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时间:2024-08-31

摘要:语文教育不单是知识教育,更是一种生命教育。赵泽华的《欣赏生命》从死亡视角进入生命思考;以死亡体验感知生命形式;将热爱生活作为快乐生命的来源;并最终发出快乐的生命就是拥有并懂得珍惜的感慨。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的生命因素,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可贵,形成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念。

关键词:语文教育;生命教育;赵泽华;欣赏生命

谈到语文的生命教育不得不谈到“生命语文”,生命语文超越了单纯教授学生知识的格局,而是生命态度的教育[1]。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要有丰富的人文性内涵”,而语文的人文性内涵就包含着对生命的思考。因而,不论从语文的教学还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说,语文学科与生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教育理应自觉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2],这已经成为很多老师的共识。然而,现实中由于学校教学受到严重的功利化倾向,以及狭隘语文思想的影响,导致生命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未得到相应的重视。

语文教育远离学生的生活,回避或淡化学生个体对生命的感悟,就会导致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产生对生命价值的轻视。近年来,年轻人对自己生命的鄙弃,出现自杀、自残的情况;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导致伤害他人事件频频发生,说到底,这都是学生没有正确的生命意识。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中渗入生命教育是学生形成正确生命意识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生命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文本教学[3],中学语文文本有很多课文直接或间接表达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如: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里根的《真正的英雄》、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冰心的《谈生命》、赵泽华的《欣赏生命》、史铁生的《合欢树》和《秋天的怀念》、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等,尽管文章的时代、国别、文体各异,但都表现出作者对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独特的感悟。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赵泽华女士的《欣赏生命》被选入河大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生命视角、经历、体验,运用朴实的情感化的语言,将其对生命的思考、生命的欣赏、以及生命的真谛做出特有的认识,为读者展示出独特的生命感悟。尤其在对待生命态度的思考上,作者感悟到“拥有并懂得珍惜,这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品味文本独特的生命视角出发,阐释作者对死亡与生命关系的认知;从作者亲历亲感的死亡体验来引导学生对生命可贵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一、独特的生命视角与内心情感的唤醒

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源于其对死亡的认识,正如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思考生命是从认识死亡开始的。”作者在幼时看到死亡是好奇心,因为“忽然”的惊天动地的悲怆的乐声,对作者幼小心灵的产生冲击,作者起先“愣住”然后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跑出去。然而面对悲凉的送葬队伍,作者“呆呆”的站在路边。这不能忘记的场面,以及那悲凉的乐声,在作者幼小的心灵里开启了对生命最初的认识。

这与杰克·伦敦在《热爱生命》中感悟生命的视角是不同的,《热爱生命》的作者主要从人性求生的原始本能与自然和人类生命意志的对抗来认识生命,是一种对人性内在的挖掘。冰心的《谈生命》中则是从奔流的春水与小树的成长来认识生命。而本文是从死亡的角度,勾引出学生埋在记忆深处的回忆,将死亡带来的冲击作用于学生,并促使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作者展示出朦朦胧胧又清晰可见的场景,这不仅是幼时的作者所经历过的,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在他们幼小的心里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同学们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吗?说说当时你都想些什么?或者现在回想起那样的场景,你又想到了什么?”教师对学生提出这三个问题,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对相似经历的回忆,让学生进入到一种特定的生命终止氛围中来,另一方面,用死亡引入对生命的思考,对学生内心情感体验的唤醒,这种唤醒有利于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二、亲历死亡与生死相伴的感悟

“19岁发生车祸,在生与死织成的暗夜里挣扎了7天7夜”, 亲历死亡使作者认识到“死亡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毫无感知”。作者将这种常人未曾经历的死亡体验记录下来,并最终凝结成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也正是因为经历了死亡,作者才认识到死亡与生命密切的关系,才感受到“那爱那欢乐, 连同痛苦也都是如此珍贵, 因为它标志生命的存在。”作者的这种感悟是极其珍贵的。

或许是由于命运的相同之处,作者与史铁生有很多共鸣之处。赵泽华表示史铁生作品中“那闪亮的字句强烈震撼着我的灵魂”。史铁生笔下《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都散发着史铁生对生命的认识,经历母亲的死亡,“好好儿活着”成为母亲最后留给史铁生的话,也成就了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赵泽华目睹“外祖父、外祖母、母亲”的相继辞世,给她带来极为悲恸的情感体验的同时,感受到亲人将呵护与爱根生到自己的生命中。作者这种肉体零距离感知死亡,对生命存在形式的认识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体味“连同痛苦也都如此珍贵”的生命感悟,让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事件中,在细腻的情感体验中体会生死相伴、生命的脆弱;感受不论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是仅仅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

三、生命意义的认知与思索

生命是什么?这是困扰作者已久的问题。“生命,就是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不同的量和质。”在作者看来,每个人与死神的签约是不可违的,但生命的过程截然不同,而作者在没有利欲物欲的奋斗中“享受和欣赏生命的自然和美丽。”这与冰心的《谈生命》颇有相似之处。《谈生命》中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例,强调今生的奋斗,表现了生命过程中幸福与痛苦相伴相随,也表达了一种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乐观精神。

“同学们,你们认为生命是什么呢?”“从作者的生命观来看,你认为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呢?”这两个问题的设置,便于对作者生命观的阐释,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命的长度不是个体所能把握的,但是我们可以从生命的深度、厚度、宽度上来追求高质量的生命价值。让学生深入思考奋斗的生命是可贵的,是靓丽的,这种奋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个人利欲与个人享乐,而是要像作者一样“享受和欣赏生命的自然和美丽。”

四、欣赏生命与实实在在的生活

“我只把握住实实在在的生活。”在作者看来热爱生活是生命快乐的唯一途径。作者从生活的三个角度(自然、艺术、亲情)表现出自己对生命的欣赏:秋虫的低吟、飘落的细雨、悦耳的鸟鸣,充满了自然生命的气息;聆听音乐的美妙、感受清爽的柔风、享受细雨的宁静与安全,这是艺术带来的轻松与愉悦;家人默契的相处、心灵的关怀,所带来的是温馨与快乐,“彼此相视一笑,那瞬间的美丽便是永恒了”。这与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从生活体验中结晶对生命的感悟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运用“我喜欢……喜欢……”的句式表达其对生活的热爱,足见热爱生活对感受生命之美的重要。

品味生命过程是学生了解生命的起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命才能让学生懂得生命之美,生命之独特。欣赏生命,让学生品味作者的“我只把握实实在在的生活”之意,让学生在平淡的生活里发掘生命的可贵,感受生命的存在;引导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在微风落叶、寒霜白露中用心倾听自然的生命,感受自然之美。

作者在文章末尾发出“拥有并懂得珍惜, 这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的感慨,与学生反复品味这段话:“实实在在的生活”就是一种快乐,生命并不是要追求更多,而是珍惜已有的,懂得珍惜才会有快乐美丽的人生。

五、小结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生命教育,重视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让学生感悟到生命意义所在,符合生命教育的规律。《欣赏生命》一文从独特的死亡视角来认识生命,感受生活、自然之美,通过死亡对学生所带来的冲击来唤醒其生命意识。教师对作者“实实在在生活”与否定功利生命的解读,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可贵,最终理解作者所说“拥有并懂得珍惜, 这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廖用碎.生命教育: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性呼唤[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

[2]任岚岚.论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5,(1).

[3]冯梅,禹永红.生命教育视域下语文教学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8).

作者简介:李孟志(1992— ),男,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