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唐黎标
(杭州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 310004)
日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唐黎标
(杭州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 310004)
通过分析介绍日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及采食量的影响,指出了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DMI)是维持和挖掘其潜在生产性能关键所在。
日粮精粗比;生产性能;瘤胃发酵;肉质
随着反刍动物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为追求高生产性能,大中型养殖场通常采用高精低粗的日粮类型。日粮精料水平的增加,短时间内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刍动物消化生理出现紊乱,健康受到损害,干物质消化率降低,不仅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产品品质不尽理想,动物的生产年限也会缩短。因此,配制合理的日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健康养殖至关重要。
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主要受到日粮精粗比、粗饲料纤维含量的影响。日粮精粗比不同实际上是日粮营养水平的差异,精料水平高的饲粮,因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等养分含量高,在瘤胃内的发酵速率和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较快,消化率升高,有效提高了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1]。
产肉能力作为评价肉用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受到饲料能量供给的影响较大。研究表明,放牧+补饲精料的饲养方式可显著提高反刍动物的增质量效率。赵占强[2]等分别用精粗比为67.1∶32.9、57∶43和45.7∶54.3的日粮饲喂安格斯牛,结果表明,随着精料水平的增加,安格斯牛能获得较好的增质量效果和生产性能。淡瑞芳[3]研究发现,当日粮精粗比接近5∶5时,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状态。但当反刍动物采食过多精料后,瘤胃内容物的pH值会迅速降低,当pH值下降到5.0时,乳酸菌迅速繁殖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含量快速升高,会使一部分乳酸转化成乳酸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增高,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结合能力下降,从而引发酸中毒。因此,适宜的日粮精粗比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很重要,一定范围内提高日粮精料比例,不仅能够改善肉用家畜的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还可以减少饲料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张石蕊[4]等报道,奶牛的产奶量和4%标准奶产奶量均随精料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精粗比60∶40组较40∶60组分别提高了19.59%、15.82%。杨学梅[5]等认为,不同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的产奶量影响较大,当精粗比达到60∶40时,产奶量为最佳水平。产奶量主要受血糖浓度的影响,饲喂精料比例高的日粮能促进瘤胃内的丙酸异生和饲料蛋白生糖氨基酸的异生作用,从而提高血糖浓度,产奶量增加。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精料在日粮中所占比例能提高产奶量,但随着产奶量的增加,乳成分中乳脂率会显著降低。这主要是由于高精低粗日粮结构使反刍动物瘤胃内形成丙酸发酵,丙酸浓度增加,乙酸产量降低,乙酸、丙酸比值下降,导致乳脂合成效率下降。
反刍动物可利用单胃动物不能利用的纤维和非蛋白氮等营养物质,这是由于瘤胃独特的内环境为厌氧微生物繁殖提供了一个天然发酵罐。进入瘤胃的饲料中,40%~80%可消化的干物质首先经过微生物发酵分解为短链脂肪酸,经瘤胃上皮吸收后进入肝脏合成葡萄糖,为机体提供60%~80%的能量来源;同时,瘤胃内的微生物还能利用饲料中的NPN合成菌体蛋白、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
2.1 日粮精粗比对瘤胃pH值的影响
瘤胃pH值是评价内环境发酵状况的基本指标,主要受采食量与反刍时间、日粮精粗比与日粮颗粒大小、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与吸收及排出的影响。瘤胃内容物pH值是食糜中VFA与唾液中缓冲盐相互作用,以及瘤胃上皮对VFA吸收及随食糜流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瘤胃pH<6.2时,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的速率开始降低[6]。研究表明,瘤胃pH>5.7为微生物生长的最佳值。研究发现,日粮精料水平与瘤胃pH值呈负相关,即精料水平升高时,pH值降低。主要原因是精料水平的提高,使日粮中纤维物质的含量下降,减少了反刍动物的咀嚼行为,导致进入瘤胃的唾液分泌量减少,缓冲能力降低;再加之精料的发酵速率快,产生的VFA大量堆积,最终导致瘤胃酸度升高,pH值下降。但研究表明瘤胃pH值在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均在正常变动范围内,精料水平对瘤胃内环境没有显著影响。
2.2 日粮精粗比对瘤胃氨态氮浓度的影响
瘤胃氨态氮(NH3-N)主要来源于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和NPN物质的降解,其浓度反应了蛋白质降解与合成之间的平衡状态。瘤胃NH3-N的浓度除了会受到饲料中蛋白质和NPN降解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瘤胃上皮吸收和食糜排空速度的影响。NH3-N能提供瘤胃内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所必需的氮源,因此适宜的瘤胃NH3-N浓度是保证菌体蛋白合成效率的首要条件,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菌体蛋白的合成。瘤胃NH3-N浓度过低会导致日粮中纤维物质的分解效率下降,从而影响生产性能。当NH3-N浓度过高时,容易引起氨中毒以及尿素合成过量而直接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是机体采食营养素以维持基本生产活动所必需的量化基础。DMI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日粮精粗比、饲料可消化率、瘤胃物理填充及代谢反馈调剂等。当以高精饲料作为日粮的主要成分时,适口性的提高使进食速度加快,由于食糜通过瘤胃的速度快于以粗饲料为主的日粮。因此,改变了食糜对瘤胃壁的物理刺激及在消化道停留速度,使反刍动物DMI增加,导致饲料消化率发生变化。Johnson[7]等研究发现,DMI随日粮精粗比的增加而提高,当日粮精粗比为60∶40时,DMI达到最大值。薛白[8]等用20∶80、50∶50和80∶20日粮精粗比分别饲喂牦牛和黑白花奶牛。结果发现,黑白花奶牛DMI与日粮精料水平呈正相关,牦牛在精粗比为50∶50时有最高采食量。说明适宜的日粮精粗比能提高DMI,进而提高饲粮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DMI的高低是维持和挖掘其潜在生产性能关键所在,摄入不足会限制增重效果,产肉性能和产奶量无法达到最佳水平;摄入过剩不仅会提高饲料成本,且大量未被消化吸收的养分会随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
[1]NRC.Nutrientrequirementsofdairycattle[M].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yPress,2001.
[2]赵占强,张振伟,叶勇等.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安格斯杂交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牛业科学,2013,39(3):19-21.
[3]程胜利,郝正里,李发弟等.不同营养水平全饲粮颗粒料肥育羔羊的效果[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1,36(1):44-49.
[4]张石蕊,易学武,贺喜等.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对南方奶牛采食行为、产奶性能和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8,17(3):23-30.
[5]杨学梅,王立涛,梁晚枫.不同比例精粗饲料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2):37-38.
[6]VanHMFJTheproductionandmetabolismofvolatilefattyacids byruminantsfedroughages:Areview[J].AnimalFeedScience Technology,1993,43(3):189-225.
[7]JohnsonRJ,KarunajeewaH.Theeffectsofdietarymineralsand electrolytesonthegrowthandphysiologyoftheyoungchick[J]. JournalofNutrition,1985,115(12):1680-1690.
[8]薛白,韩兴泰.日粮精料水平对牦牛和黑白花牛营养物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01,3(6):3-8.
S816.31
:A
:1008-6137(2017)01-0009-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