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朱 芸,连 石,张海萍,朱 威
梅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我国的梅毒发病率仍然在各类性传播疾病中居于首位。据《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统计,2009年全国新发病例达10 757例, 上一年增长49.2%,且继续呈上升趋势[2]。由于其病原体——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的体外培养困难,至今尚未获得成功,故限制了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关于TP的研究不断涌现出新的热点,本文就相关的免疫学内容综述如下。
以往研究认为,TP的部分膜脂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在激活炎症细胞、诱发机体免疫反应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Fraser等于1998年完成了TP DNA的全基因组测序,他们测定出TP全长为1 138 006 bp,含有1 041个开放阅读框架(opening reading frames,ORF),并推测TP可能具有22种外膜脂蛋白[3]。McKevitt等认为这些脂蛋白中至少有12种与TP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完整膜脂蛋白的缺乏可能是造成TP免疫逃避的机制之一[4]。
在TP的众多膜脂蛋白中,目前研究较多的有TpN47(Tp0574)、TpN17(Tp0435)、TpN15(Tp0171)以及TmpA(Tp0768),这些脂蛋白具有强大的前炎症活性,与TP引起的梅毒免疫反应密切相关[5,6],其组合抗原已广泛应用于检测TP的试剂盒中[7]。此外,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蛋白还有Tp0453、Tp92(Tp0326)、Gpd(TP0257),以及Tp0655、Tp0993等。
Wesley等于2003年应用计算机软件筛选的办法推测出若干种可能的TP膜脂蛋白,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重组蛋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发现 Tp0453、Tp92(Tp0326)、Gpd(TP0257)均为可能的TP膜脂蛋白,其中Tp0453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100%),后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97%以及91%、93%,并认为此3种蛋白能够单独或混合用于梅毒的血清学诊断[8]。Tp0453长86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31 900。Hazlett等[9]认为Tp0453是一种特殊的膜蛋白,其结构域中富含α-螺旋而缺乏β-折叠,前者嵌入TP膜脂质双分子层中,但不暴露于TP表面,无法被免疫系统识别,这是TP逃避宿主免疫反应的可能机制之一。此外,Hazlett等[9]证实Tp0453能够促进某种marker的经膜释放,这提示其可能与TP营养物质的代谢密切相关。Liu等[10]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制备出Tp0453重组蛋白,并用其免疫新西兰家兔,证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和ELISA方法使其与患者血清反应,证明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Tp0655全长1 047 bp,编码348个氨基酸。细菌中的膜脂蛋白往往具有参与信号转导、物质转运,参与酶促反应,激活机体免疫应答等多方面的作用。Machius等[11]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rTp0655,X线衍射技术测定其晶体结构,并验证功能。结果证实Tp0655为TP的膜脂蛋白,其结构与E.coli的PotD具有同源性,是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的重要转运蛋白,能够优先与腐胺特异性结合,其次与亚精胺结合,后两者在维持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死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由于TP缺乏鸟氨酸、精氨酸脱羧酶[2,12],故Tp0655可能在细胞代谢过程中承担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多胺在体液中浓度较低,而在宿主细胞内浓度较高,Machius等[11]据此推测TP可能在发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侵入人体细胞中获取代谢原料,这与传统上TP不侵入细胞内的观念有所差异,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Tp0993全长957 bp,编码318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33 300。McKevitt等[13]于2005年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表达了882种TP蛋白,并将其与TP感染后的新西兰兔血清反应,发现其中106种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包括22种已知蛋白和84种未知蛋白。Tp0993在此次实验中首次被发现,并能够与TP感染新西兰兔后各个时期(第14天,28天,56天和84天)的血清产生免疫反应。McKevitt等认为Tp0993是一种含量较低的TP脂蛋白,推测其可能位于TP外膜上,这可能与其较好的免疫性相关。Brinkman等[14]于2006年用类似方法获得908种TP重组蛋白,以梅毒患者血清代替新西兰兔血清进行实验,发现Tp0993能与各期患者血清发生良好的免疫反应(潜伏梅毒,早期、晚期梅毒),并且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不反应,这提示Tp0993可以作为潜在抗原,对各期梅毒具有诊断价值。我国谢小平等[15]以Tp0993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ELISA检测系统,对480例临床血清进行分析,证实其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梅毒诊断的候选抗原之一。
TprK是一种特殊的TP膜蛋白,属于TprP重复蛋白家族的12种蛋白(TprA~L)之一,后者又可分为Ⅰ(TprC、D、F、I)、Ⅱ(TprE、G、J)、Ⅲ(TprA、B、H、K、L)3个亚家族。近年来研究认为TprK蛋白既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又是梅毒螺旋体发生免疫逃避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单独综述如下。
Centurion等[16]较早对TprK蛋白进行了报道,他们通过对TprK基因的ORF进行DNA测序,推测其包括若干个含有高度保守序列的恒定区及7个可变区(V区),可变区序列与TprP的Ⅰ、Ⅱ两个亚家族缺乏同源性,可能具有较强的免疫特异性。LaFond等[17]对TprK蛋白V区的可变性进行了研究,他们用3种不同的TP菌株感染新西兰兔,发现经Chicago A株感染后获得的血清对可变区V5、6、7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经Chicago B株感染后对V2、V4~7产生应答,而经Chicago C株感染后则对V2~7产生应答,且各型菌株与血清之间几乎不存在交叉反应。TprK基因的高度可变性可能在TP逃避宿主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这是导致梅毒感染慢性化的可能机制之一。
TprK蛋白能诱导机体同时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6]。Morgan等[18]用TprK蛋白片段免疫新西兰兔,并使其再次接触同菌株TP后,发现家兔体内的脾细胞出现增生反应,且兔血清能够对TprK蛋白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其中,TprK的恒定区具有T淋巴细胞识别表位,而V区则具有B淋巴细胞识别表位。同时,家兔体表溃疡出现更晚,且溃疡的面积和数量均小于正常对照组,这提示TprK诱导家兔产生的免疫反应具有保护性。Giacani等[19]对4种不同TP菌株免疫新西兰兔后Tpr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进行了实时PCR定量测定,并测定了不同感染时期T淋巴细胞的反应情况。结果发现TprK基因的表达在4种菌株中均高于其他基因,但低于作为参照的47-KDa脂蛋白基因。各菌株免疫的家兔表现出不同强度的T淋巴细胞反应性,亚家族Ⅰ中的TprC、D能诱导家兔脾细胞增生,而TprK诱导的这一反应更为强烈。此外,T淋巴细胞对于TprK蛋白的反应性在各个时期的家兔中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提示TprK基因可能在长期感染过程中一直处于转录状态。
抗原变异是病原体逃避宿主免疫、引起感染慢性化的常见机制。免疫压力(immune pressure)属于生物进化过程中选择压力(selective pressure)的一种,是病原体变异的主要动力之一。最近,Giacani等[20]对免疫压力作用下TP的抗原变异状况及其原因进行了研究。他们将TP感染后的新西兰兔分为免疫活性组和免疫抑制组(注射甲泼尼龙),6周后进行抗体检测、基因测序及mRNA测序。结果发现免疫抑制组家兔的抗体产生时间晚、数量少,局部皮损的数目更多、面积更大。抑制组与对照组家兔的TprK基因V4~V7区分别于感染后第5、5、3、4周出现统计学差异,后者表现出更强的变异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V6区基因多样性的增加与抗-V6抗体数目的增长呈现出平行关系,这提示特异性抗-V6抗体在TprK的基因选择及其导致的TP抗原变异种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是诊断梅毒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外均已有多种商业化的成品试剂盒,但仍不能用于各期梅毒的检测[7,21]。对于TP的免疫学研究,有助于为各期梅毒提供全面、有效的诊断方法,并使梅毒疫苗的研制成为可能。
目前常用的梅毒检测方法是将TP重组膜蛋白Tp47、Tp15、Tp17、TmpA、Tp37中的2种以上作为混合抗原,应用ELISA、Western-blot、免疫层析法(ICA)等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的TP特异性抗体,达到诊断梅毒的目的[22]。这些检测方法存在生物学假阳性、假阴性的可能,且对于TP感染早期、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以及晚期梅毒患者诊断效果不佳。随着计算机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学者们一方面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寻找其他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TP蛋白,另一方面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大量蛋白,随后再验证其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目前的研究热点除上文提到的Tp0453、Tp92、Gpd、Tp0993等外,还有Tp0136、Tp0751、Tp0319[23-25]等重组蛋白。这些蛋白能够与Tp47等蛋白联合应用,作为混合抗原应用于梅毒的诊断。虽然目前关于这些蛋白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但其未来的应用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梅毒与HIV共感染的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梅毒引起的生殖器溃疡促进了HIV的传播,其造成的短暂免疫功能异常又有可能引起HIV病毒载量的增加和CD4细胞数的下降[26,27],因此,梅毒疫苗的研究具有切实的临床意义和价值。由于TP无法在体外进行培养,且细胞结构不稳定、不便于操作,故其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梅毒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复杂,动物实验仅证实Tp19、Tp36、Gpd等具有部分保护作用[28],国内外尚未研制出具有完全保护作用的疫苗[29]。上文中提到的TprK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且能够在TP感染后持续存在,可作为TP疫苗的候选抗原,但具体应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梅毒是性病中危害较大的疾病,目前关于其致病机制、免疫应答等问题尚未完全明确,其诊断、治疗及疫苗等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TP的免疫学研究必将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从而带动梅毒领域的全方位研究,达到促进人类健康的最终目的。
[1]傅志宜. 梅毒的流行、检测与治疗现状(一)[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09, 2(12):193-195.
[2]徐敏, 王玉琴, 栗晓红, 等. 2006-2010年北京市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3, 19(1):50-52.
[3]Van Dommelen L, Smismans A, Goossens VJ, et al. Evaluation of a rapid one-step 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 and two immunoenzymatic assays for the detection of anti-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ies [J]. Sex Transm Infect, 2008, 84(4):292-296.
[4]Huh HJ, Lee KK, Kim ES, et al. Analysis of positive results in mediace rapid plasma reagin and Treponema pallidum latex agglutination as the automated syphilis test [J]. Korean J Lab Med, 2007, 27(5):324-329.
[5]Sun AH, Fan XL, Mao YF, et al. Comparison of serological detection effects of ELISA using rTpN17 or rTpN47 of Treponema pallidum as antigen with that of TPHA and TRUST [J]. Zhejiang Da Xue Xue Bao Yi Xue Ban, 2008, 37(1):67-72.
[6]孙冉, 连石, 朱威, 等. 梅毒螺旋体膜蛋白Tpp17和Tpp47引起的免疫反应及信号通路 [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 42(9):573-575.
[7]Woznicová V, Valisová Z. Performance of CAPTIA SelectSyph-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syphilis testing of a high-risk population: analysis of discordant results [J]. J Clin Microbiol, 2007,45(6):1794-1797.
[8]Van Voorhis WC, Barrett LK, Lukehart SA, et al. Serodiagnosis of syphilis:antibodies to recombinant Tp0453, Tp92, and Gpd proteins are sensitive and specific indicators of infection by Treponema pallidum [J]. J Clin Microbiol, 2003, 41(8):3668-3674.
[9]Hazlett KR, Cox DL, Decaffmeyer M, et al. TP0453, a concealed outer membrane protein of Treponema pallidum, enhances membrane permeability [J]. J Bacteriol, 2005, 187(18):6499-6508.
[10]Liu SG, Wu YM, Zhao FJ, et al. Expression and purif i cation of Tp0453 recombinant protein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ts immonocompetence [J]. Chin J Microbiol Immunol, 2005, 3(1):47-52.
[11]Machius M, Brautigam CA, Tomchick DR, et al. Structural and biochemical basis for polyamine binding to the Tp0655 lipoprotein of Treponema pallidum: putative role for Tp0655 (TpPotD)as a polyamine receptor [J].J Mol Biol, 2007, 373(3):681-694.
[12]韩洁, 张海萍, 朱威, 等. 梅毒螺旋体相关膜蛋白的研究进展 [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0, 4 (10):1973-1976.
[13]McKevitt M, Brinkman MB, McLoughlin M, et al. Genome scale identif i ca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gens [J]. Infect Immun, 2005,73(7):4445-4450.
[14]Brinkman MB, McKevitt M, McLoughlin M, et al. Reactivity of antibodies from syphilis patients to a protein array representing the Treponema pallidum proteome [J]. J Clin Microbiol, 2006, 44(3):888-891.
[15]谢小平, 刘双全, 张秋桂, 等. 梅毒螺旋体TP0993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活性分析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3, 46(5):305-308.
[16]Centurion-Lara A, Godornes C, Castro C, et al.The tprK gene is heterogeneous among Treponema pallidum strains and has multiple alleles[J]. Infect Immun, 2000, 68(2):824-831.
[17]LaFond RE, Molini BJ, Van Voorhis WC, et al. Antigenic variation of TprK V regions abrogates specif i c antibody binding in syphilis [J]. Infect Immun, 2006, 74(11):6244-6251.
[18]Morgan CA, Lukehart SA, Van Voorhis WC. Protection against syphilis correlates with specificity of antibodies to the variable regions of Treponema pallidum repeat protein K [J]. Infect Immun, 2003,71(10):5605-5612.
[19]Giacani L, Molini B, Godornes C,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pr gene expression in Treponema pallidum isolates: Differences among isolates and correlation with T-cell responsiveness in experimental syphilis [J].Infect Immun, 2007, 75(1):104-112.
[20]Giacani L, Molini BJ, Kim EY, et al. Antigenic variation in Treponema pallidum: TprK sequence diversity accumulates in response to immune pressure during experimental syphilis [J]. J Immunol, 2010,184(7):3822-3829.
[21]De Lemos EA, Belém ZR, Santos A,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Western blotting IgG reactivity patterns in the clinical phases of acquired syphilis[J].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7, 58(2):177-83.
[22]裴瑞青. 梅毒分子生物学实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微生物学免疫进展, 2010, 38(2):75-78.
[23]龙福泉, 王千秋, 张津萍, 等. 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Tp0136的表达、纯化及免疫活性分析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2, 45(6):396-399.
[24]马强, 耿焱, 黄茂梁, 等. 梅毒螺旋体075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J]. 热带医学杂志, 2011, 11(6):637-638.
[25]刘双全, 汪世平, 肖勇健, 等. 梅毒螺旋体Tp0319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免疫活性研究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0, 43(5):332-335.
[26]李赛, 苏晓红. 梅毒与HIV共感染 [J].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38(5):332-336.
[27]李璇, 王辉. HIV/梅毒共感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 17(5):610-612.
[28]郭二兵, 白旭华. 梅毒螺旋体实验诊断及疫苗研究进展 [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3):232-234.
[29]Lautenschlager S.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update 2013 [J]. Praxis,2013, 102(5):273-27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