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陈 曼,齐蔓莉
Sweet综合征(Sweet syndrome,SS)最早在1964年,由Robert描述并命名的疾病[1],也被称为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acute febrile neutrophilic dermatosis)。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免疫功能紊乱或对细菌、病毒或肿瘤抗原的免疫过度敏感,均可能会引起和促进SS。各种细胞因子、循环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人类白细胞抗原血清型、真皮内树突状细胞和白细胞趋向性均可能在S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2,3]。SS的发病无种族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常见,比例为3:1,发病年龄为2~75岁,多见于30~50岁[3]。典型皮损即突然发作的具有触痛的红色或紫红色丘疹或结节,常对称分布,好发于上肢、面部和颈部,皮损有透明水疱样外观,触之为实质性的“假性水疱”。近年来也有较多不典型皮损的报道。不典型的皮损,可以模拟其他炎症性疾病、血管炎、大疱性疾病、皮肤和全身感染、皮肤恶性肿瘤(即淋巴瘤或白血病)等[4],容易误诊。且其常伴有系统症状,累及骨髓、眼、肾脏、肺、神经系统等,容易与系统性疾病混淆,从而增加了SS的诊断难度,导致误诊。本文对SS系统受累情况做一概述并参考最新文献完善其诊断标准,以加深临床医师对SS诊断标准及系统累及的认识。
SS皮肤外的系统受累有多种,包括骨髓、眼、中枢神经系统、肾脏、肠道、肝脏、心脏、支气管、肺及肌肉等。
主要表现为外周血象的改变。10%~20%的SS患者并发潜在的恶性疾病,这些恶性疾病中85%为血液病,最常见的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5,6]。AML中肿瘤相关性SS(malignancy-associated SS,MASS)的危险因素包括5号染色体或5号染色体长臂(5q)的缺失,FLT3基因突变的存在以及伴有MDS的AML。Casarin等[7]提出与经典和药物诱导的SS相比,在MASS中,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低、动态红细胞沉降率增高、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复发风险较高。另外,白细胞碎裂(leukocytoclasia)似乎代表复发率更高,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7]。王亚男等[8]提出SS可能是MDS发生的前兆,二者并发者在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血液学检查具有特征性。对于反复发作的SS患者,应注意排查MDS。Ghouf等[9]对62例组织细胞样SS(histiocytoid Sweet syndrome,H-SS)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有1/3的H-SS患者与MDS、恶性淋巴肿瘤有关,而皮肤病变可先于MDS患者的血液诊断。在诊断为H-SS后,应至少监测6个月的外周血细胞计数。
主要表现为眼前节(眼前段)的炎症[10]。可与皮损同时发生,也可发生在皮损之后。约有1/3的SS患者有眼部受累,如结膜炎、巩膜炎、溃疡性角膜炎、虹膜炎、青光眼、脉络膜炎等[10-12],还可同时有2种以上眼部表现。而Matsumiya 等[13]报告了SS累及眼后节(眼后段)的炎症,如玻璃体炎和视网膜血管炎。与SS相关的眼部受累严重者可导致压迫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缺血造成永久性视力丧失[14]。Gottlieb等[15]回顾分析了20例SS,有7例患者进行了眼组织活检,这些患者中大多数有眼周或眼眶炎症。眼组织病理类似典型的SS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SS和白塞病有众多重叠症状,白塞病眼部受累时也可有SS的类似表现[10,11,13],所以临床上无法通过眼部检查来鉴别二者,主要依靠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鉴别[10]。
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SS称为神经Sweet病(neuro-sweet disease,NSD),比较罕见,最早由Hisanaga等提出[16]。Drago等[17]搜集了1983年至今的69例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SS患者,其中男46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48.7岁,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是意识状态的改变,如意识混乱、嗜睡、昏迷等(50.7%),其次是头痛(42%)和记忆障碍(27.5%),也有文献报道出现癫痫、不自主运动、震颤麻痹、偏瘫或四肢瘫痪等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常迟于皮肤损害,但也可先于皮肤或者同时出现。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可正常,也可有基底神经节、脑白质、脑干信号增强,脑皮质萎缩,海马体的异常信号强度,侧脑室扩张,多发性脑出血等非特异性表现。脑脊液检查有轻度的蛋白质增加。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有改善,有13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自发缓解。Charlson等[18]报道了1例NSD,患者为53岁女性,有急性髓样白血病和SS,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局灶性定位体征。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磁共振成像(MRI)有T2高信号表现。皮损组织病理有中心粒细胞浸润,但无血管炎。左侧颞叶脑组织病理检查示嗜中性粒细胞血管炎,主要累及小静脉,特征为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袖套样浸润。鉴别诊断上应重点除外神经白塞病(neurobehçet disease,NBD)[16,17,19],两者鉴别要点为 :NSD发病年龄为30~60岁,男女比例约为1.3:1,无好发神经区域,神经后遗症少见并且轻微,无血管炎表现,眼科检查可有巩膜外层炎或者结膜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CW1和B54关系密切;NBD发病年龄为20~30岁,男女比例约为3.4:1,好发基底节与脑干区域,神经后遗症较NSD常见且严重,组织病理检查有血管炎表现,常见葡萄膜炎,和HLA B51关系密切。其中HLA分型在日本学者报道较多[19-21],南善姬等[20]报道1例NSD的HLA分型检测,发现CW1和B54均为阴性,中国的NSD与HLA分型有无联系尚不清楚。
SS累及肺部非常罕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和全身不适,弥漫的肺部损伤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影像学表现为单侧或者双侧肺间质浸润或单发或多发肺纹理模糊,还可伴有胸腔积液;肺组织活检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类似于皮肤改变的弥散性肺脏病变,另一种是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ed pneumonia,COP)。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通常会改善呼吸系统症状[22]。在大多数报道的病例中,这种综合征与潜在的恶性肿瘤,尤其是血液肿瘤有关[22,23]。也有特发性SS累及肺部的报道,杨美玲等[24]总结了11例特发性SS患者的肺部受累特征,均有典型皮损及上述肺部受累症状及体征,皮损先于肺部受累6例,后于肺部受累5例。胸部CT单侧或双侧肺部浸润性渗出、实变影,伴胸膜反应。其中9例肺组织病理提示中性粒细胞浸润的间质性肺炎或伴机化性肺炎,与皮损组织病理一致。
肾脏损伤不常见,以蛋白尿为主,血尿、肾功能不全和系膜细胞性肾小球肾炎少见,在特发性和与恶性肿瘤相关的SS中均有报道。肾脏的损伤通常与皮肤病变的临床过程平行。在大多数患者中,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完全消除蛋白尿,恢复正常肾功能。一些患者可能会导致肾功能继续恶化,需要进行长期透析治疗[25]。
Li等[26]报告了1例SS患者疑有心血管受累,患者有胸痛症状,心肌酶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左心室轻度增大,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减少的表现。也有文献报道在SS中可出现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炎,心脏肥大,冠状动脉闭塞,心肌中性粒细胞浸润等[26,27]。Acikel等[27]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关系时提出,全身炎症与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形成密切相关,报道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发SS症状不断加剧的患者,并推测SS病情加剧增加炎症反应,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但SS本身可与主动脉炎等心血管疾病并发,两者为同时存在还是有疾病相关性还待进一步研究。
除以上系统累及外,还有累及到其他脏器的SS的报道,如脾脏,肝脏,胰腺,淋巴结和消化道等。Fortna等[28]报道了1例复发性SS的女性患者,病程中有脾脏和气管旁淋巴结受累,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弥漫性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且排除感染、血液及其他系统肿瘤。Daloul等[25]认为这些病变是无菌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的脓肿。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而无血管炎表现,且无微生物感染证据。这种脓肿可能发生在SS的急性期,在皮损出现前数月至数年或在复发期发生。
目前常用的SS的诊断标准由Su和Liu等提出,Von den Driesch 修改[29], 而近年来,有很多 SS变异型的报道[30],如蜂窝织炎样SS(cellulitis-like Sweet syndrome)[31]、 组 织 细 胞 样 SS(histiocytoid Sweet syndrome)[32]、皮下型SS(subcutaneous Sweet syndrome)[33]、坏死型SS(necrotizing Sweet syndrome)等[34],更是加大了诊断难度。Nofal等[35]对SS的诊断标准做了如下改进,分为恒定特点(constant features)和可变特点(variable features),恒定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确诊前提,而可变特点有助于与某些疾病的鉴别,并有助于SS新的变体的发现。恒定特点主要包括:临床突然出现疼痛或有压痛的红色丘疹,斑块或结节;组织病理学为真皮密集中性粒细胞浸润。可变特征包括:临床表现:①发热>38℃;②非典型皮肤病变(血疱样,脓疱样,蜂窝织炎类病变等)。组织病理学:①有或无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②皮下变异型;③组织细胞变异型;④黄瘤样变异型;⑤类似隐球病变异型。实验室检查:①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升高;②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③白细胞增多;④中性粒细胞增多;⑤贫血。
嗜中性皮病是一组以中性粒细胞在皮肤中聚集为特征的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呈多形性皮损,如脓疱、大疱、脓肿、丘疹、结节、斑块和溃疡。嗜中性皮病在无感染、过敏和明显的自身免疫的情况下,可在各个器官、系统中反复发生炎症[36]。而SS同坏疽性脓皮病、持久性隆起性红斑、角层下脓疱性皮肤病等属于嗜中性皮病谱系的一部分[37],这也解释了SS多系统、器官受累的特点。临床上应注意鉴别,必要时进一步行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及系统性筛查。对于难治性、易复发性、并发潜在疾病、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的SS,应提高警惕,加强随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