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袁 雯 雯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无聊是一种个体普遍经历的负性情绪体验,国外调查表明,任何地方都有18%~50%的人感到无聊,51%的12~19岁青少年报告了“很容易无聊”[1]。国内学者杨波等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中存在较高比例的无聊症候群[2],刘勇等认为大学生中无聊群体占有相当的比例,且因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蔓延扩大之势[3]。此外,有研究证实无聊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人际交往、生活满意度等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对手机依赖、辍学等不良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4-6]。无聊现象已成为制约高校优秀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形成远大理想不容忽视的因素[5]。国内对无聊感研究一向零散量少,主要以现状调查和影响研究为主,涉及成因的只有几篇关于大学生特质无聊的研究。鉴于高职生的特殊性且状态无聊感不容忽视,在现有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引发高职生无聊的原因,提出系统可操作的干预机制,对减轻无聊感、促进心理健康水平、增进人才培养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在面对无趣、无目标、无意义时会产生无聊感,高水平的无聊个体会报告更多愤怒、焦虑、抑郁等。[1]黄时华于2010年编制了国内首个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无聊测量工具,将无聊定义为个体面对贫乏的外部和内部刺激时,无法体验充分的需求满足,从而产生的冷漠、孤独、抑郁、无助等不愉快的复合情绪状态。[1]Belton等人将无聊分为情境无聊和倾向无聊的观点得到普遍认可与证实,前者指在特定时刻、情景中的相对短暂的无聊,主要与特定的外部环境有关;后者指无聊心境,即在任何场合均可能体验到的无聊,主要与某些特定能力、内在动机、人格、价值观等有关。[1,7]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招生源录取通常在最后一批,生源结构相对复杂,高职生因此表现出许多不同于本科生的特点。例如,相比本科生,高职生文化基础较薄弱、思想虽活跃但责任感和自控能力较差、理论思维和学习能力不足、更加自卑、网络依赖更加严重、遇到困难更容易放弃、抗挫能力差等[8]。相关研究显示高职生的无聊感表现不同于本科生,这应与高职生独特的心理特点、教育经历、家庭等方面因素有密切关系[9]。据相关文献及笔者工作经验,无聊与大学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成绩下降、挂科、旷课、退学、嗜睡、网络成瘾甚至是轻生念头等有密切关系[5-6]。笔者认同某些研究者的观点,高职生中既有诸如对特定课程、特定活动体验到的状态无聊,又有倾向于在任何环境都体验到的倾向无聊。[5]
个体即使从事工作并非单调,若认知技能不足、内在动机缺失等依然会对工作失去兴趣,陷入无聊中;反之,如果个体情绪调节、自我管理或者创造性、内在动机等个体因素较好则较少陷入无聊中。[1]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已趋同认为无聊的产生并不单由环境或者个体内部原因引起,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外界环境通过人的主观认知和经验对个体造成影响。[10]高职生无聊感的形成原因既有自我内部原因,也有社会、教育、家庭等外因。
1.社会因素。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无聊体验的核心要素是缺乏目标或者意义,内在动机或生命意义的缺乏会导致倾向无聊。[1]意义疗法创始人Frankl提出人类具有追寻意义的动机并不断去追寻其生命的意义或目标,如果人们不能感到值得为之而活的意义或者目标,就会陷入空虚、无聊、抑郁,甚至自杀。[11]挫败感、缺乏挑战或者挑战不足而引起意义感缺乏,成为导致无聊感的前期诱因。[12]我国学者宋皓杰、彭维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生活目标、生命意义感对倾向无聊感有显著预测作用[13-14]。
(1)社会压力导致高职生浮躁、挫败、抑郁、生命意义感低下。紧张激烈的社会竞争、明显不均的利益分配和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的压力愈来愈大,形成许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在这些心理影响下,人们更易频繁地体验到挫败感和抑郁心理,意义感也随之降低,高职生也不例外。除此之外,研究表明,高职生因经历了学习上的挫败感,致使生命意义感低下[15-16]。我国心理学家俞国良指出,要减少现代社会急功近利导致的缺乏耐心、浮躁、无聊感,需要人们主动转变太过追求物质欲望的态度[17]。
(2)不良价值观的冲击导致高职生缺乏稳定积极的学习目标和动机。合理的人生规划和目标能促进生命意义的产生和加深生命意义感。高职生正值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当前社会许多不良风气或观念,如腐败风气、不公平竞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知识无用思潮等冲击着校园,导致高职生对学习价值产生消极认知,面对诱惑“找不着北”,挫败、浮躁、缺乏学习目标、人云亦云在所难免,引发无聊感。
(3)社会期望与偏见导致高职生自卑及学习内在动力不足。高职生的学习成绩与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期望有较大差距,社会对高职生的评价不免有晕轮效应的存在,对高职生评价易有全盘否定的倾向性,部分高职学生因此感到自卑、自暴自弃、挫败、缺乏意义感。多项针对我国高职生生命意义感的研究显示,高职生的生命意义感普遍低下,这与高职生因学业成绩低下而受到忽视、面临更多来自外界的压力有关[15-16]。部分高职生虽没有气馁,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其他需要已经满足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渴求认可和尊重,因此他们努力在学业外的其他领域开花结果,如退学就业、兼职创业、恋爱等,对学习价值的认识逐渐肤浅和怀疑,学习内在动力不足而产生无聊感。
(4)互联网低俗产品与环境提供了滋生和培育无聊感的土壤。陈申宝等人对宁波5所高职院校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职生每天上网时间1小时比例高达87%,每天上网4小时以内高达65%,甚至有高职生业余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18]。现有研究显示高职生上网时间长、网络成瘾倾向较严重,网络成瘾与学习成绩显著负相关。高职生上网的目的以打发无聊时间、玩游戏和娱乐居多,用于学习的比率偏少,究其原因,一方面与高职生追求个性、自控能力差和自尊水平低下有关,另一方面和网络诱惑多有关。[19]随着互联网在高职生中的高度渗透,许多缺乏内涵的低俗产品,如网络游戏、动漫产品、低俗的应用软件等正好迎合了高职生的心理需要。虽然这些产品能使压力和无聊得到暂时的缓解,但是过度、持久低俗产品的追求和依赖不仅阻扰人生目标的建立和实现,更使人意志消沉,遭受更多挫败,体验到的只是刺激过后的无聊感。[1,12]
2.学校因素。学校是高职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学校教育对学生影响久远而深刻。不良的学校教育一方面会对人格、内在动机等产生消极影响,引发倾向无聊的产生;另一方面特定教育的情境也可引发状态无聊。
(1)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应试目标压抑着高职生的内在动机。在中高考指挥棒下,提高录取升学率仍然是很多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学习表现欠佳的高职生,在以往学习经历中兴趣不足,动力主要来自外部压力、动机的支撑,从自身兴趣出发的目标与需求较大程度受到阻碍。[20]此外,中小学教育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缺位也是重要原因。据麦可思调查及有关研究显示,由于我国高职教育长期的弱势地位,高职生低志愿报考率问题突出,意愿考生只占5%左右,大部分学生志愿填报随意,一般都是能上哪所上哪所[21]。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别是针对低分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位,导致许多高职生根本不会认真去思考应该选择什么专业、上什么样的大学等。低志愿填报率导致专业承诺极低(不认同、不喜欢、不愿意付出努力)[21-22],产生学习无聊感在所难免。
(2)中小学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衔接不力造成高职生能力不足。由于特殊的受教育经历、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对于本科生,高职生是自我管理能力相对缺乏、学习规范性和纪律意识等相对薄弱的群体。[23]在中小学应试目标弱化了学生自主性教育的情况下,多数高职生进入高职后进行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显得尤为不足。中小学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脱节导致高职生对自身管理意愿和能力都不足、大学氛围相对轻松、自由时间相对充裕形势下,容易体验到漫无目的、蹉跎岁月的无聊感。
(3)高职院校自身面临的挑战与不足提供了引发无聊情境。以往研究已经识别出许多导致无聊的教学情境,如学习任务没有意义,学习活动抽象、重复、没有兴奋点、任务难度过小或过大等等[12]。近些年,高职内涵式发展教育改革虽已取得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某些重点环节改革的不彻底性,如有的教师素质和魅力不足、教学方式和手段传统单一、课堂纪律松散,专业教材重理论轻实用和操作性,课程内容设置求广求阔、不以够学够用为目的,课程设置疏密随意,有的学期课程超载严重,而有的学期闲暇时间过多;轻视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校园精神文化单调贫乏、活动质量不高、实训内容与专业脱节、实训管理松散等等[24]。面对如此教育环境和设置,高职生难免体验到不同程度的无聊感。
3.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化和习得观念的最初和最关键场所,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氛围、教育内容对高职生人格和生命意义感产生消极影响,为无聊感产生埋下种子。一是专制型教养方式。中国传统父权制文化依然存在,使得家庭教育带有专制性,孩子通常按照家长想法考大学,连选专业都是父母搞定。而进入大学后,父母几乎开始相反地做起了“甩手掌柜”。专制型家庭还削弱了子女的生命意义感。周娟通过研究发现,高职生生命意义感与家长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有显著的负相关,与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15]。二是家庭氛围和家庭结构。国内研究者李旭、卢勤、郭长伟等探讨家庭因素对生命意义的影响时,认为与父母共同生活、家庭气氛和谐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较高,而留守、单亲及气氛欠和谐家庭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不容乐观。因为生活在和谐家庭中的大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能从父母的温情中获得支持和鼓励,学会积极的应对策略,建立稳定的生命意义;反之则容易在压力出现时选择放弃,产生无助感和缺乏生命意义感[25-26]。三是追求知识第一的家庭要求。传统文化影响和应试背景下,现代父母仍希冀孩子“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将教育目标主要定位在智力目标上,忽视情绪调节、自主自立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4.个体自身因素。一是自我中心的人格特征。当前的高职生大多在家庭宠爱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自我中心是无聊产生的人格成因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1,12]。这可能与自我中心思维者易产生抱怨、负相言语、缺乏兴趣及常以是否符合自己意愿作为评判事物的单一标准有关。[27]二是自我同一性扩散。据Erikson人格发展理论,自我同一性确立与扩散是人格发展必经阶段之一,高职生正处于该阶段。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积极同一性的确立能增强自信、给人以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体验到人生的意义。然而,高职生在自我同一性确立中面临许多困难,出现同一性扩散。如他们对高职教育及校园认同感低下,过去的经历使得他们自信心不足,缺乏处理矛盾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价值判断混乱,面对未来不知何去何从。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高职生以自我同一性扩散占最多比例[28]。三是高职大学生自身责任感与能力的欠缺。国内外研究表明个体能力对无聊感能产生调节作用[1,12]。在时间管理、自律、情绪管理能力上不足的高职生,在宽松的大学校园里难免会因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而感到无聊。四是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如抑郁症特别是严重的抑郁症,通常伴随一定强度的无聊感[1,12],根据学生抑郁程度,可以推测无聊的程度。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强化家校合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以健康和谐家庭环境影响学生。预防干预要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互联网新媒体应用快速推进、个人成长历程、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深刻影响,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做好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构建校内各部门统筹协调的机制,研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规划和相关制度等。因此,高职院校应考虑以上因素对学生无聊的影响,建立以常态化预防及后期跟踪、动态性预警、专业性干预为内容维度,以家长、学校、自身为参与维度的多方联动的无聊感干预体系。[29]
1.常态化预防体系。常态化预防是整个干预系统的根本和保证,是最重要的环节,需要辅导员、任课教师、心理健康中心、团委、教务处、后勤处等共同参与,课堂内外相结合,教学管理相统一,以多途径、多样化的手段推进。
一是开展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校园内弘扬社会正气。开展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领大学生形成正面、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消除不正之风对校园的侵蚀,鼓励他们坚定正确积极的人生目标,改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如借助正面榜样作用,大力宣扬大学生励志事迹,采用信息化手段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以身作则,整顿学生会、团支部、社团等校园学生组织的内部风气,消灭内部不正和腐朽之风。优先选举和打造一支正面、积极的学生干部队伍,带动班级形成一股正气之风等。
二是加强形象宣传及人格优化教育,提升高职生认同感及促进良好人格的形成。对外加大形象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赞誉度,消除外界对高职生的偏见,提升高职院校志愿报考率和高职生认同感。对内开展人格优化教育,改善高职生自我中心、自卑及不负责任的个性特点,形成有责任感、积极同一性的人格。如利用新媒体加快加大对高职院校的价值传播,积攒赞誉度。以宿舍人际矛盾为切入点,进行团体或个体辅导,改善学生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包容和共处,学会对自己及他人负责,提升责任感。开展自信心训练和自我意识辅导等,协助他们尽快确立积极同一性,增强生命意义感。
三是合理规划专题性教育,提高预防无聊的相应能力。高职生面临新的环境如能尽快熟悉,迎难而上,锻塑出学习、自立、管理、规划等能力便能较好预防无聊感的产生。学校应在大一初期重点组织开展环境适应教育、专业教育、学习和生活指导教育、励志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目的在于对学生提供指导和协助,厘清高职教育的特点,认识自身特点,协助他们在头脑中初步构建高职生活的蓝图,建立信心和提高自我管理与规划能力。开展分类分层研究,针对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类型高职生在课堂、实践、课外、宿舍等不同领域、场合感到无聊的程度,按需进行专题性教育,如心理中心在闲暇时间多开展时间管理能力讲座等。
四是开展以自我发展为理念,分阶段、全程式、具专业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国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大多脱离专业的框架且基本以促进就业为理念,精细化和持续性功能不强。[30]美、英等国家则以自我发展促进职业发展为理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美国是最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国家,它以发展观贯穿于整个过程,以自我认识、自我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能够自己作决策,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开发,使得学生适应不断出现的挑战,具备对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31]英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受到当今国际职业教育界的推崇,它以发展观为指导,强调普遍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未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如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规划能力、控制和评价能力等。[31]除此之外,为实现精细化,美国生涯规划教育紧密结合专业特色,设计不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英国则实行工读交替的职业教育方式。[30-31]这类以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关键能力、自觉性为核心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恰恰是从根本内因上预防无聊产生的得当举措。因此,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自我发展贯穿全程中,进行分阶段、全程式有专业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特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符合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在院系层面设置机构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职业规划的一般概念和步骤教育,促进其进行自我探索和准确的自我认知,认知所学专业,明确学习目的,完成初步的职业探索和目标;邀请毕业校友或者行业专家等举办专题座谈会,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促使他们自觉规划生活,提升自我管理、设计、规划等能力。大二进一步确定未来职业目标,进行有关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素养提升的职业规划教育,指导学生如何获得未来职业储备知识和素质。大三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训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等。
五是增强课外活动质量,促进学生过度网络娱乐方式发生转移。课外活动质量的提升可以一定程度促使学生休闲方式从过度的网络低俗产品满足如网络游戏中发生转移。开展学生需求调查,按需开设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研究表明,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课外活动有利于预防无聊感,体验意义感,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励志教育、社团活动等能有效预防和应对无聊[32-33]。
六是继续深化改革及注重形成家校合力,改善无聊情境,提升学生兴趣和责任心。教学方面,教师要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采取信息化、多样化教学手段、减少理论教学模块、参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调整作业难度以提升学生动机水平,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等。实训方面,强调实训项目与职业目标相关程度高、实习实训难度符合学生预期等。管理方面,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后勤管理部门等相配合,对学生课堂手机使用及宿舍网络游戏进行适时适当限制,以免过度的网络依赖加强无聊感。在低志愿填报率的现状下,教务处应在课程日程安排上疏密均匀,设置管理办法允许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调整学习等。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开展家校交流,对不合理的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知识第一性的期待提出纠正建议,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自立能力等。
2.动态性预警体系。针对无聊的预警体系要及时做好征兆发现和分类处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四级网络工作队伍的作用。
一是开展建档工作。心理中心采用大学生无聊量表、生命意义量表以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等筛查出不同程度的阳性个体,结合既往史、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等,对阳性个体进行约谈,根据约谈结果建立动态预警库名单。辅导员、班导师等开展日常谈心、走访学生宿舍进行行为观察并记录。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关注学生的日常动态,对学习成绩差、挂科较多、活动参与少、网络和手机依赖严重、专制型、溺爱型、留守家庭、单亲家庭、缺乏和谐氛围家庭等大学生重点留心,根据行为记录结果和谈心,建立动态预警库名单。
二是落实全员参与高职生无聊征兆发现和管理制度。高校各部门均有服务学生的功能和义务,目前许多高校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已经建立了全员参与心育的总体制度或框架,但是缺乏具体行动指南或细则,在实际工作中,行政部门工作无从下手,因此,应加强教师心育培训工作,建立相关考评制度,强调责任落实。教务处、学生处、后勤管理处、团委、辅导员、任课教师、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委员等要将日常教育服务中掌握的学生无聊状况及时通知到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任课教师,由他们尽快了解情况,分类处理与报告。
三是建立分级预警对象库。按照级别由高到低,建立A、B、C级无聊预警库。二级学院心理机构将学生的情况填入《学生无聊感预警登记表》中,定期向校心理咨询中心报告,让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分析后确定等级。在严格保密及保密例外原则下,畅通汇报通道,对于A级预警对象,要尽早通知到家长、保卫处等,有必要时应报告分管校领导;对于B、C级预警对象,要报告给任课教师、职业指导教师、心理咨询中心、家长等。无聊征兆及分级预警可参照表1。
3.干预体系。主要包括:一是专业心理干预。心理咨询教师对预警对象进行专业诊断,超出心理咨询范畴的及时转诊治疗。对心理咨询范围内的,利用冥想技术、认知疗法、意义疗法等进行干预,开展团体和个体心理辅导,如自信心、同一性建设、生命意义、时间管理、情绪调节团体辅导等。二是情境干预。将学生反映的无聊情境反馈给心理中心、教务处、后勤管理处、学工处、团委等有关部门,责任部门及时牵头整改。如教务处要求任课教师更新教学手段、调整任务设置难度等,团委提升活动质量、建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等。对必要环节的改进,利于无聊感的阻抗,可达到间接干预目的。
4.后期跟踪体系。后期跟踪系统包括建立社会支持和反馈系统,家长、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提供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学生恢复自信,重构充满生命意义的生活。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日常交流建立信任和友谊,关注他们动态,及时反馈干预效果。相关部门或教师根据反馈情况,对以往心理和情境干预效果进行改进。
总之,无聊感相比其他情绪虽不起眼,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不可忽视。无聊的成因复杂,干预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高校工作者提高重视度,健全相关制度,全员参与形成合力,以帮助高职生有效预防和减轻无聊感,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