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搭建有效支架,达成语篇教学——“What’s the matter?”story time 课堂设计之我见

时间:2024-08-31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安定小学 蒋亚光

英语的语篇教学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版块,语篇在篇幅上逐渐增长,词汇逐步增多,语言项目逐渐复杂,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如上种种因素不断丰富着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同时也让我们面临新的挑战,甚至有时候会感到无所适从。“支架式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适时地解决了我们的一些困惑。该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近二三十年来在国外十分流行,并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支架式教学”形象地把学生学习的过程比拟为一座完美建筑的建成过程,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需,尽可能地采用有效的方法和不同的形式搭建支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促使学生主动而高效地进行学习,最后逐步撤出支架,达成最后的作品。在此,我以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7 “What’s the matter?”story time 版块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是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脉络清晰的语言交际网络,并及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

一、营造情境,搭建支架

英语的语篇教学需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以此折射出语篇的大意,帮助学生顺利获取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7“What’s the matter?”story time 版块要求的是让学生习得日常关心他人以及表达自身需求及相关状态的词汇和交际用语,交际性、情境性强。这就更要求教师能够营造出相关情境,使学生身临其中,感知、内化、习得。首先,我通过欣赏歌曲《What’s the matter?》营造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What’s the matter? Please have…”以及thirsty 等单词句型做出有效渗透,为后面文本的学习化解难点,做好铺垫。随后,我出示了一张以我关心儿子为情景的现实生活照片,引出“What’s the matter?”的教学。现实的生活场景迅速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一下子进入了语言情境,理解了“What’s the matter?” 的意思及用法,为后面的自由会话、操练句型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如此搭建支架,找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激发了学生主动运用英语的动机,促成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二、进入情境,使用支架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的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在学生理解了“What’s the matter?”的意思以及用法之后,我进一步将焦点聚集于语篇的话题关键,引领学生进入游戏问答环节“Guess”。这次,我分别呈现的是我儿子hungry(已学)、thirsty、ill、tired 四种状态的图片,通过学生多次大声提问“What’s the matter?”“Are you…?”, 配音回答“Yes, I’m… ”“No, I’m…”体现对生词thirsty、ill、tired 的教学,学生随之跟读学习、小老师小学生问答检测,互动交流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将教学内容渗透在其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习得、理解、掌握,整个过程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妙意。随后适时进入“Let’s help him! ”环节,随着配音“I’m…”,学生做出动作,这是典型的TPR 全身反应式教学,好动、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边说边做,他们兴趣倍增。随后操练句型“Come and have…”,整个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层层递进,呈现新知。“导”是为“教”与“学”服务,在这部分支架的搭建与使用中,我不仅给了学生热闹的表面和多样的形式,也使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扎实的训练,为后续新课的呈现做足了准备,既避免了“无病呻吟、不渴装渴”的尴尬局面,又充分唤起了学生学习英语,参与交际的兴趣。

三、独立探索,攀登支架

所谓导读,顾名思义即引导学生随着话题的大致方向逐步进入语篇。创设问题情境是导读的重要方式之一,问题情境始终承担着“领头羊”的使命。在创设导读问题情境时一般无须触及细节,尽量从大处入手,引导学生总览全文,随着话题的大致方向走进语篇,唤醒学生生活经历中有关的生活知识和背景。在使学生达成对语境的初步感知,取得稳固支撑的基础上,我播放课文动画,创设问题情境:(1)Is Taotao hungry?(2)Is he thirsty? 通过这两个问题,切入语篇的学习,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整体感知整段对话,逐步揭开本语篇学习的序幕。俗话说,思源于疑。随后,我要求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What’s the matter with Taotao?”将目光牢牢锁定在文本关键语言项目,引领学生带着一份“探个究竟”的好奇进行探索,随后小组问答操练,给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途径和相互探讨的平台,让他们在相互交流、切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与启发,帮助他们架设一条通往相关学习内容的通道,让他们顺着问题情境的指向理解相关内容。

如同其他英语课型一样,语篇教学同样需要设计多维的语言活动,以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促使他们对语篇深层的感悟,帮助学生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从而达成多项教学目标。根据语篇的特点,在整体理解文本之后,我将文本中的重要交际句型进行归纳,以问答匹配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匹配A、B 句,小组合作练读,并以pair work 的形式进行汇报。此活动的设计直接指向学生对语篇深层次的理解和巩固,以更为立体化的样式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语言活动过程形成不断上升的走向。

四、协作学习,渐撤支架

必要的模仿是语言实践的基础,如何有效随录音跟读课文,我在这个环节也进行了思考和改进。我将整篇不间断跟读形式改为逐句跟读,并在多媒体上标注升降调、连读、重读、断句符号等,同时进行朗读指导,将学生读得有所欠缺的句子进行重点指导,通过小老师小学生合作操练、生生PK 比较体会、优秀学生个别展示等,将此项活动落到实处。之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在此处我给出分级评判标准:Good!语音语调正确、声音响亮、可以看书。Well done! 语音语调正确、声音响亮、借助板书表演。Wonderful! 语音语调正确、声音响亮、借助板书表演、动作表情丰富。分层次有梯度的任务让学生有章可循,有峰可攀,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拓展活动是在相关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拓展运用活动将学生在操练过程中获得的相关语言技能及时转化成一种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对文本内容充分感知和学习的基础上,我围绕语篇核心,设计了活动“Have a talk show”。在这个环节,我给出了儿子在生活中关心我的照片,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key sentences 编说对话,这与本课伊始的情境设计起到了首尾呼应之效,使整个教学支架的各个支撑点产生了有机的联系,促使学生将相关语言知识和技能及时转化成为一种交际运用的初步能力。与此同时,我的初步情感教育理念水到渠成渗透其中,我主动关心我的孩子,也让他学会了如何去关心我,紧扣语篇主线,撑起语篇骨架,使其血肉逐渐饱满。

五、成果展示,撤除支架

语篇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即语篇的文本价值。我们要以语篇理解为基础,将它适时播种在语篇教学的过程中,将语篇教学与文本价值的提升融为一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文化意识”和“情感目标”逐步落实,实现语篇教学的“硕果满枝”。我在升华语篇文本价值的设计上,没有高调地一开始就采用生硬的远离学生实际的生活场景,而是先通过欣赏《The little match girl》这样一部经典的学生较容易接受的英语童话绘本,辅以英文旁白,进行情感铺垫,然后逐步呈现一些需要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懂得关心社会,懂得Try to help the people in need, they will have a better life. The rose’s in her hand; the flavor in mine.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聚焦于语篇,帮助学生搭建支架、合理切入、深入思考、有效操练,燃起语言交际的兴奋点,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态度是我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设计的不懈追求。当然,通过这堂课的设计,我也在不断思考,怎样才能使我们所搭建的支架真正符合学生的需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抓手而不是绊脚石,真正使学生的学习高效快捷,而非烦冗拖沓。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不断思考、前进,追寻更丰厚、饱满、立体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课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