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尤长征,冯运祥(确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 确山463000)
盆腔炎性包块以盆腔包块积液及囊肿为主要症状,属于常见的妇科疾病,治疗不当可导致严重妇科疾病,须尽早治疗[1]。开腹手术是临床上常用的盆腔炎包块治疗术式,可直接通过腹部切口对患者病灶病变进行观察并清除,疗效显著且具有较大的适应范围,但切口较大,不利于术后恢复[2]。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已逐渐应用于各类外科手术中,其兼具诊断与治疗的作用,可对患者病灶开展粘连松解、积浓引流与清除等多种治疗手段,但目前尚无报道明确指出其对盆腔炎性包块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故本研究通过对比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对盆腔炎性包块的治疗效果,旨在探究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并发症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116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77例和开腹组39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2.51±4.37岁;平均包块直径5.62±0.91cm。对照组平均年龄33.15±5.23岁;平均包块直径5.94±1.05cm。两组患者年龄与包块平均直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盆腔炎性包块的诊断标准[3];②年龄≥20岁的女性患者;③满足手术指征。(2)排除标准:①具有盆腔恶性肿瘤者;②具有既往腹部手术者;③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④腹腔镜禁忌症患者;⑤意识、精神障碍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例行检查。术前3天使用抗生素治疗,术前0.5h再次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患者脐部下缘出做一个大小适宜的切口,置入腹腔镜,对盆腔病灶及周围组织进行观察。在手术中对盆腔黏连患者松解术。对需保留输卵管的患者使用输卵管造口术进行治疗,较严重积脓且无需求者,则使用切除输卵管术。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脐耻间做手术切口,深入盆腔进行探查,观察患者盆腔病灶情况,对需保留输卵管的患者使用输卵管造口术进行治疗,较严重积脓且无需求者,则使用切除输卵管术。两组均使用生理盐水与甲硝唑对盆腔进行彻底冲洗,待洗净后对腹腔进行引流。
1.4 临床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手术总有效率。(2)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象、体温、排气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3)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h、72h的T细胞亚群CD4+和CD8+水平。于术前及术后24h、72h清晨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ml,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拣术测定两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CD4+和CD8+水平。(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手术治疗后观察盆腔炎性包块相关症状体征,进行复查B超。评估各组治疗总有效率[4],治愈:炎性包块消失,宫旁组织无增厚粘连,子宫附件无压痛感;显效:炎性包块缩小,子宫附件压痛感基本消失;无效:炎性包块未缩小,子宫附件存在压痛感。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 两组手术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血象恢复、体温恢复、排气恢复与住院时间比较 腹腔镜组血象恢复、体温恢复、排气恢复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象恢复、体温恢复、排气恢复与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象恢复、体温恢复、排气恢复与住院时间比较(±s)
腹腔镜组开腹组tP血象恢复时间(d)2.96±0.85 4.06±1.81 4.461<0.01体温恢复时间(h)24.51±4.13 36.38±6.69 11.779<0.01排气恢复时间(h)35.83±6.32 56.77±11.52 12.656<0.01住院时间(d)9.21±1.42 13.18±3.07 9.537<0.01
2.3 两组患者CD4+、CD8+水平比较 腹腔镜组术后24h与术后72hCD4+水平低于开腹组,且CD8+水平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CD4+、CD8+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CD4+、CD8+水平比较(±s,%)
CD4+CD8+腹腔镜组开腹组tP术前45.02±3.53 44.87±3.39 0.219 0.827术后24h 41.03±2.53a 43.65±2.21 5.490<0.01术后72h 44.73±2.14 47.22±2.79 5.331<0.01术前30.41±2.12 30.72±2.03 0.755 0.452术后24h 27.11±2.62 19.13±2.57 15.596<0.01术后72h 29.45±2.42 21.84±2.98 14.779<0.01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盆腔炎性包块是由于盆腔内炎症未能得到患者重视,导致病变情况日渐严重而导致炎性包块产生,使得患者出现阴道流血、腹部疼痛发热等症状[5]。开腹手术是治疗各种盆腔炎性包块的常用术式,具有适应范围大、效果好等优点,但该术式治疗的创面较大,患者术后疼痛感较为剧烈,且术后切口直接暴露易发生感染而损伤其他脏器组织。相关报道指出,将腹腔镜应用于盆腔炎性包块的手术治疗中,或可起到提高手术疗效的作用[6]。腹腔镜手术切口小且具有清楚的视野,可准确有效地清除患者病灶且损伤程度低,同时能对腹膜的功能和结构能起到一定维持作用,进而使得病情更快康复。但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与袁捷等[7]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这主要与本研究开腹手术病例人数较少有关。另外,本研究中,腹腔镜组排气恢复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证实患者经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恢复效果更好,这主要是因为开腹手术切口大且难以完全探查患者病灶病变,以致损伤程度高,进而导致病情恢复缓慢。
CD4+为辅助性T细胞,具有指挥抗微生物作用,其水平升高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水平降低时反映了机体免疫功能低下;CD8+是细胞毒T细胞,可对受感染的细胞进行清除消灭,患者CD8+水平增高时提示其或存在免疫缺陷[8]。腹腔镜组术后24h与术后72h的CD4+水平显著均低于开腹组,且CD8+水平显著高于开腹组,证实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免疫能力的影响小于开腹手术。另外,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8+均低于治疗前,说明患者术后普遍存在免疫功能下降的现象,这主要与手术中过度的应激反应会抑制免疫功能有关。并且麻醉也可通过影响机体应激反应而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对患者的损伤小且时间短,手术刺激弱于开腹手术,使得患者免疫功能发生应激性抑制的程度更低,可发挥更好的免疫保护能力,而这一结果在梁敏[9]研究中也得到证实。本研究发现,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仅发生1例肠梗阻与1例肠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显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由于腹腔镜可清晰观察到病变情况,创伤面积小且可进行准确有效的治疗。
综上,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可使患者术后更快恢复,可发挥更好的免疫保护能力且并发症更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