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同收入来源对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4-08-31

翟 彬 聂华林 杨向飞

(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475000;2.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不同收入来源对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翟 彬1,2聂华林2杨向飞2

(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475000;2.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收入由多个来源部分组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是收入来源各部分变动的综合反映,透过收入来源的角度可以清晰地判断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源。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对2003-2008年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大小及其在总区域收入差距中的贡献变化趋势进行测度,并利用要素分解法实证分析了不同收入来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此揭示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在总区域收入差距中的贡献是递增变化的,已经成为影响甘肃省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工资性收入是目前拉大城乡收入差距最为重要的原因,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则起着缩小差距的作用,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很小,但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却不容轻视。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完善城乡间收入再分配制度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欠发达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带来一些启示。

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收入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快速发展相伴随的突出问题就是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我国对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集中在对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等方面的研究,而城乡差距因其占总差距的比重最大,从而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国内理论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关注由来已久,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研究更加深化,方法也更加多样化,比较而言,泰尔指数更适合用于度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并得到广泛使用。如:李实等[1]利用泰尔指数分解,求出了1988年和1995年城乡收入差距在总收入差距中比重的变化;Lin et al.[2]利用泰尔指数分解法,分别研究了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总区域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运用泰尔指数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的测量多集中于2004年以前,此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另一方面,现有关于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原因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从城市偏向政策、要素市场扭曲、城乡二元结构、金融发展、人力资本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解释[3]。进一步,收入由多个部分组成,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变动是各部分变动的综合反映,因此,笔者认为基于收入来源的视角是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原因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从收入来源视角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原因的研究还比较少,仅有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对全国范围或少数发达省份的研究,如黄祖辉等[4]从收入来源角度利用GE指数对浙江省城乡收入的差距进行的考察。这些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一定适用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基于此,本文将选取欠发达地区的典型代表甘肃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泰尔指数及要素分解方法,对2003-2008年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及收入来源贡献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利于该地区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并为西部其它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借鉴。

1 甘肃城乡收入差距的总体特征描述

1.1 城乡收入比波动式扩大,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收入比可以直观地反映城乡收入的差距,比值越大,表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阶段性升降交替,但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加剧(见图1)。2007年城乡收入比为4.3,创改革开放以来新高,与差距最小的1983年相比,收入比增长将近一倍。与全国城乡收入差距对比来看,一直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李实等[5]提出的“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加明显”的结论相符。

图1 甘肃与全国城乡收入差距对比Fig.1 Comparison between Gansu’s rural- urban income gap and that of the nation

1.2 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差异很大

从来源结构上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都可以近似地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由于这四项收入来源在城乡居民间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它们各自在城乡居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差别很大(见表1)。

表1 甘肃城乡居民收入来源构成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the sources of income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in Gansu

由表1可以看出,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分别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所占比重都在一半以上。此外,农民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中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都有所上升,但依旧无法成为收入的主要构成因素。近几年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都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但城镇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要远大于农村居民,2003年两者的比例竟高达25∶1。由于甘肃整体比较贫困,投资积累能力弱,所以财产性收入在城镇收入和农村收入中所占比重都很小。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有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类。绝对指标体现的是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常用城乡居民收入比这一指标来衡量;相对指标包括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指标,所体现的是城乡居民收入间的相对差距。相较于其他几种指标方法,泰尔指数更适合用于测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一方面,泰尔指数对高、低两端收入的变动比较敏感,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主要体现两端的变化;另一方面,利用泰尔指数分解,能够得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整个收入差距扩大的“贡献”程度。因而本文选取泰尔指数来测度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各收入来源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程度的测算中,本文将用希克斯提出的“要素分解方法”进行分解测度。

2.1 泰尔指数及其分解

本文将使用希克斯(Shorrocks)[6-7]以及 Zhang 和Kanbur[8-9]提出的方法进行城乡间收入的泰尔指数测算和分解。

希克斯利用广义熵指数(Generalized Entropy,简称GE指数)对收入差距进行测定,公式为:

在公式(1)中,yi是第i个样本的收入,y是总样本的(加权)平均收入值,f(yi)表示第i个样本人口占总样本人口的比重。当参数c=1时,GE指数便是泰尔指数(Theil Index)。

Zhang和Kanbur在对样本进行分组的基础上,将GE指数分解成组内不平等和组间不平等,表达式如下:

在公式(2)中,k是外生给定的组数,用g标明。Ig表示为第g组的不平等,yg是第g组的平均值。当c=1时,fg(yg/y)Ig表示组内不平等程度,I(y1e1,……,ykek)表示组间不平等程度。

2.2 要素分解方法

希 克 斯 (Shorrocks)[10]在 《 计 量 经 济 学 》(Econometrica)上发表的《从收入来源角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分解》(“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by factor components”)一文中,将收入来源k对个人或家庭平均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归纳为两种情况:

(1)如果将某项收入来源k视为惟一导致收入不平等的要素,也就是保持k项收入不变化,而其他收入项重新均分,公式表示为:CAK=I(YK+(u-uk)e)。这里I(*)表示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YK是来自k项的收入,(uuk)e表示除k项外其他项收入的均值。

(2)如果将来自于收入来源k的不平等消除,考虑总收入不平等发生的变化。也就是保持除k外的其他收入不变化,但把k项收入均等化再分配后的不平等状况,再从I(Y)中扣除。公式表示为:CBK=I(Y)-I(Y-YK+uke)。这里I(Y)表示总不平等指数,Y-YK+uke表示其他项收入加上k项的均值,I(Y-YK+uke)表示均等化k项收入后由其他收入项导致的不平等指数。

那么,k项收入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为:S(YK,Y)=(CAK+CBK)/2。在希克斯的原文中,最后是以方差作为不平等的指标表示收入差距I来解释说明这种分解方法,公式如下:

本文计算中将使用公式(1)中泰尔指数来表示收入差距I。

2.3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统计数据均来自于《甘肃年鉴》(2004-2009),收集包括甘肃省的兰州、嘉峪关、金昌、白银、天水、武威、张掖、平凉、酒泉、庆阳、陇南、临夏、甘南14个市(州)的相关数据。其中,分别用各市(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另外,公式还涉及到人口比重的问题,本文将使用各市(州)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来分别表示农村和城镇区域人口。

3 甘肃城乡收入差距的测算与分析

3.1 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测度与分析

在计算各类泰尔指数前,首先要用14个市(州)的数据做加权平均得到甘肃省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用U、Ur和Uu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U=∑(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业人口+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人口)/全省总人口;Ur=∑(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人口)/全省农业总人口;Uu=∑(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业人口)/全省非农业总人口。

利用Excel软件依据公式(1)计算得出甘肃省总区域泰尔指数、城镇区域内泰尔指数、农村区域内泰尔指数和城乡间泰尔指数(见表2)。同样以人口为权重可以算出城镇、农村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在总区域收入差距中的贡献率(见表3)。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2003-2008年间,甘肃居民收入差距整体上呈现走低趋势,由2003年的0.102 342下降至2008年的0.094 031。其中农村区域内的收入差距最大,但呈下降的变化趋势,由2003年的0.065 335下降至2008年的0.054 809,降低了16%;其次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波动中有降低的趋势出现;收入差距最小的是在城镇区域内,且处于上升变化阶段,由2003年的0.014 408增长到2008 年的0.016 142,增长了12%。2003年后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与我国自2003年开始实行的全面推进农业税费改革以及全面取消农业税是有一定联系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有缩小的趋势,但其对总收入差距的贡献上作用依然十分明显。

表2 2003-2008年甘肃区域收入差距的分解Tab.2 Decomposition of regional income gap in Gansu during the periods of 2003-2008

表3 2003-2008年甘肃区域收入差距分解贡献率Tab.3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regional income gap in Gansu during 2003-2008

从表3中计算的各个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来看,城乡间差距和农村内部差距对总区域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之和高达95%以上,其中,城乡收入差距对全省总区域收入差距的贡献明显呈上升的走向,从 2003的47.16%上升至2008年的52.23%,超过了总区域收入差距的一半,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则呈现下降趋势。城镇贡献率虽略有上升,但其总体上在总收入差距中所占的比重依然很小,对区域总的收入差距作用甚微。由此可知,城乡间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影响总区域间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并越来越发挥着扩大总收入差距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收入来源的角度分析引起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原因,以利于调整并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3.2 各项收入来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

从收入来源视角分解城乡收入差距的计算中,由于地市(州)的计算数据未作统计或缺失,本文只对年鉴中统计的甘肃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来源构成进行分解计算,这已经能够充分地说明问题,达到本文的研究目的。结果如下(见表4):

3.2.1 工资性收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

工资性收入一直是城镇居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所占比重在70%以上,近几年来,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目前已占近1/3的比重,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计算发现,工资性收入对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平均占据了各个收入来源贡献的85%以上。这是由于农村居民获得工资性收入的机会不像城镇居民那样普遍,这项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是存在着历史性的差别,这样的结果还是比较符合现实情况的。

从时间序列上分析可以看出,自2004年起工资性收入对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呈波动式减小的变化趋势,贡献率由 2004年的 89.74%下降至 2008年的81.59%,下降了9%。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年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在不断上升,而同期城镇居民该项收入比重却在下降,从2004年到2008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比重由28.49%逐步上升至31.87%,城镇居民该项收入比重则从76.18%下降至71.59%。由此可见,能否有效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可能成为能否缩小甘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关键。

3.2.2 家庭经营收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

家庭经营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间的意义正好和工资性收入相反,它是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分析这项收入来源在城乡收入差距中的影响与对工资性收入的研究一样有意义。从表4可以看出,家庭经营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是非常明显的,2003年这项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最强达29.3%,并在接下来的3年中也都保持缩小2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中的地位比在城镇居民中高,城镇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还没有成为收入的稳定来源,因此,家庭经营收入对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发挥着减小的作用。

表4 2003-2008年各收入来源对甘肃城乡收入的泰尔指数贡献Tab.4 The Theil Index and contribution of income sources to the rural and urban income in Gansu during 2003 -2008

此外,从表4的数据中还发现,家庭经营收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是不断减小的,由2003年的29.3%下降至2008年的17.33%,这可能是由于近几年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在下降,而同时城镇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有所上升的缘故。

3.2.3 转移性收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

转移性收入主要以政府转移支付为主,在居民收入构成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它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中的地位却是大相径庭,由表1可以看出,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占总收入比重都要远高于农村居民。从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可以看出,2003-2008年间,该项收入贡献的泰尔指数在0.07左右徘徊,贡献率也维持在30%左右,对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这说明现行的转移性收入政策在城乡区域间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转移性收入政策,或者说是歧视性的收入再分配制度。农村居民往往享受不到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待遇,这种将户籍身份和所有制特征作为能否获得政府转移性支付的制度,是加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制度障碍[4]。因此,加大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地区的倾斜,是发挥该来源收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贡献的重要保障。

3.2.4 财产性收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

财产收入是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租金收入、出让特许权收入等,财产性收入比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反映。甘肃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而财产性收入无论在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都不高。从该项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看,2003-2006年4年间的贡献率是在逐渐减小的,从2003年正向贡献率0.61%变为2006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贡献率0.47%。2007-2008年贡献率有所回升,这与这两年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大幅下降有着很大关系,如表1所示,农村居民该项收入比重从2006年的2.46%骤减至2008年的0.72%。可见,财产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能否保持缩小的趋势,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居民收入中这项收入的增长幅度。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城乡收入差距进行测度,并进一步从收入来源视角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解,得到了以下有意义的结论:

首先,总体上来说近几年甘肃省居民收入差距有略微缩小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减小,但其对总区域收入差距的贡献却在增大,贡献率从2003年的47.16%上升至2008年的52.23%,成为影响收入差距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其次,从收入来源分解城乡收入差距结果看,由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这四项来源在城乡居民收入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各自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也不尽相同。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家庭经营收入正好与之相反,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是负向的,即缩小城乡差距;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与现行的歧视性再分配制度紧密相连。财产性收入因其在城乡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很小,所以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

再次,从这几年各收入来源对城乡收入差距贡献的变化来看,工资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在逐步减小,同时,家庭经营收入对城乡差距的缩小作用也在减弱,而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贡献则基本上保持不变。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贡献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镇居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的回升和农村居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逐渐被工资性收入取代的趋势同时出现,其中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贡献维持在30%左右,说明现阶段城乡收入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作进一步的调整。

最后,在以上三点结论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增加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通过改善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状况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城市化进程,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获得工资性收入的机会;二是要重视家庭经营收入在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重要作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以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三是要尽快改善长期存在的城乡间歧视性的收入再分配制度,政府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转移支付、建立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消除户籍制度等来缩小差距。

References)

[1]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J].经济研究,1998,(4):43 - 52.[Li Shi,Zhao Renwei,Zhang Ping.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s in Income Distribution[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1998,(4):43 - 52.]

[2]Justin Yifu,Fang Cai,Zhou Li.Social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An Analysis of Regional Disparity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C]//Mary-Francoise Renard.China and Its Regions:Economic Growth and Reform in Chinese Provinces.Cheltenha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2:33-56.

[3]周端明,蔡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2008,(3):66 -74.[Zhou Duanming,CaiMin.Review of China’s Rural- urban Income Gap[J].China Rural Survey,2008,(3):66 -74.]

[4]黄祖辉,陆建琴,王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基于收入来源角度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122 -128.[Huang Zuhui,Lu Jianqin,Wang Min.The Study of the Rural- urban Income Inequality:A View from Residents’Income Resource[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5,(7):122 -128.]

[5]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J].乡镇论坛,2004,(4):21 - 22.[Li Shi,Yue Ximing.Survey of China’s Ruralurban Income Gap[J].Tribune of Villages and Townships,2004,(4):21 -22.]

[6]Shorrocks A F.The Class of Additively Decomposable Inequality Measure[J].Econometrica,1980,48(3):613 -625.

[7]Shorrocks A F.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by Population Subgroups[J].Econometrica,1984,52(6):1369 -1385.

[8]Kanbur R,Zhang X.Which Regional Inequality?The Evolution of Rural-urban and Inland-coastal Inequality in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9,27:686 -701.

[9]Zhang X,Kanbur R.What Differences do Polarization Measures Make?An Application to China[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1,37(3):85 -98.

[10]Shorrocks A F.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by Factor Component[J].Econometrica,1982,50(1):193-212.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Income Sources on Rural-urban Income Disparity in Gansu Province

ZHAIBin1,2NIE Hua-lin2YANG Xiang-fei2
(1.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 475000,China;2.Institute of Economics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00,China)

Income ismade up ofmany kinds of sources.And the change of the sources composing the income results in the change of urban and rural income disparity.Therefore,by analyzing the income sources we can get the essential causes of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Theil Index and its decomposition method to measure the rural-urban income disparity of Gansu Province and the variation trend of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total region’s income disparity.Then we use the factor decompositionmetho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income sources on the rural-urban income gap and get the causes of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Gansu Province.We find in our research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urban income disparity to the total region’s income disparities presents a climbing trend and it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ffecting the income disparity of Gansu province.The incomemainly from salary is the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widening the rural-urban income gap,while the income from household operations contributes to narrowing the gap.The proportion of the income from transfer and properties in the total income is very small,but the contribution of transfer income to the rural-urban income gap cannot be ignored.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we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olicy advice,such as increasing the peasant’s non-agricultural income,promoting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and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income redistribu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and to narrow the rural-urban income gap in those underdeveloped areas.

rural-urban income disparity;Theil Index;income sources

F328

A

1002-2104(2011)09-0145-06

10.3969/j.issn.1002-2104.2011.09.024

2011-03-04

翟彬,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04ZD-018);博士后基金项目“可持续生计途经分析——以黑河流域中游为例”(编号:20100470883)。

(编辑:刘呈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