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中世纪大学的衰落及其对现代大学治理的启示

时间:2024-08-31

王 改 改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中世纪大学作为中世纪三个最有价值遗产之一,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加速了中世纪的社会人员流动、制衡了教皇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对于中世纪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大学的直接渊源,对现代大学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现代大学的学位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都是直接从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我国当下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都是中世纪大学国际性的继承与创新。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大学的起源,现在的很多专家学者倾心研究中世纪大学的起源、中世纪大学的内部和外部等各个方面,但很少有学者研究如此辉煌一时的许多中世纪大学为什么走向衰落,有的大学早已泯灭在历史长河中,如著名的萨莱诺大学作为当时具有国际影响的医科大学,为什么走向衰落并泯灭在历史长河中?

一、中世纪大学的衰落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明兴衰。研究中世纪大学的衰落可以让现代大学防患于未然,避免重走中世纪大学衰落的老路,走现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1.大学自治权的衰落

中世纪后期许多大学曾经努力争取的特权渐渐被剥夺。“中世纪晚期,国家对大学的控制逐渐代替了教会的控制,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的矛盾日益突出。法兰西国王1437年下令取消巴黎大学免税的特权,1445年又免去巴黎大学的司法特权,大学被置于议会的管辖之下,1449年再取消巴黎大学师生的罢课权,把大学牢牢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1]大学拥有的自治权越多,越有利于大学的发展。中世纪大学成立初期努力从教会和国王手中争取更多的特权,拥有特权的大学不懂得大学应该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是过多参与政治,因而引起国家统治阶级的恐慌,渐渐将给予的特权逐步收回。大学师生被置于国家的严密控制之下,“甚至大学教授和政府工作人员一样被要求进行效忠宣誓,不仅要宣誓效忠国王或国家,还要效忠政府承认的教义”[2]。

2.大学由国际化逐渐发展成为民族化

中世纪大学起初使用统一的教学语言——拉丁语。大学之间彼此认可学位和教师资格证书,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流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进行教与学。中世纪大学的教师和学生来自各个地区,没有民族、种族和国家限制。可是后期随着民族主义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以及大学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国家在每个地区修建大学,尽可能让本地区的学生就近上大学,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也为本地区服务。“大学通常被作为政治机构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被期望满足于地区的需要。”[1]“当时每个国家、政治或教会团体都试图建立大学,以使其公民能在当地而不是国外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将公民的智力和思想训练监控起来,阻止资金流向国外以损害本地商人和手艺人的利益。”[3]曾经辉煌一时的国际化的典型——巴黎大学就渐渐变成了一所国家大学。

3.教师群体追逐名望与财富

中世纪大学早期的教师主要为神职人员,后来出现大量的私人教师,他们为了生活从事教育,教师教学不需要获得教师资格。后来,教会逐渐控制教师资格证书的发放权,因为中世纪是宗教占据社会中心地位,教师职业开始走向规范化。只有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才可以从事教师工作,有时候也会出现买卖教师资格证书的现象,这使得教师队伍中鱼龙混杂。尤其中世纪大学后期教师的生活越来越奢侈,有的教师住所富丽堂皇,有的教师追逐权力。“在中世纪后期学生们不断抱怨许多教师把很大一部分时间用于城市的、贵族的或王室的事务上。尽管统治者通过授予教师更多特权的办法力图减少教师过多的社会活动甚至缺席问题,但效果甚微。”[1]教师职业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过渡阶段,他们在教学时随时准备着向更好的权力地位攀升。“博士们纷纷挂上了‘法学骑士’‘法学老爷’‘法律主子’等头衔,如有幸获得皇帝授予的骑士封号则是无上荣耀之事,哪怕是享受一次见面击肩礼也求之不得。”[4]甚至大学教师的葬礼也尽显奢华。大学教师去世,大学都会安排一位教师为其书写宣读颂词,设计精致的墓碑上雕刻着教师为大学上课的图案。

4.中世纪后期走向“物质化”

中世纪大学是教师和学生行会组成的,最初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教师与学生都是因为对于高深学问的热情或者职业的需要进入大学学习。整个大学围绕学术活动而展开,哪里学术活动频繁、著名教师聚集,那里就可以很快速地形成一所大学。萨莱诺大学起初就是因为名师聚集、地理位置优越、疗养作用的温泉众多、医学教育传统悠久、社会对于专业医学知识的需要等,吸引许多学生来此求学,最终发展成为著名的医科大学。大学在不断发展中,地理位置逐渐固定下来,而城市当局看到了大学所能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给予大学留在当地许多的特权与利益,大学也渐渐失去了利用迁校获得特权的诱因。中世纪大学经常出现买卖教师资格证书的现象,教师资格的获得变成了金钱的交易,这样选拔的教师毫无疑问不能为学生起到身先士卒的作用。学生们不学无术、虚度光阴。书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要钱,“学生的第一首歌就是要钱歌,没有哪一封信不是要钱”[5]48,一位学生的父亲如此说道。教师和学生来大学一方面是为了探求学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社会地位。整个中世纪大学后期,无论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还是整个教育过程都极大地物质化了,这些不利于大学发展。

5.中世纪大学严重的保守主义

“当然,中世纪的许多大学也曾成为保守主义的堡垒。尤其是中世纪后期的大学,由于坚持知识的传统形式,排斥一切新知识,从而被教会和政府用作维持现状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6]首先,整个中世纪大学都是在宗教的笼罩下发展的,宗教一方面促进了中世纪大学的发展,因为教会不限制学生的出身和地区,使得众多学生可以去自己喜欢的大学求学;另一方面,中世纪后期宗教的蒙昧和固守传统,阻碍了大学接受外界的新知识和新思想。其次,中世纪大学内部依旧坚持经院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于诵读的教学方法,辩论很多时候总是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最后,拥有知识变得功利化,不是为科学而科学,而是为名利、财富而科学,这样的科学必然没有什么进步,阻碍大学的发展。

6.中世纪整个社会的衰落

“‘中世纪’这个词意味着欧洲由希腊思想高峰降落下来,再沿着近代知识的斜坡挣扎上去所经过的一个阴谷。传统上认为,中世纪在科学上是一个倒退的、反动的‘黑暗时期’,因为科学已沦为神学的婢女。”[7]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宗教占据统治地位。宗教不仅仅在思想文化领域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且也影响人们的经济与政治生活,可以说宗教对于欧洲中世纪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中世纪大学的宗教色彩非常浓厚,它基本上是教会的侍女和附庸。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处于一个新旧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内,欧洲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以及近代科学技术的出现;在政治生活领域世俗王权的兴起与统一国家的形成,以及由此开始的国家政治权力的集中化进程和民族文化的一体化聚合;而在经济生活中,则发生了由农本经济向重商经济的结构性转变。”[8]所有变化都需要中世纪大学做出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二、中世纪大学的衰落给现代大学的启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大学起源的中世纪大学一直不断被研究者所关注,中世纪大学的衰落可以为我们现代大学的发展提供前车之鉴。

1.创新——大学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社会组织,能否拥有创新精神、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中世纪大学初期成立和发展是当时一大批学者、行会创新的结果。可是后期的衰落,甚至有些大学的停办,是大学固守传统的经院式教学、陈旧的大学管理模式等不能适应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发展的结果。现在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进入新时代更加需要大学进行改革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贯穿各个教育阶段。从出生到大学,甚至到年老,都需要创新精神。它是一种品格、是一种精神气质,伴随和影响我们的一生。作为人才集中培养的社会组织,大学更加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生心智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已经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首先,大学生的创新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最终形成创新性的知识、技术等成果。批判性思维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的代表性学习方法——产婆术,主要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定义等步骤。其后的教育家不断地将其发扬光大,从赫尔巴特的四步骤教学法,到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思维教学五步说。其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不是单方面的训练就可以养成的,是一个需要整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具备多种素质的一种从内化到外化的持续不断发展的过程。最后,创新能力不是获得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就可以习得,需要从小就开始的生活化的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个知识点,可以通过教师一两节课的传授获得,需要广泛的涉猎。创新就是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去解决问题。创新需要持之以恒的永远创新的精神,创新一直在路上。

2.国际化——大学发展的目标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一个国家想要快速发展,必须重视高等教育对于社会的引领作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要求大学发展不仅要符合本国的社会发展需要,也需要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具有国际视角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广泛的国际人才交流,开展跨国教育与合作。中世纪大学著名的巴黎大学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卓越的法学教师、不限制学生的出身和种族、对于高深学问探究的热情等,成为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更加需要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校园文化,来培养一流的人才。何谓一流?一流即“第一等”的意思。我们的“双一流”建设就是建设世界顶尖的第一等大学。我国高等教育应适应全球化发展,以国际化大学为发展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国家现在的“双一流”建设就是为了培养国际性的人才,使中国走向世界,使中国的教育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化是大学的发展目标。作为一个目标,我们不可能一次性实现,需要循序渐进,将目标分成若干子目标,一步一步去完成。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的追求,“中国特色,世界一流”[9]是我们建设“双一流”的核心要求,也是发展国际化大学的核心要求。

3.多样化——大学发展的方式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的大学从最初的一所京师大学堂已经发展成为许多各种类型各样层次的大学。大学有作为探求高深学问的象牙塔独立于社会的自由,也有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更是多样化的。每所大学应该找准自己的功能定位,保持自己的特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发展方式应该是不同的。工科大学和师范类大学人才培养的形式显然不同,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各有其特色。一所大学内部的各个学院、各个专业也是不同的,因为作为大学主要构成人员的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办多样化的大学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活力和提高不同大学的办学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同学”就是“大家一同来学习,教师也应该是一个学习者”,“教学”应是“教和学的统一,而不仅仅只是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也不仅仅只是教,也应该学,只有教师融会贯通方可教学生”。我们应该保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态度,去发现每所大学的不同点、发现每所大学的特色,这样不同大学才能满足社会对于不同人才的需求。发展多样化的大学并不是抛弃一致性,大学发展的核心定位:培养人才、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这些是所有大学的职能所在,只是每所大学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多样化的大学发展目标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只有这样大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4.去行政化——大学发展的原则

从中世纪大学起,大学就从教会、国王手中获取自身发展的特权,如果大学的特权没有得到保障,大学就会以迁校威胁教会和城市当局做出让步,保持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可是,后来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地理位置慢慢固定下来,有了固定的实验室、图书馆、教学楼等,大学的搬迁变得不是那么容易。同时,大学学者拥有的特权对统治阶级渐渐构成了威胁。于是,教会和政府渐渐又没收大学的特权,使大学服从国家统治阶级的控制,传递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大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统治阶级的牵绊,影响大学的学术自由。“大学学术自由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如果国家因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进而控制高等教育的运营,并使大学顺从当局的政治观点,而不是肩负其自身的文化职责,那么这将是对学术自由的严重危害。”[10]另外,大学的课堂也应该遵守“讲台禁欲”原则,大学教师有谈论政治的自由,但应是在课程之外发表自己的言论和个人观点,在教学和研究中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只传授事实性的知识。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价值判断,大学教师在课堂上保持价值中立是对大学学术自由最好的信守。马克斯·韦伯认为,“在课堂中没有政治的位置,就学生而言,政治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如果教师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待政治,那他就更不能属于课堂”[11]。

5.自由教育——大学发展的理念

自由教育最早的提出者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自由教育可以获得智慧、道德、身心的和谐发展。中世纪时期,教会提倡的自由教育已经背离了自由教育的真谛,希望教育服从于基督教神学,摆脱尘世的欲望。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韦杰里乌斯认为自由教育是指个人身心的自由发展。其后纽曼、赫钦斯、杜威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自由教育观。我国的蔡元培也提倡自由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教育者养成完全的人格,成为一个自由的人。[12]

自由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不懈追求。自由教育是指通过在大学这样的学术机构进行真理的探究、传播、验证,培养理性的具有批判精神的行动者的教育。自由教育一方面指教师教学的自由。教师有自主选择自己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的自由;有选择自己研究方向、坚持自己研究的真理、表达自己研究结果的自由;有跨专业发表自己学术见解的自由。“在如今专业划分非常细致的时代里,大学教授寻找扩展自身的研究领域,并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解决新的、非常规问题时,他们应该得到鼓励,而不是限制。”[13]另一方面就是指学生的学习自由。大学的课堂应该属于学生,让学生们在认真阅读某一主题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讨论,当产生分歧时,教师应该辩证地讲解双方或者多方意见的合理性与问题所在。“因为大学应该是新的、有争议的、非传统的异端邪说的论坛。”[14]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谈论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某一主题的兴趣,进行深入的探究、验证和发现真理。

6.以人为本——大学发展的核心

追溯大学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到最初的大学都是先有人,其后才有了固定的场所。中世纪大学最初就是由教师行会和学生行会构成的,这种大学是“由人建成的”,“没有任何我们认为是显而易见的物质存在的属性”[5]1-2。现在大学的发展则越来越趋于物质化大学的资金流向较高回报的学科,大学教师的工作看哪所学校提供的待遇优越,大学的建筑越来越多地花费过多的资金,尽显奢华。“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大学发展应该注重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以人为大学的中心。

教育的本质主要在于其人文性,离开了人,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15]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文、史、哲、艺等学科,通过这些学科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培养其学术道德、塑造其和谐人格、提升其人生价值,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人文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人文关怀“是指对于人性的关注和理解,从自身需求、人的欲望出发,满足人的需要,维护人的利益,从而达到对人权的基本尊重”[16]。人文关怀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追求,更是整个社会的追求。

大学容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者,教师群体的交流主要在于学术的探讨、教学的分配等,教师的家庭状况、精神活动状况等总是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在没有人文关怀的学校,好多人更多地将教师视为一种职业,而不是倾其一生为之付出的事业。学生群体的交流也仅仅局限于课堂,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又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更多寄托于手机、电脑、游戏等物质的、虚拟化的东西。博士研究生面临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观测点。博士阶段要求学生产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压力自然不轻,加之博士阶段还有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等,这个时候他们更加需要来自导师的耐心疏导、来自家人的亲切关怀、来自朋友的相互支持。这样的人文关怀更加有助于学生群体的成长和发展。大学应该是一个家庭,要让生活在大学这个大家庭中的教师、学生、工作者、管理者和领导者感到温暖。

三、结语

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大学的直接渊源。现代大学的学位制度、课程设置、管理模式、学科设置等都是从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虽然加入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但许多还是直接继承了中世纪大学。正是在中世纪,大学发展和教师资格开始制度化。中世纪虽然总是被称之为黑暗时代,但却孕育了现代大学的雏形。我们看见中世纪大学辉煌历史的同时,不能忘记后期某些大学的衰落,分析其衰落的原因可以让现代大学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中世纪大学后期处于社会变革的时代,民族化和国家意识逐渐增强、大学过多的物质化、大学的保守主义等都不利于大学的发展。现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都在进行着深刻的改革,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大学才能发展。基于中世纪大学后期衰落的原因分析,笔者提出其对现代大学发展的六点启示,主要是从现代大学治理的视角,从大学发展的动力、目标、方式、原则、理念、核心等方面进行思考,有些思想可能不太成熟和完善,但中世纪大学后期的历史确乎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见现代大学发展的不足,也可以看出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现在中国大学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同时也面临许多的矛盾与问题,需要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人员共同努力才能让大学更好地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