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期高中班级管理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时间:2024-08-31

湖北省麻城市第一中学 刘 涛

随着时代发展,高中班级管理诸多因素发生了变化。第一,学生意识状态和心理变化。原先的高中生受经济、交通、信息传播等因素影响,意识和心理“视野”相对狭窄,表现为比较单纯。当下,经济条件好、交通发达,特别是社会的开放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意识开放、视野开扩、个性张扬。第二,生活的富裕和安定,造成较特殊的身心发育特征。青春期出现得早,在小学就已开始,而结束得晚,长期受宠溺,心理“断乳期”拖后。第三,我国已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虽反复强调学生应远离手机、网络,但实际上这种“堵”的方法已经失效,高中生生活、学习的信息化不可回避且已成现实。第四,教育政策、理念发生了变化。应试教育革除,以生为本、个性发展、素养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班主任如不能抓住这些变化,就会使管理工作陷入被动和低效。

一、当前高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对立

师生对立主要不是指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对立,而是真实的心理上的对立。学生对班主任有抗拒、抵触心理,使班级管理遇到阻力。其原因是,原来的高中生认同班主任的“权威”和领导地位,现在的高中生则“公平、独立、权益”等意识较强,配合班主任工作需要心理认同而不仅是角色认同。

(二)不懂学生

原先的高中生如同一张白纸,心理、行为简明易懂,只要班主任受过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培训,按照理论和经验去操作,基本上可保证管理有效。但当下的高中生虽没进入社会,但通过网络可以达到“见多识广”,且有自己的信息化交际圈和信息获取渠道。班主任接触不到或不感兴趣,仅靠培训的理论和经验,很难把握当代学生的心理、思想、知识结构和需求。

(三)功能缺失

功能缺失主要是指没有发挥育人功能——很少有班主任会认为班级管理应承担教育职能,既然是管理,唯一的重心就是“管”。新课程改革突出素养教育,班主任除了管理班级,还应承担培养学生素养发展的职能。班主任既要管理学生学习、班级秩序,又要承担教育工作——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将管与育整合起来,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而且,通过管理育人,还具有其他渠道所不能达到的特殊效用。这点,是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值得关注的新课题或新思路。

二、高中班级管理优化的几点建议

(一)不断进行自身建设

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方面跟上时代节奏、满足新的需求,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不能仅靠方法上的改革,要落实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策略、方法,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素养。这需要把握三个关键:

第一,与时俱进。思想方面,认真学习新课程教育思想、理念,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生本主义等。只有在思想上理解、把握、认同了,班主任才会去践行;理论方面,研究学为中心、素养建构、多元智能及个性教育,找到落实新理念和目标的方法、路径;技术方面,主要是学习信息技术,不仅要掌握电子文档、课件、智慧课堂等教学相关技术,还要学习音频、视频、图片的下载、剪辑处理等软件的使用,以及下面要提到的,与学生进行沟通的微信、抖音、哔哩哔哩等交际、信息类软件。

第二,与生俱进。优化管理的另一个基础是对学生的深度了解,知其所想、所思、所需、所喜、所恶,以及他们头脑中的信息结构、知识结构——达到这个目标,可通过几个渠道:一是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下面专门探讨);二是体验学生生活,看他们喜欢的动漫,手机装上他们喜欢的软件,去“刷”抖音、去“追星”;三是将学生视为“老师”,向他们求教新兴事物和技术。

第三,不断学习。自身建设要有动态观。当下是一个高速发展、高度开放的社会。旧技术不断被淘汰、新技术不断出现。如原先流行的电子邮箱,当下已较少用于信息交流,获取资讯也由网上“冲浪”改在了手机平台。班主任稍微放松学习就可能跟不上节奏。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注:这里是“断章取义”,与“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句没有承接关系)——班主任过于强调拉近师生关系,学生会出现放纵心理,当需要行使管理权时,会无法着力;而沿承传统,有意维系权威地位,疏远学生,会受到抵触、排斥。所以,新型师生关系不是完全的朋友关系,而是亦师亦友,既亲密和谐、相互尊重,又维系班主任管理地位。实现这个目标,可关注几个策略。

一是“弯腰”。不建议采用完全的角色互换或完全平等,教师地位处于学生“下面”或是处于完全平等地位,将失去实际“管理权”。当遇到问题,需要采用严厉、制约手段时,会造成新关系的“崩塌”。学生会认为班主任前期的行为是装出来的,产生更强的心理抵触,比原先的对立更严重,使班主任失去学生信任。“弯腰”是一种态度:“我”愿意倾听“你”的声音、真诚尊重“你”的思想、真实理解“你”的行为,但“我”比你年长,有更多社会经验、更强能力和更多知识储备,所以当“你”的思想、行为正当合理时,“我”不武断,尊重并给予自由空间,但如果是错误的,那应遵照“我”的建议、要求,甚至接受“我”的批评。

二是多接触。师生关系疏远,很大原因是接触太少。不少班主任除了教学、班会及处理问题时出现在班级,其他时间很少与学生交流,这既影响对学生的了解,又无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接触,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法宝和基础手段。早操时和学生一起跑一跑;课间和学生一起玩一玩,打打球、跳跳绳,聊些“八卦”(如他们感兴趣的影星);自习时,学生在下面学,自己在讲台上备课……接触的意义还不仅在于更好了解学生,以及构建师生关系,还具有管理作用——当教师在身边时,学生出现状况的概率几乎为零。

三是搭建现代沟通渠道。我们主张学生远离智能手机、电子游戏,但实际上,高中生拥有个人手机的比例已相当高,而即便没有手机,几乎所有学生也都被允许使用家长的手机及家庭电脑。而且,据调查,大多班级的学生都利用现代交际软件私下建立了自己的交流群。本着“堵不如疏”的思路,与其让学生在自己建立的群里面无序、无保障、无指导地沟通,不如班主任也参与进来,创建一个没有家长的师生群。在这个群里,师生以平等的姿态进行自由交流,既可进一步拉近师生关系,获得更可靠的学生信息,还可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等进行即时辅导、干预。

(三)放权实施自主管理

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目的不是减轻班主任工作,其意义主要在于几点:第一,在自主管理情态下,学生会产生被尊重、被信任以及能力被认同的心理,既可以拉近师生关系,又可提升学生的自觉性、自律性,使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更高,也就是建立主人翁意识。第二,自主管理是实现管理育人的主要路径。基于构建主义理论,学生的素养发展需要经历学习、体验的过程来自主生成。在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多种素养可以得到培养和发展。如集体意识、协作精神、管理能力、交际能力、解决或处理问题能力等。特别是管理、交际、处理问题等社会性素养,其他教育路径是很难实现的。这是管理育人的独特价值。

实施自主管理,在操作上应注意两点:一是主架构稳定。即,组建班级管理核心团队,也就是主要职能班干部。这个团队建议由学生选举产生,一旦组建,就不宜经常更换,以保持班级管理的稳定性。二是全员参与。既然是育人,就要给所有学生以相对平等的机会。班级的日常管理可以分项(如纪律、卫生、文化环境、学习等)由其他学生分组轮流担任,每组学生担任一周的专项管理任务。这样,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管理主体,得到素养、能力的锻炼。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理念、经验很可能已经不能满足新管理需求,班主任必须建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不断根据学情、环境、条件、要求、政策的变化,对班级管理的策略进行调整优化。针对当前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师生对立、不懂学生、功能缺失等问题,建议班主任重点在三个方向上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不断进行自身能力建设、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创建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