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本解读艺术浅谈

时间:2024-08-31

陈桂瑛

摘要:文本解读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其精准与否,直接关系课堂的教学效果。拟从日常教学的体会和认识出发,结合具体事例,浅谈四则文本解读的艺术。

关键词:文本解读;艺术 ; 四则

文本解读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其精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益。钱梦龙认为:“解读文本是一件最能显示语文教师功力的活儿。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是否教到点子上、能否让学生真正受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解读文本的功力。”这里,笔者根据日常教学中的体会和认识,浅谈四则文本解读的艺术。

一、借助背景 绝处逢生

介绍背景知识是文本解读一种常见方式,但如果我们以程式化、机械化的态度处理,就未免胶柱鼓瑟。而适时地借助背景知识,有时就似在波涛汹涌处、悬崖峭壁间搭建一座桥梁,如绝处逢生,教学中有激活思维,推动进程,深入浅出地理解文本内涵之效。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词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笔者讲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词人的生平经历,人生思想及文学成就,学生就能容易理解这句看似消极的词句,实则包蕴着词人面对壮志难酬的失意苦闷,不沉溺悲哀其中,而以旷达之情待之的超然态度,读之感受到的是一种奋发进取、豁达处世的人生态度。

又如《兰亭集序》,学生对作者在文中所透露的可贵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会有较大困难。这时笔者穿插这篇古文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社会上盛行的玄学之风等知识。时值东晋,皇权旁落,外戚与皇族争权,朝廷陷于乱政。社会动荡黑暗,朝不保夕,生存困窘。名士间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消极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一死生”“齐彭殇”。而在这篇文章中,王羲之通过记叙禊事之乐抒发人生之乐,又由乐、生之短暂抒发人生之痛,表达死生之大的观点。首先在思想上委婉地批评“一死生”“齐彭殇”是虚诞妄作。然后行动上由古人“兴感之由”与自己的“若合一契”,读古人文章,“未尝不临文嗟悼”的体验出发,收录兰亭集会诗文,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在对比中,学生自然能体会到当时作者积极有为的生活态度以及它的可贵。

文本解读中借助背景知识,可以先声夺人、造成悬念,引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可以烘托映衬文本,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可以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等。教师如能相机而用,它们定能成为文本解读的有力助推器。

二、引入生活 柳暗花明

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解读难免有困难。这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想象联想,走进作者的生活,用心感受、体验、思考、感悟文本,领悟文本内涵。

著名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在教读《再别康桥》“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句诗时,首先引用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诗中的“彩虹”象征美好事物,然后拿学生身边的“钢笔”举例,假设这支“钢笔”是爷爷节衣缩食买给我的,仿照诗中的句式,可以说成,“这支钢笔,不是钢笔,是爷爷的爱。”由此学生理解诗句包含着诗人眷恋康桥美景、追念往昔愉快生活和离去的伤感之情。教读《庖丁解牛》,让学生谈谈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动作操作娴熟的事情。学生举例师傅削烤鸭、制作刀削面、交警指挥等事例,以此加深对文本描述的庖丁解牛技艺出神入化的感受,并为下文内容的剖析做了充分铺垫。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之水解读文本,既能调节课堂气氛,更能对文本的解读起到触类旁通、柳暗花明的功效,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中,让文本的芬芳沁入心脾,美丽人生。

三、咀嚼细节 见其精神

细节是作家描景叙事造形表情达意精雕细刻之处,是最见作品精神的地方。鉴赏细节也是文本解读常用的策略,它能有效地挖掘文本内涵,领略语言意蕴,提高文本的阅读效果。

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抒发游览“怪特”的西山之后,精神与自然契合,遭贬罹患的忧惧之情获得解脱的快乐。教者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描写众山和西山的语言,且分析语言表达特点来体会字面背后的作者感情;二是“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两句直抒胸臆的语句的品味。其实,文本中还有两个词可以帮助我们解读作者游览众山和西山的不同心情,那就是“壶”和“觞”。游览众山“倾壶而醉”,喝干壶里的酒借酒浇愁,仿佛看到作者在众山的游览中得不到精神解脱的苦闷;“引觞满酌”,拿出精致的酒杯来饮酒,动作充满诗意,见出作者对西山风景的赞叹,“颓然就醉”,更能说明作者游览西山,身心的自在和安宁。一字之差,风景万别。

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有这样一句话:“(老贝尔曼)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这处语言的解读常为读者忽略或误读。其实细细推敲,这句对老贝尔曼的外貌描写体现着作者创作的艺术匠心。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摩西是犹太人的民族领袖,《出埃及记》记载,摩西受上帝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逃离古埃及,前往富饶的迦南地。经历40多年的艰难跋涉,希伯来人到达迦南,摆脱被奴役的悲惨生活,而摩西在就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去世了。米开朗琪罗有作品《摩西》留世。萨蒂尔是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牧神,是创造力、音乐、诗歌等的象征,同时也是恐慌与噩梦的标志。欧·亨利把这三个人物集中于老贝尔曼身上,表达的并不是老贝尔曼外表邋遢的形象,真正刻画的是老贝尔曼热爱绘画,具有不凡的创造力,又有救人困苦、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也暗寓人物命运的不幸,包含作者对老老贝尔曼品质的赞颂和不幸命运的同情。因此这处细节描写暗含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寓示小说的情节,有统摄全文的作用。揣摩之后,理解小说的内容有豁然开朗之感。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谈到读书要“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说的就是通过对文本精彩细节的咀嚼,领悟作者的真实意图,在对传神字词句的琢磨中,感受语言魅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综观整体 把握枝叶

每一篇文章都是通过一部分一部分组成的,而这每一部分组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众所周知的庖丁解牛之所以游刃有余,因为他在达到目无全牛的境界之前,对牛的整体框架了然于心。同理,从整体出发来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往往能确切把握枝枝叶叶的涵义。

如《我与地坛》中的三处景物描写,不少老师就把它们笼统地理解为写出地坛景物“荒芜但不衰败”的特点,启迪“我”虽残疾但不颓废的生活。如果能这样解读的话,那岂不是显出作者用语的繁冗拖沓。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的框架是作者在地坛对人之生、人之死和人之活的解悟,三处景物描写各有各的用意。第一处,作者特意用主谓倒装的句式,突出曾经辉煌宏伟的地坛如今荒芜冷落破败景象,与“我”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的命运相似,从而一走进地坛,就使“我”的心灵得到慰藉,而老柏树、野草荒藤的生机又给“我”茫然的生命注入了活力。地坛广博的心胸接纳了我,飘荡的灵魂得到了归依。于是作者才说跟地坛是“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地坛成了作者“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于是“最初几年就一天到晚耗在园子里”。在那做什么呢?

第二处景物描写作者就谈在地坛思考人之生的大问题和得到彻悟的心理流程。笔下的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描写入微入细,生动形象。景语的背后是作者人生之悟的过程。

第三处景物描写寄寓作者对人之活的大问题的思索。落日、高歌的雨燕、冬天雪地上孩子们的脚印、苍黑的古柏、夏天的事件、秋风等景物,语言清新质朴又耐人寻味,引发读者无尽思考人生中苦难与幸福、短暂与永恒等等问题,并获得启迪。三处景物描写含蓄隽永,富有浓郁的哲思,体现着史铁生散文的独特风格。

《新课标》提出: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笔者以为,通观整体,推敲局部,能避免南辕北辙、盲人摸象和浅尝辄止的错误,在文本的解读上更能高屋建瓴、纲举目张,切中肯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