体见表1。其中,强脱钩意味着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弱脱钩意味着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其他情况则说明未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表1 工业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脱钩关系Tab.1 Judgment standard on elastic decoupling

此外,为了分析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各个环节的情况,本文设置了3个中间变量,结构脱钩弹性值(DCST)、技术脱钩弹性值(DCTE)、治理回用脱钩弹性值(DCTR),分别表示资源消耗型、重污染行业产值对工业总产值的弹性,资源消耗、污染产生总量对资源消耗型、重污染行业产值的弹性和新鲜资源回用量、污染治理量对资源消耗、污染产生总量的弹性,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PI代表资源消耗型或重污染工业行业产值,REP代表工业实际需要消耗的资源或实际产生的污染物总量,RE代表工业消耗的新鲜资源量或实际排放的污染物量。结构脱钩弹性值反映工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化、环境友好化转型升级的进程,技术脱钩弹性值反映生产工艺技术进步的快慢,治理回用脱钩弹性反映了污染治理、资源回用技术的进步和力度。

这三个中间变量中结构脱钩弹性值和技术脱钩弹性值的脱钩程度判断标准与资源环境脱钩弹性指数值相同,强脱钩是最理想的状态,即计算公式中分母增大、分子减小,说明随着工业的发展,而资源环境压力降低。而治理回用弹性脱钩值DCTR则不同,其理想状态是分母资源消耗(污染物产生)总量REP和分子新鲜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RE均减少,且RE的降低程度大于REP的降低程度,即资源回用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提升、力度加大。因此,治理回用弹性脱钩状态判断标准,参照表1中的8种情形顺序规定为扩张性强脱钩、扩张性弱脱钩、扩张性连接、扩张性负脱钩、强负脱钩、协同性弱脱钩、协同性连结与协同性强脱钩,其中,协同性表示REP减少;扩张性表示REP增加。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进步,临床上诊断疾病的医疗仪器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在惊叹医学发展速度的同时,也会为仪器繁多的种类而苦恼。如今紧张的医患关系,让医生在诊断的时候不敢“一锤定音”。患者也更加相信具有科学依据的诊断,医生不得不安排患者去做各种仪器检查,明确病因,才能对症治疗[3]。

2 广东省工业绿色转型的区域差异分析

2.1 研究区域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工业总体发展很快,但是由于自然地理和历史发展的差异,省内各地工业发展极不平衡。其中,珠江三角洲核心区依靠毗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和优惠政策,工业经济迅速崛起,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广东省统计局2005和2010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4.2%,2010年达到1.50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总量近70%。珠江三角洲非核心区在核心区的带动辐射作用下,工业也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广东省工业发展的第二梯队。“十一五”时期增速达到19.2%,2010年达到2 20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量约10%。粤东、粤西、粤北山区等地区工业虽然实现了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增速超过了珠三角核心区,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8.9%、15.9%和24.5%,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工业总量仍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地区。2010年,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 645亿元、1 313亿元、1 399亿元,分别占全省工业总量的7.6%、6.1%和6.5%。

图1 广东省各区域历年来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Fig.1 Industrial added-value in Guangdong province

基于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本文分别考察广东及其5个区域的工业增长与资源环境脱钩情况,并进而分析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状态。

2.2 资源环境指标和资源消耗型、重污染型行业的选取

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主要表现为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受到可得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采用工业新鲜用水量和燃料使用量代表工业生产的资源消耗量,工业化学需氧量和SO2排放量代表工业污染排放量。选用工业新鲜用水量而不是工业用水总量作为资源消耗量的一个因子,是因为考虑到工业用水总量包括新鲜用水量和重复用水量,如果工业用水总量不变,而重复使用率提高,则新鲜用水量减少,从而减小了对水资源的压力,因此用新鲜用水量指标才有效体现了对水资源的实际压力值。此外,由于地级市工业能耗统计数据的缺失,本文采用燃料消耗量作为另一个资源因子,燃料消耗量=燃煤量+折合成标煤后的燃油量=燃煤量+1.428 6×燃油量。工业新鲜用水量、燃煤量、燃油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SO2排放量的数据均源自历年广东省环境统计。工业生产总值和工业各行业生产总值均来源于历年广东统计年鉴。

选取高消耗、高排放行业时,考虑到有的行业规模小、但单位产值资源环境效应大,有的行业单位产值资源环境效应虽不是很高,但由于行业规模较大,资源消耗总量或污染排放总量比较大,故本文选取了2010年单位工业产值资源环境指标最高的10个行业和资源消耗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最大的10个行业,共同组成了广东省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如表2所示。

表2中可以看出,单位工业产值资源环境指标最高的10个行业和资源消耗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最大的10个行业多数重合,而且整合后资源型、重污染型行业的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都占到总量的60%以上,其中重污染行业的占比达到了80%以上,而且与夏友富[19]、赵海霞等[20]的相关研究结果相符,说明筛选出的行业比较全面,而且有代表性。

2.3 计算结果和分析

依据2005年和2010年的数据,计算了广东省及各区域“十一五”工业分别相对工业新鲜用水量、燃料消耗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SO2排放量的脱钩弹性指数值和结构脱钩弹性值、技术脱钩弹性值、治理回用脱钩弹性值(见表3)。

表3结果显示了“十一五”期间,广东及各区域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状况。

(1)工业新鲜用水量与工业增长资源环境脱钩关系较好,仅珠三角非核心区为弱脱钩关系,全省和其他地区均实现了强脱钩。其中:结构脱钩弹性方面除粤西地区呈扩张性负脱钩关系外,广东省和其他地区均是扩张性连接关系,说明耗水型行业结构调整不明显,粤西地区工业结构继续向水资源消耗型发展。技术脱钩弹性则有了较大改善,全省、珠三角核心区和粤东地区均实现了强脱钩,即耗水型工业行业发展而工业用水总量下降,说明该地区耗水型工业技术进步很大;其他地区呈弱脱钩关系,说明耗水行业技术也有一定进步,工业用水总量的增长幅度远低于耗水型行业产值的增长幅度,但工业用水总量仍呈上升趋势。回用脱钩弹性关系明显改善,全省、珠三角核心区、粤西和粤北地区均实现强脱钩,工业用水回用大幅提升,珠三角非核心区实现了弱脱钩,工业用水回用率增加,粤东地区为扩张性连接,工业用水回用情况没有改善。

(2)全省和大多数地区燃料消耗量和工业增长实现了弱脱钩,仅粤西地区为扩张性连接,粤东地区为扩张性负脱钩。其中,结构脱钩弹性仅粤北山区实现了弱脱钩,全省和其他地区均为扩张性连接,珠三角非核心区为扩张性负脱钩,说明珠三角非核心区燃料消耗型行业增长相对较快,粤北山区燃料消耗型行业增长相对较慢,其他地区变化变化不显著。技术脱钩弹性粤东地区为扩张性负脱钩,粤西地区为扩张性连接,全省和其他地区均为弱脱钩,说明粤东地区燃料消耗量相对较大的工艺或生产线发展较快,落后生产能力淘汰较慢,粤西地区变化不明显,全省和其他地区燃料消耗量相对较小的先进工艺或生产线发展较快,落后生产能力淘汰进展较好。

(3)全省和其他地区均实现了化学需氧量与工业增长的弱脱钩,即每个地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有所增长,但低于工业增长速度。其中:结构弹性除粤北地区为扩张性负脱钩外,全省和其他地区为扩张性连接,即粤北地区水污染型行业增长高于地区平均水平,而全省和其他地区水污染行业结构调整不明显。技术弹性除粤东地区为扩张性连接外,全省和其他地区均实现了弱脱钩。这意味着全省大部分地区水污染行业技术有较大进步,但化学需氧量产生量仍然有增加。粤东地区水污染行业技术没有明显进步。治理弹性全省和珠三角核心区、粤东和粤北地区均实现了扩张性弱脱钩,说明水污染治理力度有所提升,在产生量增加的情况下,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低于产生量的增长幅度。珠三角非核心区和粤西地区为扩张性负脱钩,说明水污染治理力度下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长幅度高于产生量。

表2 广东省资源消耗型、重污染型行业Tab.2 Resource-consuming,heavily-polluted industries in Guangdong

表3 工业总产值与各资源环境指标脱钩弹性指数Tab.3 Elastic decoupling index between industrial output and resource(environment)index

(4)全省和珠三角核心区SO2实现了强脱钩,粤东地区为扩张性连接,全省和其他地区均为弱脱钩,即全省和珠三角核心区SO2排放量减少了,其他地区排放量都增加了,除粤东地区增加程度高于工业增长速度外,其他均低于工业增长速度。其中:结构脱钩弹性除珠三角非核心区为扩张性负脱钩外,全省和其他地区为扩张性连接,即珠三角非核心区气污染行业增长高于地区平均水平,而全省和其他地区气污染行业结构调整不明显。技术脱钩弹性除粤东、粤西地区为扩张性负脱钩外,全省和其他地区均实现了弱脱钩。这意味着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污染行业技术有较大进步,但SO2产生量仍然有增加。粤东和粤西地区气污染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进反退,先进技术生产能力下降、落后工业生产能力上升。治理脱钩弹性方面,全省和珠三角核心区实现了扩张性强脱钩,其他地区仅为扩张性弱脱钩,说明气污染治理力度有所提升,全省和珠三角核心区治理力度增长幅度较大,在产生量增加的情况下,SO2排放量减少了。其他地区SO2排放量虽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低于产生量的增长幅度。

3 关于广东省工业绿色转型的讨论

以上结果分析,可以发现资源环境约束下,广东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有以下特点:

3.1 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广东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总体有明显进展

“十一五”时期,广东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国家把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到2010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比“十五”期末下降1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全省化学需氧量和SO2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均削减15%的节能节水减排目标。其中节能减排的三项指标是约束性指标,对地方政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在强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广东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成效比较显著,四项资源环境指标中新鲜用水和SO2均实现了强脱钩,燃料消耗量和化学需氧量均实现了弱脱钩。

3.2 广东省工业绿色转型脱钩程度存在明显的地理空间差异

从区域来看,资源环境约束强的珠三角核心区工业绿色转型升级进展相对较好,资源环境管理目标约束强的粤北山区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取得一定进展,资源环境目标管理约束不强的粤东地区工业仍粗放式发展。

“十一五”时期,广东在制定各地节能减排目标时,考虑到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在广东省域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控制。在节能方面,要求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和列入国家、省循环经济试点的城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总体水平下降18%;东西两翼地区和粤北山区城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总体水平下降16%。在化学需氧量方面,珠三角核心区的污染减排目标约束最高。其次是珠三角非核心区,随后是粤东地区、粤西地区,最后是粤北山区。在SO2方面,珠三角核心区减排约束最高。其次是粤北山区,其他三个地区排放量都可以略有上升。而与此相应,资源环境约束强的珠三角核心区工业绿色转型升级进展相对较好,新鲜用水量、SO2均实现了强脱钩,燃料消耗量和化学需氧量均实现了弱脱钩。资源环境管理目标约束强的粤北山区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取得一定进展,新鲜用水量实现强脱钩,其他三项指标均为弱脱钩。资源环境目标管理约束不强的粤东地区工业燃料消耗量为扩张性负脱钩,SO2排放量为扩张性连接,说明绿色转型升级不明显。

3.3 广东工业绿色转型升级,部门行业内部升级成效明显,但结构升级不显著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广东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中,结构弹性脱钩不显著,技术弹性脱钩进展较好,治理回用弹性在目标管理约束强的地区脱钩较好。

广东“十一五”节能减排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对限制类、淘汰类企业用电适当提高电价,国家下达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超额完成,工业部门行业内部绿色升级成效明显。同时,珠三角核心区由于资源环境目标管理约束强,资源回用、污染治理力度都较大提升,实施了火电机组脱硫治理工程和一批重点行业节水改造的重点项目,治理回用弹性脱钩较好。但由于广东“十一五”减排任务中,化学需氧量减排的重点是在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削减生活源化学需氧量,对工业源的减排任务相对较轻,工业化学需氧量仅实现了弱脱钩。

4 结论和建议

广东作为国内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工业发展与绿色转型升级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不同的资源环境约束条件、工业发展水平和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力度使得各个地区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有较大差异。

“十一五”以来,广东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有明显进展。新鲜用水和SO2均实现了强脱钩,燃料消耗量和化学需氧量均实现了弱脱钩。珠三角核心区工业绿色转型升级进展相对较好,粤东地区工业仍粗放式发展。进一步分析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机制指示,工业行业内部升级成效明显,是导致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的主要因素,但工业结构绿色升级不显著,污染治理和资源回用技术在目标管理约束强的地区脱钩较好。

加快工业绿色转型升级进程,不能单纯依靠提升工业行业内部技术水平,必须在遵循工业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加快工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资源环境约束强弱与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关系密切。资源环境约束强的珠三角核心区工业绿色转型升级进展相对较好,资源环境管理目标约束强的粤北山区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取得一定进展,资源环境目标管理约束不强的粤东地区工业仍粗放式发展。现阶段,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资源环境约束目标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编辑:李 琪)

[1]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4 -45.[Hu Angang.The Innovation of Green Development in China[M].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12:44 -45.]

[2]钟太洋,黄贤金,韩立,等.资源环境领域脱钩分析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8):1400 - 1412.[Zhong Taiyang,Huang Xianjin, Han Li, et al.,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Decoupling Analysi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s and Resource[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10,25(8):1400 -1412.]

[3]OECD.Decoupling A Conceptual Overview[R].Paris:OECD,2000.

[4]Sigrid S. Delinking Economic Growth from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A Literature Survey on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EB/OL].http://www.wu-wien.ac.at/inst/vw1/gee/papers/gee!wp06.pdf.

[5]王崇梅.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35 - 37.[Wang Chongmei.Decoupling Analysis of China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3):35 -37.]

[6]刘怡君,王丽,牛文元.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70-77.[Liu Yijun,Wang Li, Niu Wenyuan. Decoupling Research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China’s Citie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21(1):70 -77.]

[7]李忠民,陈向涛,姚宇.基于弹性脱钩的中国减排目标缺口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57 -63.[Li Zhongmin,Chen Xiangtao,Yao Yu.Gap of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Analysis Based on Elastic Decoupling of China[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21(1):57 -63.]

[8]孙耀华,李忠民.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5):87 -92.[Sun Yaohua,Li Zhongmin.Analysing on th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of Each Province in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21(5):87 -92.]

[9]陈百明,杜红亮.试论耕地占用与GHI增长的脱钩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28(5):37 -43.[Chen Baiming,Du Hongliang.Analyzing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Arable Land Occupation and GDP Growth[J].Resources Science,2006,28(5):37 - 43.]

[10]宋伟,陈百明,陈曦炜.常熟市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脱钩(decoupling)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9):1532-1540.[Song Wei, Chen Baiming, ChenXiwei. Decoupling Evaluation between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angshu City[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9,24(9):1532 -1540.]

[11]于法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脱钩关系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3):29-34.[Yu Fawen.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Decoupling[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2009,(3):29 -34.]

[12]赵兴国,潘玉君,赵庆由,等.科学发展视角下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脱钩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7):1196 - 1201.[Zhao Xingguo,Pan Yujun,Zhao Qingyou,et al.Decoupling Analysis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Based on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Yunnan Province[J].Economic Geography,2011,31(7):1196 -1201.]

[13]王鹤鸣,岳强,陆钟武.中国1998-2008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9):1757-1767.[Wang Heming,Yue Qiang,Lu Zhongwu.Decoupling Analysis of China’s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ver the Period 1998 - 2008[J].Resources Science,2011,33(9):1757 -1767.]

[14]张蕾,陈雯,陈晓,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时空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275-279.[Zhang Lei,Chen Wen,Chen Xiao, et al. Space-time Analysison Delinkage between EnvironmentalPoll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Yangtze River Delta[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21(3):275 -279.]

[15]刘航,赵景峰,吴航.中国环境污染密集型产业脱钩的异质性及产业转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4):150-155.[Liu Hang,Zhao Jingfeng,Wu Hang.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Decoupling of Chinese Industries Discharging Densely Different Pollutants and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22(4):150 -155.]

[16]宋斌斌.转型升级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N/OL].中国工业新闻网(2012-02-29)[2012-08-10].http://www.cinn.cn/xw/gyzh/257079.shtml.[Song Binbin.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is a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of Taking a New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N/OL].China Industry News(2012 -02-29)[2012-08 -10].http://www.cinn.cn/xw/gyzh/257079.shtml.]

[17]Vehmas J,Kaivo-oja J,Luukkanen J.Global Trends of Linking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Economic Growth[R].Finland Putures Research Centre,2003:6-9.

[18]Tapio P.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Transport Policy,2005,(12):137 -151.

[19]夏友富.外商投资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现状、后果及其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1999,(3):109 - 123.[Xia Youfu.Foreign Investment Research Consequenc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ollution Intensive Industry,China[J].Management World,1999,(3):109 -123.]

[20]赵海霞,曲福田,诸培新.江苏工业结构调整的环境效应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33-38.[Zhao Haixia,Qu Futian,Zhu Peixin.Positive 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Industry Structure in Jiangsu[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5,5(2):33 -3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