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构主义视域下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4-08-31

信中贵,姚本先

(1.巢湖学院,安徽 合肥238000;2.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

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是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心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不断地变化和增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及手段方法等也在不断更新。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维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和实施,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远未达到理想要求。由于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认真听课、记笔记、交流讨论对他们已不具吸引力。因此,课堂上过多地采用理论教学,虽然传递了丰富的知识,但却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无法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课堂成为教师个人独白的场所,而学生却成了无关课堂教学的低头族。在这种没有互动的课堂上,学生是不可能习得心理健康知识并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可以说,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内容和教学模式与学生的现实情况是相脱节的,教师在课堂上总想传递更多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而学生却总是低头不语,无动于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受到抑制,难以参与课程教学之中。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改变被动干预及纯理论授课辅导的形式,把学生拉回到课程教学的参与之中,使学生对所授知识有所思、有所悟,对参与课程互动有切身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将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进行内化,并积极主动建构成自身心理素质及个人正能量品质。而建构主义提倡的“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学习者只能在特定的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建构形成自身的知识”[1]思想,正好契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对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思考及体悟等,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成内在心理品质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建构主义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在要求的契合

建构主义是教育心理学新的理论之一,其教学遵循两条基本原理:一是知识不可被动接受,只可被主体所创造;二是认知功能具有适应性,并适应于经验世界的建构。[2]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通过自身主动参与探索并建构而来,而学生的健康心理也只有通过自我建构才能获得。建构主义反对将已经确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认为灌输的教学不可能有效[3],主张知识并非被思维着的主体被动地接受,而是被思维着的主体主动地建构[4]。教学必须激起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探索,教师必须设计符合教学需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去应对问题,参与知识的学习。建构主义主张只有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并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才能使学生掌握并学会应用知识[5]147。可见,建构主义的观点完全契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6]。事实上,学生通过各种心灵鸡汤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掌握了许多心理健康知识,但由于人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因而不同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要不断调整。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要有心理知识的传授,还要有心理活动的体验以及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针对具体内容采用理论及体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避免理论灌输和过多知识传授。这也正是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思想观点,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只有通过参与、自我建构和实践体验才能形成内在的知识体系。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情境性及参与性,以及对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的独特解读也正好契合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主体性、情境性、活动性、体验性的内在要求。[7]由此可见,建构主义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教”与“育”以及“育”与“学”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它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由分离状态转变为交融互动的共同参与状态,也有助于学生真正将心理健康知识内化为个人内在品质。

二、更新观念,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现在的学生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他们不再是传统接受式的学生,而是有着更多对话权和平等意愿的参与者,甚至是课堂的主导者,他们知识面广,个性十足又较为自我,渴望获得尊重和新知识;而且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都在发生变化,有的已经掌握许多心理健康知识,甚至有的学生比教师知道的还要“前卫”。作为引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工作者必须在思想观念上紧跟时代要求,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的主题内容,以真正服务学生为切入点,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突破口,以共同参与为手段,运用心理学中的有关技术,创设“育”与“学”的情境,提出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调动师生共同参与、体验、感悟与分享,注重教师“育”和学生“学”的投入过程,将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需求及学生改变与成长为主导的互动课堂和服务课堂,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用心投入及内心是否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因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授主体还是学习主体,参与和卷入程度越高,主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改善就越明显,知识和技能也更容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8]这也正是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体验感悟及尝试分享与应对,并在此过程中对已有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进行理解与内化。这种“参与-体验-感悟”式教学也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立身之本,它真正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科学或技能课程的重大区别。石国兴教授曾指出: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才能促进人的认识发生变化,才能引起人的情感、意志及个性发生变化[9];龚放教授也认为:学生只有投入了,经历了,体验了,领悟了,才能有收获[10]。所以,相信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相信他们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提升心理品质,是建构主义学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师生共同的心声。

三、结合实际明确目标,改进教学及考核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在于学生自己建构,课程的教学必须有学生的参与,而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反省及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模拟的社会或情境关系中建构问题解决的策略,注重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注重学生自身的体验、感悟与领会吸收,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及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当前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较多教师依然未能真正执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他们只是为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却无法适应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一再强调,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形成“师-生-课堂”共同体,使师生共同改变与成长,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建构主义也认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必须通过自身建构才能获得,教师无法替代,只能由学生亲身“体验”,并且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和灌输,而是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加工与转换,是运用各种方法促成认知主体发生主动的知识建构[5]161。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不能简单地采用理论灌输,教学考核也不能以考试或考查简单了事,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实训,将心理活动、专项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校园文化宣传等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与班级主题活动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如社区或街道及校园义工活动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感悟分享。同时,针对学生年级阶段特征开设不同的实用课程,侧重解决共性的心理问题,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体悟”的过程性和长期性,建立可持续的教学模式并进行长期渐进式教育,注重学生长期“体验→了解→体验(应用)→领悟(掌握)→内化”的过程,引导学生内在的自我学习、自我体验、自我教育与成长。考核则注重平时活动的参与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呈现,改变结果性考核,建立开放式过程性考核,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性、长期性和潜伏性的影响,考查教师是否设计合适的问题情境和活动,学生是否参与教学活动、是否按照教师的设计主动去探索问题并建构知识,考查课程能否促进学生学有所悟及学有所用,而非学生对知识的短暂记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实际,改进教学及考核模式,让学生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学习与成长,从而提升心理素质[11]。具体教学及考核流程如图1所示。

四、加强交流培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当前,由于学生较多、师资队伍及场馆建设有限等,教师为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多简单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进行知识灌输,并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和自主性。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由教师投入“教”的程度和学生投入“学”的程度共同决定的。建构主义提倡的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和随机进入式教学等方法,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支架式教学启发我们为学生提供有关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教师提供必要的辅助性帮助;抛锚式教学则启发我们实施体验式教学[12],开展互动游戏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和技能,并学会迁移,使知识内化为个人积极心理的组成部分,从而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之中;情境式教学则启发我们尝试结合学生个人经历或假设问题情境或时事热点话题,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及解决问题并实现目标的方法与途径,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启发学生建构知识技能;而随机进入式教学则启发我们运用哲理故事、案例分析及心理学理论等,引导学生改变认知从而调节情绪反应,培养学生认知体悟、换位思考及换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这些教学法都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将课堂上教师的独白教学、灌输转变为师生对话、互动教学,甚至是师生共同教学,将课堂还给师生共享,将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参与体验及感悟式自我建构知识的学习;要求教师投入更多时间设计教学活动、心理案例、情境体验、课后实践活动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调动学生的视、听、思考及参与互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更新和丰富教师的知识体系,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改善心理问题应对策略,只有通过加强教师交流培训才能实现。不同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研讨,既能够有效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也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与此同时,还可以针对部分学生进行专项培训或师生共同参加培训,促进师生有效交流互动及生生交流互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