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姜书燕
摘要:本文先对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在建设完善的风险管理理念以及建设高校风险管理和预警体系等相关基础上,对在高校内部控制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以此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在21世纪以后,高等教育就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高校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多和扩大,各个高校与教学单位的在校人数也在不断增多,高校建设与发展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同时,高校也出现了办学主体多样化和经费来源多渠道化,以及体制结构复杂与竞争激烈等相关特点,这些都让高校面临着很多风险。特别是在高校资金筹集、经费运用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不断扩大,这让高校的管理逐渐市场化。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通过内部控制,以此增强风险管控工作。所以,本文对高校内控和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意义和关系
高校内部控制,是高校为了实现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障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保证财务信息精准真实,防范舞弊与腐败,提高管理活动的效果而制订的一系列控制方法,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而风险管理则是指怎样在一个客观意义上存在风险的环境中,将风险降到最低的管理过程。高校内控和风险管理都是由高校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其都是把高校经济业务作为处理内容,从而建设完整且综合的管理体系,以此将学校战略与规划落到实处。从这方面来看,高校内控与风险管理主体和客体是一样的。高校内控与风险管理是一种动态与灵活的治理过程,这两者的目标和职能有一定的联系,比如环境、风险预估以及控制活动等是内控与风险管理的相同内容,但是这些却只是风险管理中构成元素的一部分。除了这些内容以外,高校风险管理还包含了目标制定以及风险反馈等,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内控是一个重要环节,风险管理覆盖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也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内部控制工作也在跟着进行,这两者实际上是一个统一的有效机制。所以,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应结合成一体实施,这样才能够让工作更加全面。
二、高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高校风险认知薄弱,风险防范欠缺
高校因为在以前受到了计划经济管理制度的影响,所有的教育经费和招生就业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学校事业支出不需要对成本加以核算,也不用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评估。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风险认知也比较弱,风险防范工作也不全面。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环境正在不断的变化,社会结构也在不断的重组,这让高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了整合和扩招,在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时候,需要进行基本建设、对外投资进行校企合作等相关的经济活动,每个工作领域与大小事务中都有可能存在风险。所以高校进行风险管理势在必行,但目前多数高校风险管理理念淡薄,风险防范不足,风险应对策略欠缺。这样容易使高校面临财务风险,进而影响高校的事业发展。
(二)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缺陷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高校整体工作运行的关键,内部控制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内部控制目标离不开单位内部各管理部门的协调与配合,高校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或者说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流于形式缺少内涵,内部控制执行无力,难以达到内部控制预想效果。
(三)内部控制評价监督机制不完善
只有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持续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才能保证高校内部控制的高效运行。但目前高校大多监督与评价缺乏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缺少关注,内部审计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对高校内控监管不到位,或者说即使发现问题了,由于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评价反馈也可能得不到有效整改。这最终都会导致财务管理的问题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三、高校以风险管理为基础进行内部控制的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内控和风险管理融为一体,将内部控制扩展成为更全面的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基础上进行内部控制工作。
(一)建设完善的风险管理理念
高校风险管理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风险管理工作实施基础是在内控环境中,环境构建主要在高校管理人员和员工能否认知到风险管理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要对治理机构进行优化和改善,使其能够满足当前大学生态治理的内在需要,并且迎合高校行政化改革的趋向,确定高校管理人员在内控和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并且在制度与思想上加强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在这其中要全面推行风险管理和岗位责任的落实,让风险部门的防范转为全员防范,把内部控制管理从个人行为转为整个单位的行为,让内控管理水平更高。管理层还需要增强对教职工风险文化的教育,把风险管理与内控理念融入在高校日常经营活动中,让教职工认认知到自己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让内控与风险管理的被动转换成主动。
(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
一个优质的内控系统,需要监督其中的建设和实施过程。经过监管工作,对内部控制系统知识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价。因为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是在风险管理基础上构建内控体系,所以需要对内控评价与监督也需要风险管理机构负责。风险管理机构是风险管理工作实施的基础,在对风险管理机构进行完善时,还需要对内控评价和监管制度进行完善。首先要做的是考虑学校真实情况,让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制定高校内控整体目标,把风险管理思想与高校业务活动进行融合,让内控目标、风险管理以及内部管理机制结合为一体,让高校相关工作更规范。高校还需要在风险管理评估方面入手,在学校开实施相关的工作。依据自身情况,明确风险控制环节,对机构中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进行分解和落实,并且要对各个单位和各个部门的控制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在这其中可以实施自我评价方式,采取定期评估内控有效性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加快内控目标的实现。内控是一种长期性的工作,其贯穿于高校的整个管理过程中,只有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才能够将风险管理工作落实,进而实现内控日常化与规范化目的,把内控与风险管理有效融合在一起。
(三)建设高校风险管理和预警体系
将风险管理为基础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最关键的不是控制行为,而是防范风险。在高校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中,需要建设预警体系,这是高校工作发展的必然。首先要做的是构建全面、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方向,不但要在高校融资投资等工作中进行财务风险预警,还需要在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招生就业等方面也要进行管理工作。高校风险管理并没有固有模式,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生搬硬套相关的模式,而是需要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综合实际情况,使用综合评分方式进行,在此基础上,构建全程风险监控与预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机制更加符合学校本身的管理工作和发展。经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此对高校发展与运营过程中的指标进行动态追踪,从而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监控。最后,还需要对高校预警机制工作过程进行完善,对预警风险分析评估与工作制度进行优化,让风险可以被及时的发现,并且将风险进行及时解决,以此让高校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更高,促使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内控与风险管理是高校的重要工作,这两方面的工作过程与目标都是一样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这两种工作结合在一起,将风险管理作为基础进行内控工作,通过对风险管理理念的完善,对风险管理和预警体系的建设以及对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进行完善,在此基础上让高校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对高校所有经济活动进行规范,进而促使高校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长安.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高校内部控制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6 (3):130-131.
[2]张稀.对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 (15):4-4.
[3]章华.关于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J].经贸实践,2016 (14).
[4]孙支南,王超辉.论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高教探索,2016 (1):16-1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