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4-08-31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崇明岛路小学 魏 萍

小学数学作为必学科目之一,在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思想认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能否得到有效培养,与思想认知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表现在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并未对计算能力的提高予以关注,导致即便在教师们的“题海战术”下,学生也难以充分掌握有效的数学计算方法,计算速度、精确度等都难以得到保证。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对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产生影响。

(二)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也会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产生直接影响,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理念将直接决定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向。因此,想要达到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目的,重视教学理念方面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依旧秉承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就是将教学活动的重点均放在传授数学知识的环节上,并结合大量的习题来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尽管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们能够了解到许多可以提升计算能力的方法,但是,缺少对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的关注,也较少重视学生的感受,极易降低学生的能动性,也难以充分保证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三)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也对教学方法有着较高依赖,只有采用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效率、计算精确性等。实际上,很多教师在传统理念的引导下长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作为提高许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手段,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大量的练习题。虽然该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小学生数学知识积累量的增多,逐渐丧失对已学知识的记忆,使得整体水平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一)优化教学理念,增强学习兴趣

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低,不仅会造成计算效率低、计算准确性不高等问题,使学习能动性下降,还会对他们的自信心造成严重打击。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消除该方面影响,应当首先重视优化教学理念,从源头进行培养,具体方法为摒弃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转变以教授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为主的方法,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就是教师应当加大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角色转换力度,促使学生们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主体,摆脱教学活动长期被教师掌控的情况,不断发挥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学习数学知识、计算方法等。

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直接传授方式转变为情境教学法,即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计算方法的理解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实现。小学生认知经验较少,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教学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更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调整教学理念前,必须要对所有学生的认知经验、基础能力等方面予以充分调查,并根据小学生的差异化特点开展层次化教学。

例如:在学习“牧童——认识图形”的内容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能够认识的图形比较少,而且未必能够完全记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进行教学,因为实物能够将教材中抽象的图形具体化,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以该部分作为基础,在为求解图形面积等方面创造便利条件的同时,也能保证计算效率和精确度。由此可见,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材施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二)营造良好氛围,融入有效手段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产生注意力分散等问题,这不仅会降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也难以达到培养计算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重视营造良好的教学活动氛围尤为重要,教师在营造教学活动氛围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比如:以小学生年龄特点为核心,在学习“绿色行动——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时,教师可以采用竞赛游戏的方式。教师可以随机书写几组数值,交由学生进行计算,看最终谁算得又快又准。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竞赛游戏更契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好,可以充分调动其参与学习的能动性,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达到提升计算能力的目的,也就是相同数量的计算题,可以平分给不同组员进行计算,待完成后再交由对方进行检验,能够让出现计算错误或不会计算的学生在与他人交流和参考中快速掌握具体学习内容,计算效率和精确度也能得到显著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另一方面,营造良好氛围也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先进技术的运用,例如,学习“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内容时,传统教学方式下,机械式的教授方法往往很难取得较好效果,即便学生已经掌握,但是仍然无法保证能够用于不同情况。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3D 动画的方式展示图形周长的组成元素和计算原理,在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掌握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计算效率和精确度提供有效保障。3D 动画能够将教材中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更加直观的内容,对视觉产生的冲击极为显著,与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征相契合。

(三)注重习惯培养,推动能力提升

1.培养计算耐心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计算习惯有着紧密联系,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够让小学生在计算时保持正确的思路,对于计算方法的运用也会更加准确。其中计算耐心是应当首先予以关注的方面,主要原因是小学生因受到自身认知经验的影响,缺乏充足的计算耐心,特别是在面对较为复杂的内容时,很多小学生都会在多次计算错误后失去耐心,此时,计算的效率和精确度均会受到影响。针对该方面,教师可以多种方式来解决。

例如:学习“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由于乘数或被乘数的数值较大使得计算后的结果也会发生变化,极易超出小学生的认知范围,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化繁为简的方式,也就是将三位数转化为两位数或一位数,计算后的结果自然比较简单,待学生明白当中的原理后,再依次进行递进计算。这个过程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掌握具体原理,也有利于形成清晰的计算思路,为养成良好的计算耐心提供保障。

2.提高计算效率

当拥有良好的计算耐心作为基础,计算精确度自然能够得到保证。只是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时,还应当在计算效率方面加大力度,才能在耐心的作用下快速完成数学计算,也能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效率创造更多便利。提高计算效率的方法比较多,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运用。

比如:学习“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的内容时,很多学生对小数的概念了解并不了解,若通过直接传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学生能够在耐心的作用下完成计算,但是,对于这类知识的应用场景知之甚少,很难保证在解决其他同类问题时具备相同计算效率。教师可以将“转换法”作为主要提升手段,也就是将小数先转化为整数,再进行计算处理。该方法能够省去当中的许多环节,显著提高计算效率。或者,学习“摸球游戏——可能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在思考和计算过程中进行多角度验证,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同时,也能省去许多非必要的计算环节,显著提升计算效率。

3.规范计算过程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能够间接反映出计算能力的水平,同时,许多计算过程中产生的不正确行为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因此,除了要重视上述方面外,还应当提高对规范计算过程的关注。

例如:规范解题过程,也就是要求学生应当在计算前做好审题环节,很多学生计算效率和精确度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在审题环节出现问题,也就是过于马虎、未认真审题,错误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从而造成计算全过程错误,计算结果也会出现较大差异。具体方法为应当重视计算前的审题环节,要求必须能够在清楚题中所有已知与未知条件的情况下再进行全面解读,不可直接绕过该环节,为计算效率、计算精确度等提供保障。或者,对验算环节也要提出具体要求,比如,计算后必须进行结果验算,保证验算与计算的结果一致,否则,必须从头执行各个环节,直至正确。对于验算过程也要保持规范,避免随意书写,否则,极易降低验算效率和质量,也会对计算精确度产生影响。

(四)结合多种方法,促进有效计算

1.融合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让学生的能动性与计算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比如:学习“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的内容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在分数方面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口算、估算等方法来达到目的。口算能够利用口头叙述的方式强化思维记忆,从而为快速计算提供便利,是提高智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也可以通过估算的方式来解决学习“游三峡——小数除法”知识时的困扰,即小数本身与整数不同,计算时容易降低精确性,这种情况下,估算作为进行大致推算的主要方法,与小数的主要特征相契合,可以提升计算效率。同时,估算也能用于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融合该方法时,也能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估算中的“进一法”可以利用过剩近似值来达到去掉多余数字部分的目的,是计算总量和数量单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2.心理图像法

运用心理图像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加强对计算能力的感知,从而形成潜移默化的思想与习惯。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加深对计算能力的理解与认知,可以为能力的培养创造充足条件。比如:学习“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时,当中的三位数计算已经超出小学生的认知范围,自然无法进行快速运算。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心理图像法的方式来解决,也就是可以借助卡片、木板等工具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期间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不断剖析和分解,逐渐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产生正确认知,并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3.其他计算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运用到的方法比较多,可依照学生的差异性特征进行针对性选择。以上述“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的内容为例,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数学计算能力相当,教师可引导学生记住15×15,25×25 等比较特殊的数值计算方法和结果,便于在处理较为复杂的情况时予以运用,提升计算效率。对于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习上述例子中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利用错误的结果进行正、反推算,从而更好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关系到数学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必须要提高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视,并将优化教学理念、营造良好氛围、注重习惯培养、结合多种方法等策略融入实际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确保能够在显著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能为增强小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