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分类典型问题解析

时间:2024-08-31

王程 王虹 王晓迪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陕西西安 710054;2.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北京 100830)

1 引言

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对于权威、客观、系统、准确地掌握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国情信息,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应急保障及相关行业调查统计等工作,推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及资源合理配置,推进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作为本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普查统计分析的基本数据源之一,其分类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成果的质量及后期数据的统计分析的使用。目前,正在进行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检查验收阶段,质量检查工作是保证成果全面、真实、准确关键环节,而质量检查环节很大的一部分工作是在室内进行内业检查,内业质检人员对影像的判读经验及对地类定义及分类的认识将直接影响成果的质量评定。本文将针对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内业质检中遇到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影像判读容易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及错误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避免问题产生的建议可供参考。

2 典型问题解析

2.1 相同影像纹理分类判读问题

遥感影像上同类地物在相同纹理结构特征、植被覆盖、光照等条件下,一般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光谱特征,不同地表表现出不同的光谱特征。影像解译便是基于此原理来完成地类的判读。但在内业质检过程中,常常遇到影像纹理基本一致,判读为两种不同地表覆盖分类的情况;又或者影像纹理完全不同,判读为同一种地表覆盖分类。这两种情况在影像上都是存在的,但是作为内业质检过程中,不同情况应结合影像进行合理的分析后进行判读,避免产生误判情况。

实例:田地间树、灌木判读分析。如图1所示,田间处三块相同纹理的地块,具有基本一致的影像纹理,并且能够清晰地看见其阴影,在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中,如图2所示,分别采集为阔叶林(0311)和阔叶灌木林(0312)。

分析:影像中田间三处纹理一致的地方,能看出其高出地面、存在一定的阴影,且其位置相邻,所处的自然环境因素相似,地类图斑的标识为1(无外业轨迹,仅通过内业影像判读)。因此,从对影像的分析角度可以判断应为同一种植被类型,数据中分别采集为阔叶林和阔叶灌木林是不合理的。

图1:影像数据

图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辅助判读方法:结合周围地类及影像环境辅助判读。若周围地表覆盖情况在影像上反映出相似的影像纹理,即整个区域具有基本相似的自然环境,需要判读的地类也具有相似的影像纹理,即可判读为相同的地表覆盖分类类型。结合外业调绘数据进行判读。外业调绘数据是影像地类判读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外业定性,内业定位”,通过外业轨迹及解译样本,可以辅助影像地表覆盖分类的判读。但是外业数据也不能全盘的接收,由于外业人员经验水平或对地表覆盖分类定义的理解认识及对标准规范的理解程度不同,也可能出现外业部分图斑的定性错误的情况。若条件允许,对于内业判读的疑问图斑,可再次进行外业核准已确保成果的正确性。

2.2 对地表覆盖地类定义理解的不到位,认识错误而导致的分类错误问题

实例:对坟地的判读问题。如图3,影像中的高亮部分采集为其他构筑物(0790)。

图3: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植被)

分析:在国普办下发的《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解答》第146问答中明确规定,“坟墓上有植被覆盖的按照植被覆盖类型归类。修造痕迹明显、无植被且达到采集指标的按照其他构筑物归类”。显然,影像上的坟地归类可分两种情况,一是按照植被覆盖类型归类,二是归类为其他构筑物。分类的依据是根据地表是否有植被覆盖。规定中已经明确的给出了判别依据。图3中显然是属于第一种情况,却采集成了其他构筑物。在与普查单位交流中发现,普查单位认为图3影像中反映的是植被茂盛的季节,坟地基本被植被所覆盖。而在秋冬季,几乎无植被覆盖,坟墓清晰可见,因此可归为季节性的变化,所以按照坟墓(即其他构筑物 0790)采集。根据定义及问答可知,集中、规整修筑的墓地可归为其他构筑物(常年地表处于无植被覆盖状态),影像人工修筑痕迹明显(如图4所示),而图3影像上,属于山上的散坟,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植被长期覆盖,应根据影像纹理判读为相应的植被覆盖类型。

图4:影像数据(其构筑物)

辅助判读方法:对定义的理解应全面,图3将山上已长植被的散坟判读为其他构筑物,在对定义的理解不到位的同时,将其归为 “季节性变化”地类显然不合理。在内业质检过程中,对于类似大图斑分类判读需对定义及各种技术规定标准、技术指标经过认真的分析,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寻。

2.3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中同一地类采集尺度不统一的问题

实例:如图5所示,五万分幅线两侧的房屋建筑区采集尺度不一致,左侧房屋建筑区图斑进行了较大尺度的综合,右侧房屋建筑区图斑的采集过于破碎。又如图6中所示,影像上左边两个院子内将两个围墙内的房屋单独采集为低矮房屋建筑区(0521),房前的空地单独归类为硬化地表(0710);右边的两个形态相似的院子却整体合并采集为低矮房屋建筑区(0521)。

分析:对于图5来说,从影像采集尺度来看,极大可能是由两个不同的作业员采集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也有可能是由于不同时期同一作业员对采集尺度的把握有所改变而采集的结果。对于图6来说,有可能是由于作业员对院落式房屋的理解不到位引起的,但大多情况是由于作业过程中粗心所致。采集尺度不统一的问题多见于房屋建筑区、道路中心的绿化带等地表覆盖图斑。采集尺度不统一不仅对于图面的综合取舍方式不合理,它直接影响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及使用,因此,同一地类的采集尺度一定要统一。

图5:房屋建筑区采集尺度不统一

图6:院落式房屋采集尺度不统一

辅助判读方法:在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内业质检作业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采集尺度不统一的问题。如何能够有效地发现这一问题,需要质检过程中认真仔细的同时,也需要对各种技术规程及技术指标熟练掌握,例如上图6中,在判读房屋建筑区采集尺度不统一的问题中提到的对于院落式房屋的定义要有清楚的认识,做到有据可寻。在国普办下发的《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解答》第 113问答中,对院落式房屋建筑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如图5中所示的房屋建筑区采集尺度不统一,则需要在人工检查图幅接边的过程中发现。

3 结束语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全国性地理信息调查。如今,地理国情普查成果验收工作已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地表覆盖分类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成果的质量及后期数据的统计分析的结果是否正确。但由于本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特殊性(作业对象范围广、作业单位多),影像分类判读错误不可避免。相同影像纹理分类判读问题、对地类定义的认识理解不到位、采集尺度不统一等地表覆盖分类问题仍在质检过程中出现,结合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辅助判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覆盖分类错误的产生,提高成果的正确性及准确性,同时也能对内业质量检查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1]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GDPJ 01-2013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北京: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

[2]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GDPJ 03-2013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北京: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

[3]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GDPJ 02-2013 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G]北京: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

[4]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GDPJ 51-2013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解答(一)[G]北京: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