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原发中枢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63例临床病理分析

时间:2024-08-31

张红燕,张 倩,胡培珠,崔 黎,史慧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原发中枢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是一种常伴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的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起源于树突状间质细胞[1-5]。为避免漏诊及误诊,现参阅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及诊断标准》[5],回顾分析63例原发中枢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提高原发中枢SFT/HPC的诊断正确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诊断的原发中枢SFT/HPC 63例,选取病例均参照2016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及诊断标准》,经过组织病理学诊断和免疫组化确诊,并同时整理相应病例临床病史及影像学资料。

1.2 免疫组化染色标本经质量分数3.7%中性甲醛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4 μm厚切片、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二步法,按试剂盒说明严格进行实验过程。抗体:CD34、CD99、Ki-67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TAT6、Bcl-2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EMA、PR、SSTR2购自上海杰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均为即用型抗体。EnVision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免疫组化结果判读STAT6、PR及Ki-67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CD34、Bcl-2、CD99、SSTR2及EMA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判读标准:染色呈棕黄色或浅黄色且染色细胞数≥20%定义为阳性;未染色或染色呈浅黄色且染色细胞数<20%定义为阴性。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6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35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6-82岁,中位年龄45岁。患者多以“头晕、头痛、一侧肢体麻木,近期症状加重”等为主诉入院。病变部位:肿瘤主要附着于硬脑膜,其中“颅底”18例,“顶部”8例,“额部”6例,“镰旁”6例,“桥小脑角”6例,“小脑幕”5例,“枕部”4例,“椎管”3例,“小脑”2例,“颞部、横窦、鞍区、三脑室、矢状窦旁”各1例。

2.2 影像学特征MRI上,病变多呈靠近硬膜的边界清晰的孤立性肿块,较大的肿瘤可呈分叶状,多数缺乏“硬脑膜尾征”。瘤内可有囊变、坏死,但少见。肿瘤实性部分信号强度与肌肉类似,T1WI和T2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肿瘤血供丰富并可见血管流空影,增强后多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周围水肿较轻,邻近骨质可有破坏。

2.3 病理学特征大体观:肿物最大者约11.0 cm×10.0 cm×3.0 cm,最小者约2.0 cm×1.0 cm×1.0 cm,多数病例肿物直径在3.0~6.0 cm之间。肿物切面灰黄灰红,质地较软或中,体积大者局部呈蜂窝状,少数病例肿物质韧、富有弹性。25例肿物内可见出血,14例伴有不同程度坏死。5例肿物上带完整或部分纤维性假包膜。

镜下观:低倍镜下肿瘤多境界清楚,部分有纤维性假包膜,附着于硬脑膜。肿瘤组织内可见大量鹿角样血管,瘤细胞围绕血管壁呈血管外皮瘤样排列,其间有少量胶原分隔。高倍镜下,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呈短梭形、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界限不清,细胞胞浆少,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级别低者核分裂相稀少,级别高者核分裂相增多。63例病例中,Grade Ⅱ级者共30例(47.6%),瘤细胞密度中等,核分裂相<5个/10个高倍镜,表现为潜在恶性。Grade Ⅲ级者共33例(52.4%),瘤细胞密度增加,表现出明显异型性,核分裂相≥5个/个高倍镜,并可有出血、肿瘤性坏死及周围脑组织等侵犯,恶性程度高。未收集到Grade Ⅰ级病例。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63例患者中,STAT6阳性者63例(100.0%);CD34阳性者27例(42.9%),30例Grade Ⅱ级者中阳性15例(50.0%),33例Grade Ⅲ级者中阳性12例(36.4%);Bcl-2阳性者53例(84.1%);CD99阳性者57例(90.5%);Ki-67增殖指数2%~40%之间。SSTR2、EMA及PR均为阴性。

3 讨论

SFT是一种少见的纤维母细胞源性软组织肿瘤,HPC既往被认为是脑膜瘤的一种亚型。近年研究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中,SFT和HPC在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方面相似,肿瘤细胞均表达STAT6蛋白[3],在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及诊断标准》中,将SFT和HPC归为一类间叶性非脑膜上皮来源肿瘤[5]。

原发中枢SFT/HPC临床上少见,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率<1%[4],发病年龄可见于各个年龄段,高峰为40~60岁[5],发病性别无明显差异[6],患者通常表现为缓慢生长的肿块,随着肿瘤的增大会出现头痛、头晕及肢体功能障碍等肿瘤压迫症状[7]。本研究63例原发中枢SFT、HPC中,患者同样表现出上述临床特征:男性35例,女性28例,男女发病比例为1.31;年龄范围6~82岁,中位年龄45岁。临床上,多数患者症状表现为头痛或发作性头痛,偶伴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他症状包括视物模糊、视野缺损、面瘫、听力下降伴耳鸣、睡眠质量下降等;肿物位于椎管内者可表现为间断性一侧肢体疼痛或麻木,伴活动后加重。

原发中枢SFT、HPC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8]。本研究中,63例患者主要为GradeⅡ级和Ⅲ级,未查见GradeⅠ级。显微镜下,肿瘤多境界清楚,部分有纤维性假包膜,常附着于硬脑膜。肿瘤组织内可见大量鹿角样血管,级别高者瘤细胞围绕血管壁呈血管外皮瘤样排列。级别低者分为细胞丰富区和细胞疏松区,两者相间分布,其间由胶原分隔,间质可见黏液变性。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呈梭形、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界限不清,细胞胞浆少,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级别低者核分裂相稀少,级别高者核分裂相增多。

原发中枢SFT/HPC存在特异性的NAB2-STAT6基因融合[9-10]从而导致STAT6蛋白过表达。STAT6是诊断SFT、HPC敏感而特异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11],本研究中63例患者STAT6均呈阳性表达(100.0%),敏感且特异。CD34在SFT、HPC中常呈阳性表达,特别是级别低时[12-13]。本研究63例患者中,CD34阳性者27例(42.9%),30例Grade Ⅱ级者中阳性15例(50.0%),33例Grade Ⅲ级者中阳性12例(36.4%),提示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CD34表达率下降。

由于原发中枢SFT、HPC在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上与脑膜瘤相似,在病理诊断上应对两者进行鉴别。脑膜瘤在显微镜下瘤细胞可呈巢团状分布,细胞胞浆丰富,细胞界限不清(合体细胞样),细胞核内常可见假包涵体形成;瘤细胞还可呈束状分布,细胞呈梭形,背景中常有不同程度的胶原成分;此外还可见砂粒体形成等。组织学不易区分时,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对两者鉴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SFT/HPC中STAT6常恒定阳性,CD34不同程度阳性,大多数还可表达Bcl-2及CD99。在脑膜瘤中,可用SSTR2、EMA、PR、E-cad及D2-40综合诊断。

原发中枢SFT/HPC具有SFT形态时,多为良性,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14];而具有HPC形态时,即使完整手术切除,仍预后不良,局部复发的风险较高,且容易发生颅外转移[15]。

综上所述,原发中枢SFT/HPC发病率低,属非脑膜上皮源性软组织肿瘤,在临床发病部位上与脑膜瘤相似,病理诊断时,在掌握其经典组织学形态的同时,需结合STAT6、CD34、Bcl-2及CD99等免疫组化标记综合诊断。原发中枢SFT/HPC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及发生颅外转移的风险较高,预后不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