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 红 霞
(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网络强国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把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推向前进”[1],这标志着党对舆情引导与舆情安全的高度重视。高校舆情是社会舆情的映射,是大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总和,高校舆情引导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保障高校舆情安全既是高等教育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2]当前,高校舆情事件日益增多,如学术腐败、校园暴力、大学生自杀、师生关系畸形……类似事件不仅将相关教师、学生、高校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对高校舆情引导路径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网络强国时代,如何对高校舆情准确把握、科学分析和有效引导,既是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需要。
加强高校舆情引导,前提是正确认识高校舆情特征,科学把握高校舆情传播规律。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以便捷、即时、多元为特征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倡导自我赋权与社会交往的需求,网络世界日益成为大学生表达和传播舆情的场域,高校舆情引导面临着与传统舆情管理不同的新挑战。我们将从高校舆情引导的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即:手段——自由表达的新媒体,主体——有共同利益诉求的大学生,客体——多元且集中的公共事件。
1.新媒体时代——舆情产生快、扩散广。当前,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的媒介使用搭建了复杂的传播环境,舆情的生成及演化模式在持续发生嬗变”[3],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新媒体的发展愈发多元化,从微博、微信、QQ到APP、运营号、直播平台,大学生获取信息资讯的媒介不断延伸,相比传统舆情传播速度与传播次数的有限性,网络为舆情无限次、低成本传播提供了更大可能。互联网的隐匿性、交互性也使得大学生不再需要通过传统媒体就能够轻松变身舆情的“发言人”。当他们对某个特定的问题形成共鸣或引发争议时,会依照个人偏好,以发帖、跟帖、转帖、私信、留言等方式,参与网络监督、网络信访、网络决策等活动,这一类似“核裂变”的传播方式使舆情的扩散性更加彰显。
高校舆情是大学生需求的排气阀,是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产生快、扩散广的舆情承载了大学生对某一信息或社会事件的观点,为他们内隐情绪的表达提供了支撑,有助于高校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意愿,增强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同时,这对舆情的真实性也提出了考验,一旦误将一个虚假、负面的舆情扩散出去,往往会引起不同领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将会加剧舆情本身的破坏性和舆情管理的紧迫性。
2.大学生麦克风时代——群体极化效应明显。一方面,大学生是高校舆情的主体,与互联网有着极强的粘连性,他们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富有激情,对新信息的接收能力较强,喜欢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对某些话题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情绪、观点等形成一定规模,就有可能形成舆情热点。另一方面,他们年轻气盛,容易冲动,自控力较弱,对舆情的认知也有一定的偏差。当舆情出现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迅速通过网络交流互动,自发形成一个个交流圈,不断强化某种倾向性观点和主张,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掺杂他们的情感、意志等主观性因素,形成群体极化效应。
群体极化效应虽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公共精神,但也会成为高校舆情的“加热器”,迅速改变大学生对舆情的认识和定位。“网络中的一个小小的事件,在各种网络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往往就可能产生反应巨大的‘蝴蝶效应’”[4],特别是涉及某些公共敏感话题时,群体极化效应已经不允许大学生有过多的时间去全面、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他们会“志同道合”地形成一致立场,群体要求信息公开、权利平等、待遇公正,甚至会采取集体静坐、集体罢课、校园游行等极端行为,从而对高校舆情引导带来一定难度。
3.碎片化时代——舆情多元解构。高校舆情的客体是大学生关注的公共议题,这些公共议题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多元化解构,主要表现在议题来源、内容及意义三个方面。一是议题来源多元化。舆情的议题可分为两类:校内议题,指高校内部学生关注的话题;公共议题,指社会公众普遍谈论的话题。不论是校内议题还是公共议题,一旦进入大学生谈论、交流的视野,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5],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情热点。二是内容多元化。与传统媒体对信息梳理完整的系统表达不同,自媒体平台中涉及的热点问题包罗万象,主题宽泛,舆情内容鱼龙混杂,既有正能量的社会新闻事件,也混杂了各种“经验”之谈、伪科学、偏见以及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杂烩”,加剧了议题内容多元解构的可能性。三是观点多元化。高校舆情一方面汇聚了许多有益于大学生发展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巨大意见市场的集中地,观点纷纭,良莠不齐,大量不稳定因素、社会思潮、师生舆论动向等都会在高校舆情上首先反映、扩散开来,甚至会出现片面解读、恶意灌水、集体抗议、散布谣言、攻击诽谤等过激行为,需要针对性的规范引导。
原则是行动的先导,明确符合新时代精神的舆情引导原则,是高校进行现代化教育管理、有效提高管理能力的基础。正确理解和强化舆情引导原则,是将新时代全面建设和谐校园部署变为实际行动的指南针。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高校舆情引导的效果如何,不是依据高校管理者的定位,而主要看是否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培养正确舆论导向的科学工具,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认知舆情的能力水平。在高校舆情引导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还原真相,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舆情,最大程度地还原舆情本身;第二层面是超越真相,即从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入手,深挖舆情真相背后的本质,提高大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做到不只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任何舆论的产生都来源于实践,实践也是检验舆论真假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公信力。面对舆情,大学生第一时间应该做的,不是积极参与评论和推动信息的扩散,而是站在理性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舆情,对这些信息背后的来源加以认定,辨别它们是否来自受信任的渠道,是否涉及虚假宣传,是否评价不当抑或是报道失实等,然后再合理地予以利用并做出恰当评价。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碎片化信息造成的“二次伤害”,新的舆情“变异”现象也就不会出现。
2.坚持时代性与规律性相统一。时代性是指高校舆情的引导,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同步;规律性是指要遵从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生思想认识的规律。立足时代性,可以推动舆情引导工作与时俱进;把握规律性,能够提升舆情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当前高校舆情引导的新的历史方位。抓住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对高校内部治理体系进行现代化重构,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面。***在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中,强调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6]。新时代高校舆情引导工作对象的思想认知、行为方式与信息接收习惯和过去有很大不同,面对舆情发展,高校需要时刻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掌握师生的认知规律,更加关注舆情发展中的人文关怀,更加关注对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满足,更加关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亮剑、敢于发声,推动大学生形成合法、合理、合情的网络文化素养,提高文化自觉能力。[7]
3.坚持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高校舆情引导的规范性原则包括制度规范与程序规范。制度规范是文本保障,主要指舆情引导机制中各项制度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等需要规范。程序规范是现实保障,不但要求学校党委在舆情引导体系中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而且还要求理顺职责分工关系,对舆情引导的行政权力、宣传权力、调查权力、公关权力的边界及运行规则进一步规范,确保各种权力的操作性与约束性。遵循规范性原则,有利于打破部门层级间的 “信息孤岛”,防止互相推诿,保障各层面舆情引导权力的规范行使。灵活性原则是指“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8]。管理者本位理念下高校舆情引导重视行政强制力,轻视舆情发展态势的多变性和大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体需要,较难处理好硬性化制度与多样化现实的矛盾、层级式管理的相对滞后性与资讯快速传播的矛盾、监管不健全与善后处理及时化的矛盾等。高校舆情的发展态势并不是直线上升或下降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波浪式的发展趋势,既没有固定的波峰,也没有固定的波谷,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在舆情态势发酵的过程中,相比传统的“命令-服从”“违规-制裁”模式,大学生更倾向于学校及时、负责的回应,相比生硬僵化的“新闻稿”模式,他们更喜欢简洁化、符号化、新奇化的网络语言,这都需要舆情引导在贴近学生群体特点的时代语境下开展工作,注重引导方法的灵活性。
高校舆情的引导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包括在舆情形成早期进行预防性分析、在舆情发展过程中进行甄别与控制、在舆情消解之后进行反思与总结等。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的“集中统一、自上而下”[9]的高校舆情引导体系表现出日益明显的失灵窘境,僵化的引导结构、滞后的引导手段、功利化的引导目标都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时代背离。新时代网络强国战略下,构建科学的高校舆情引导体系势在必行。
1.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公布真相。舆情监测是高校舆情引导首先要面对的课题。完善合理的舆情监测系统能够通过阅读量、转发量、评论量等,自动识别校园网内的新闻及论坛、微博中的特定议题,尽早发现舆情事件,阻止不良舆情信息的发酵,降低负面舆情的影响力,避免演变成网络舆情风暴,减少舆情危机。高校舆情监测系统需要民主型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包括民主决策平台、意见收集处理平台和互动交流平台等,它们对舆情的甄别、质疑、批判是否合理、到位,决定了大学生“信息食谱”的质量。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与高校管理者处于同一信息水平线上,寻得事实真相是大学生对舆情的首要需求,因此,高校应改变传统的对真相捂着、掖着、藏着的态度,激活政务信息、服务供给,第一时间主动公布事实真相,提升信息共享,强化信息治理,以满足大学生对真相信息的渴求。在后真相时代的传播环境里,舆情不透明、不公开,人们就极易认定其中“有猫腻”,导致人们不明真相,谣言也便有了滋长的空间。按照信息透明公开原则,高校可设新闻发言人,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制度,让“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公开”。通过新闻发言人,实事求是地把真相和事实及时告诉师生,发布辟谣信息,把公众关心的相关动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通过多媒介及时、快捷地告知公众,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工作的透明度,更有利于突发舆情的解决和化解,从而有效地稳定局面,安定人心。
2.构建突发舆情应对机制,提高应急能力。突发事件是网络舆情的兴奋点。高校突发舆情的来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舆情引起的,如暴力冲突、司法不公等;一类是学校内部发生的,既包括校园安全类的,如突发火灾、教学事故、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也包括教育管理类的,如学术造假、师德败坏、学生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校园腐败等,还有涉及高校体制机制类的,如管理制度、入学招生、考试规范、收费标准等。这些舆情都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与偶然性,发展态势迅猛且无明显预警,如果引导不利,极易对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学校的形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形成突发舆情应对机制是高校防患于未然的必要选择。首先,要抢时间,争效率。高校对突发舆情的反应速度,决定了其在危机处理中的主动权。舆情处置有“黄金4小时”之说,即在舆情发生后的4小时内,需要高校及时捕捉舆情信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启动舆情应急工作程序,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和决策,从而防止舆情的迅速扩散,否则舆情变异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大学生往往就会默认这是既定事实。其次,及时组织舆论引导队伍。高校宣传部门在舆情引导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正面报道有利于引导师生理解、同情学校遭遇的危机状况。高校媒体部门要密切关注师生对突发事件的认识看法、观点倾向、反应强度等,充分利用舆论领袖与草根领袖的引领效应,根据舆情演化路径找准节点、说明事实、遏制谣言,压缩负面舆情发酵的空间和时间,推动舆论朝着有利方向发展。尤其要准确定位舆论传播中的关注点、转折点和峰值点,向大学生传播更多理性的声音。最后,及时反馈,严肃问责。校方是否合理表态影响着舆情的发展态势,如果校方一直沉默不语,就会出现其他机构或个人代替发声,舆情事件就开始发酵。舆情反馈还需要注意反馈的内容是否满足核心利益诉求,信息发布方式是否多渠道、易传播,是否使用新媒体工具,官方表态是否真诚有力等。此外,高校在处置突发舆情时,对于责任人,特别是造成事态恶化的直接责任主体,必须予以责任追究,传统的回避、删帖、冷处理等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事态扩大。
3.线上线下混合,开展多元共治。高校舆情虽然离不开互联网,但并不是纯粹的虚拟世界,而是对现实矛盾的反映。新时代大学生更加关注舆情的真实性、及时性、发展性、治理性,更加关注高等教育对其自身发展的满足,单一的线上或者线下方式已经无法完成舆情引导工作,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8],才能使得舆情一方面能够借助网络传播的功能继续发展,一方面又让舆情走出虚拟空间,形成虚拟与现实、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的结合。
线上引导是大学生民主参与舆论的重要渠道。高校线上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基础已经基本实现,接下来需要做的是转变建设的方向,将重点从线上信息化管理向信息化服务转变,主动把控舆情话题,避免噪音杂音干扰;线下则通过新闻发布会、专家解读、校园座谈等方式,引导舆论走向。线上平台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精准划分不同舆情群体,提高引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即时性。如设立公众号,学生可以借助公众号平台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汇总,按照不同类型分门别类,将学生召集起来之后,通过线下研讨的形式进行解疑释惑。将校园网BBS 或贴吧的信息进行统计,对大学生关注较多的教学、科研、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学科发展、各类收费、招生、考试、奖惩、福利、餐饮、师德建设等问题,进行及时的线下回应。线下回应的方式多为成文的通知、公告,这一般都是高校经过民主程序研讨后形成的意见或态度,往往比较客观和理性,学生的信任度较高。这样,舆情引导工作就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面对面的解疑释惑更能增强舆情分析的深度与教育效果。
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引导,需要充分协调各方力量,构建党委领导下多元共治的舆情引导合力,是包括学校领导、党办、校办、宣传部、学工部、网络中心、保卫处、辅导员、一线教师等及时沟通互动、协同治理的建设性合作。党办和校办主要负责学校重大事件统筹规划及舆情协调处理,宣传部负责日常舆情监控、管理及研判工作,网络中心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及网络地址查实工作,学工部负责与学生相关的舆情查实工作,保卫部配合做好重大舆情校园安全稳定处理,辅导员与一线教师负责整合议题,疏导舆情。多元共治将行政、教务、思想政治教育等功能进行整合,能够有效预防各自为政、沟通不畅、危机应对不力等问题。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10]当前,努力向网络强国发展的中国,正在通过网络信息服务和网络文化的全面繁荣,实现全方位的历史性跨越,高校舆情引导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高校舆情正在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构筑的公共话语平台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声音,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对待各种高校舆情,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遵循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开展合理、有效、有力的引导,为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强国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