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替格瑞洛对A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时间:2024-08-31

胡秀文(新野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 新野4735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胸痛、胸闷、心慌、出汗烦躁等,其发生原因可能与激动、过劳、寒冷刺激等存在一定关联,可导致引起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出现,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ASTEMI属于临床急重症,血小板粘附、聚集是导致ASTEMI发生关键因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是ASTEMI主要治疗手段,能够开通冠脉闭塞血管,使血流恢复,改善预后,减少预后风险。而术后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着决定性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ASTEMI患者,依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56~68(62.72±2.25)岁;病程5~10(8.35±1.25)年;身体质量指数18.5~24.7(22.23±1.56)kg/m2;其中吸烟13例、糖尿病史15例、高血压史19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5~64(62.62±2.56)岁;病程4.5~10(8.13±1.29)年;身 体 质 量 指 数18.5~25.7(22.23±1.45)kg/m2;其中吸烟14例、糖尿病史17例、高血压史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心电图伴或不伴病理性Q波、R波减低;②发病时间0~12h;③心肌缺血,胸痛时间超过30min;④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完整;⑤意识清晰,能积极配合治疗。(2)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②血小板数目<100×109/L;③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④存在活动性出血者;⑤近期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者;⑥心源性休克者;⑦近期经抗凝药物治疗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术前30min给予阿司匹林300mg(生产厂家:黑龙江省地纳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2211)与氯吡格雷(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301)600mg,顿服。

1.3.2 观察组术前30min给予阿司匹林300mg与替格瑞洛180mg(生产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淮字J20171077),顿服。术后两组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天。

1.4 临床观察指标(1)抽取静脉血4ml,离心后应用血小板聚集仪(生产企业:山东泰利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术前、术后2h、24h、7d测定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2)记录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Ⅲ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占比。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小板抑制情况比较术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时间段血小板聚集均下降,但观察组术后2h、24h、7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血流比较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Ⅲ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表1 两组血小板抑制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血小板抑制情况比较(±s,%)

对照组观察组t P术前74.04±9.83 74.08±9.79 0.014 0.989术后2h 47.82±10.31 37.15±9.12 3.876<0.001术后24h 41.81±8.59 33.52±8.63 3.404 0.001术后7d 33.17±7.22 27.63±7.38 2.683 0.010

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出现破裂,血小板聚集起来形成血栓,堵塞了冠状动脉的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一个原因由于心肌的耗氧量剧烈增加,或者是冠状动脉痉挛,也可以诱发AMI[3]。与患者自身遗传因素、外界饮食及环境因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这些因素对患者的冠状动脉产生损伤,使得冠状动脉产生狭窄、堵塞、粥样硬化等病变,进而使得血液循环产生障碍,使得心肌细胞出现缺血、缺氧症状,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坏死[4]。ASTEMI是指突发急性心梗或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短时间内狭窄的血管斑块表面出现了纤维帽的破裂,并聚集大量的红细胞、血小板,最终形成血栓,使狭窄的血管堵塞更为严重,甚至完全堵死,增加预后风险,对人类生命健康起到严重威胁。ASTEMI于发病24h内积极行PCI治疗能够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控制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是ASTEMI急诊治疗主要手段,但此过程需积极给予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微血栓的形成[5,6]。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临床PCI术前用于抗血小板聚集常用手段,应用广泛并有一定疗效,但氯吡格雷代谢基因多态性会使血小板效应存在个体化差异,尤其以CYP2C19基因存在变异。替格瑞洛作为目前临床上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其本身存在活性,患者服下吸收后可起到抗拮抗作用,不依赖肝脏酶途径代谢,疗效更稳定。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2h、24h、7d检测出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替格瑞洛可有效控制A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利于控制预后风险。分析其原因在于,替格瑞洛作为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的一种,疗效稳定,较氯吡格雷而言,起效更快,抑制血小板作用更强,同时不会对血小板造成损伤,因此在停药后,药效能够快速发挥,使血小板活性快速恢复[7~9]。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Ⅲ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占比无明显差异,提示替格瑞洛能够保障疗效的同时,不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同时不会增加出血的发生风险。其原因在于无论CYP2C19基因有无功能缺失,氯吡格雷在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均较替格瑞洛差,且相关研究表示,替格瑞洛起效较快,无需等待肝脏代谢,激活后立即生效,当替格瑞洛口服后30min时抑制血小板作用开始发挥,约2h对血小板抑制程度最高。而氯吡格雷则因起效慢、个体疗效差异大、作用常出现不可逆等缺点,应用替格瑞洛的效果更为明显,可有效弥补氯吡格雷弊端,利于控制预后风险,患者接受度更高。同时,患者较长时间使用替格瑞洛不会导致血小板活性降低,提示患者长期使用替格瑞洛不会发生不良风险,且心脏病学会专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临床上使用替格瑞洛治疗心血管病效果显著[10]。

综上所述,替格瑞洛对ASTEMI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控制预后风险,使患者受益,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