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徐晓波,于海琴
(1.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2.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热度逐年上升,教师角色转换、教学方法改革、新型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等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混合式学习方式[1]、微信辅助教学[2]等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更是互联网教学实践的有力例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在教育、文化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可能会引发未来教育的重大变革甚至重塑整个教育[3]。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专业团队于2016年4月推出课堂教学的互动工具——微助教。官网显示,自上线以来,已有150万余师生在微助教平台共建了5万余门课程,共享了4 000余万次课堂教学互动。可以说,微助教是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产物,它为高校教师应用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有效的连接平台。高校互联网接入率、多媒体教室普及率,特别是移动4G网络和无线网覆盖率的大幅度上升,更是为应用移动互联网提供了保障。本研究以微助教为教学平台,在课上和课下进行线上教学,我们将这种教学方法称之为移动互联网教学,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其应用效果,以祈为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教学提供启示和借鉴。
移动互联网课堂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的全程,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无缝实时连接,从而使课堂教学具有了活力。这主要体现在:(1)教师教学上,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资源覆盖可谓超越了时空,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内容可视性强,如签到结果、题目的答案分布、课堂发言均可在投影上显示;课堂互动形式多元化,主要有实时签到、在线讨论、随堂随机答题;教师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实时和方便地知晓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进行精准学情分析与学业评价。(2)学生学习上,大学生不再只能在课堂上学习,也可在课堂、宿舍、图书馆等有网络的地方随时自主学习,课上和课下均可线上讨论与答题,且结果实时反馈和永久保留,既便于学生知晓学习情况,更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分析与研究。传统讲授式课堂与移动互联网课堂的具体差异详见表1。总的来看,移动互联网教学有助于弥补传统讲授式教学存在的内容呈现单一、课堂互动少、课程反馈延迟等不足,但其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如何,目前还缺少相关研究证据。因此,本文运用微助教平台,选取3个本科专业课堂进行教学创新,并对其效果进行检验。
表1 移动互联网课堂与传统讲授式课堂的特征比较
1.研究对象。2017年笔者运用微助教在3门本科课程(2门是专业必修课,均为40学时;1门是跨专业辅修课,30学时;每次课均为2学时)的课堂上应用了移动互联网,修业学生共183名。
2.教学实施过程。(1)完成教学准备。教师开课前关注微助教公众号,申请专属课程编号,上述3门课程(C1、C2、C3)的课程编号分别为B270、Q239、Q240。使用时,师生通过电脑端或微信端进行相应操作,并组建了线上教学资源库。①上传教学资料,如课件、教学大纲、课程学习手册,以及重要期刊论文、研究报告等材料,供教师上课使用,及学生课前、课上、课后自主使用。②按章节组建课程题库,含填空题、单/多选题、是非题、简答题、论述题,支持图片、图表、链接等。③创设线上讨论专题,教师课前或课中创建讨论题目,主要有以学科知识为内容的专业型讨论,也有以学生对生活、社会热点、研究观点等内容的非专业型讨论。最后,开课前,请学生根据课程编号或扫描二维码,加入课程。
(2)实施线上教学。笔者基于微助教平台,于2017年在3个课堂上运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课堂教学,具体实施情况见表2。
表2 移动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进行了如下线上教学操作:①课前线上签到。不占用课堂时间,3门课均采用课前GPRS定位签到,签到限时2分钟,主要有正常、请假、迟到、旷课4种状态,对于因网络不通、没带手机等漏签的学生,教师手动修改签到状态。实施时,随机或不定时线上签到,更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督促学生到课的作用,同时配合不定期口头点名、课堂口头提问来检查学生到课情况,以避免线上签到作弊。
②课堂线上答题。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后,或课前10分钟,开启一个或多个题目,对一个或多个学生进行线上考察,此环节可采取抢答形式,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题目分析,可当场与做错学生交流其错误原因。另外,在一节或一章内容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在课上或课下集中线上答题,进行复习和自主测试。这种课堂线上答题方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听课的主动性,使更多学生投入课堂学习,特别是之后的作答分析,既是一种课堂互动交流,也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③课堂线上讨论。教师自主创建题目开展实时线上讨论,学生的发言以弹幕或词云实时出现在屏幕上,图1显示了3次线上发言的词云图(从左至右分别为C1、C2、C3)。从词云图可直观看出学生的发言内容丰富多彩,且师生根据线上观点进行现场点评与总结,可以说,线上讨论的方便、可视、实时、隐匿,创造了一种轻松、快乐、自由的课堂气氛,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讨论,特别是匿名讨论大大激发了不善表达、有自卑感的学生参与其中。
④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自测。教师除了让大学生看教材、教学PPT,还让学生开课前线上阅读课程学习指导手册,自主预习教师上传的重要期刊论文等拓展资料。另外,教师课堂上开启题目,进行随堂测试,定期定时(如期末考试前)开放题目让学生课后自主复习和自测。
⑤课堂信息的线上反馈与评估。通过微助教这一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师快速获得更多课堂信息,并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具体做法:第一,收集线上信息,获得课堂反馈。主要包含:线上签到情况,考察学生到课率;教学资料的查阅名单、题目的作答名单、参与课堂讨论情况,考察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二,进行学情分析。根据题目的答对率、答案分布,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通过与作答较少或错误率较多学生的交流,了解其错误原因;分析线上讨论内容,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进一步把握学生的知识面、思维特征、情感状态,以及学习与成长中存在的问题。第三,课程结束后,师生互评。教师让学生对教学进行线上评价,一种是给出题目的结构性评价,如问卷调查;另一种是开放式评价,即课程结束后请学生对一些开放性题目进行回答,如“本学习利用微助教上课,你觉得它对课堂教学的改变有哪些?”
(3)教学效果调研。调查前,研究者设计了“移动互联网使用对大学课堂教学影响”的调查问卷,用于调查大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共7题,如“课堂上,线上互动提高了我上课的积极性”“课堂上,参与有关话题的讨论对我学习很有帮助”)与课堂体验(共7题,如“在课堂上,我感觉到快乐”“在课堂上,我感觉到压抑”)。参与调查的学生为所有修业者183人。
(4)数据统计分析。课堂线上签到、线上讨论及答题人数等由微助教提供并运用Excel统计整理,教学效果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课程期末成绩比较图由Orgin9.0绘制而成。
1.移动互联网对于教师教学的影响分析。(1)创新教学过程,使课堂氛围更活跃。教师使用移动互联网教学丰富了教学形式,特别是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这可以从大学生对应用移动互联网的课堂评价较高得以证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看,大学生对于使用移动互联网教学必要性评价的平均分为81.9,即大多数学生认同课堂上使用移动互联网;从对教学影响的具体方面看,83.6%认为“线上教学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78.2%认为“线上教学增强了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感到轻松、快乐、自信、自由的学生分别占81.3%、78.9%、79.0%、84.2%,在课堂上感到紧张、压抑的学生分别占12.9%、11.7%。为说明不同大学生对课堂效果的评价,研究还分析了学业绩点不同的大学生的评价情况,通过将被试提供的学业绩点转换为标准分,然后将分数按照27%的原则进行高低分排序,形成高分组和低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发现,相对于低分组,高分组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均分只是略高一点(Mean高分组=55.4,Mean低分组=54.9),二者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换句话说,不论是高分组还是低分组,对应用移动互联网教学的课堂效果评价都较好。
从教师的应用情况看,运用移动互联网最突出的是改进了大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可用资源范围更广、可视性更强,且实现了多元、共享,也更具交互性。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使教学从固定教室拓展到开放性、交互性和存储性很强的线上,这就使教学可用资源的数量和范围远远超出了板书和课件,资源呈现与使用更为便捷和实时,也可共享给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之用。二是创新了课堂互动方式,形成了新型师生互动关系。线上签到、线上答题与线上讨论,营造出了轻松、自由、愉悦的课堂气氛,产生了多主体、多层面的课堂互动。
(2)获得更多的课堂反馈,使课程评价更精细。由表2可知,利用微助教平台可以帮助教师提供学生课上或课下的签到、讨论、答题信息,教师可以导出学生的签到次数、讨论内容、作答人数、正误学生名单及答案分布等信息。这些课堂反馈信息,既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作为强化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依据。另外,教师可以设置师生和生生互评,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信息,学生也能获得教师的评价结果。
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现代教学的有机融合使课堂反馈智能化、课程评价精细化,这突出地体现在:一是线上能提供更多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为课堂评价提供了更丰富的依据。如教师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到课率、对知识的掌握度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查看和分析学生线上讨论与答题情况,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与效果,从而克服过度依赖考试分数、忽视过程评价的问题。二是方便师生、生生互评。教师、学生既可以是评价主体,也可以是评价对象,即教师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的线上反馈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学生也可在线上对教学进行评价,甚至家长都可加入课程了解孩子的课堂表现,这改变了过去重视结果和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评估模式。
2.移动互联网对于大学生学习的影响。(1)改变了大学生学习方式,增强了学习自主性。实施移动互联网的课堂教学结束时,对两门课的学生展开小组访谈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对于本学期上课使用移动互联网教学,我有哪些感受?”通过整理访谈结果发现,移动互联网教学对于大学生学习的影响主要有:一是使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意识加强。线上签到、答题、讨论的使用,使更多学生乐于参与课堂互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逃课、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现象,如有学生说“都不敢翘课了”“对学习自律性的要求更高了”。二是使学生课下深度学习更便捷。线上的题库是教师课堂板书和课件的有力补充,学生课后可以在线上自由自主地进行更加深入的专业学习,如有学生说“课后复习与自测很方便”。三是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课堂不再是某些活跃学生的“独角戏”,那些内向、不善表达、自卑的大学生也可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如“匿名讨论让平时不愿交流的同学参与进来,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
表3 使用与未使用移动互联网教学的课程基本情况
(2)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学业成绩。考虑到C2是由跨专业学生构成,缺少持续教学记录,而C1与C3是本科专业的主修课程,学生固定,能够持续性教学,且两门课程在两个年级的课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框架、教学重点方面基本相同,试题类型、核心考点也基本一致,经统计分析两门课程期末试题的难度差异也不大(见表3),因而,C1与C3的课程期末成绩具有可比性,且通过不同班级在同一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教学情境下(是否应用移动互联网)学生学业成绩的差异。因此,我们研究统计分析了C1和C3两门课分别在两种教学环境下的学生期末考试情况,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使用移动互联网课程的学生平均成绩更高(C1-使用组78.3,C1-未使用组75.9;C3-使用组81.8,C3-未使用组79.7),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不同教学情境(使用与不使用移动互联网教学)中大学生课程成绩有显著差异(t=2.242,P<0.05)。同时,与未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课程相比,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课程期末考试成绩80~89分段的学生人数明显更多,其中,C3高分段人数最多。通过分析C3课堂情境发现,每次使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教学时的课堂气氛特别好,即移动互联网与课堂教学达到了更好融合,可能原因是C3是在C1、C2之后,教师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显著提升。值得深思的是,是否使用移动互联网教学在低分段(69分以下)与高分段(90分以上)上学生人数并无太大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外在教学形式的转变对处于中等学习动机水平的大学生更易产生激发和促进作用,而对乐学者与厌学者作用不明显,乐学者不会因课堂气氛好坏而丧失学习积极性,厌学者也很难因课堂气氛活跃而更加投入学习。
1.移动互联网对大学课堂教学互动的冲击。移动互联网能为大学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可视化强、互动性广的在线教育环境,为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教学条件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创新课堂教学行为创造有利的互动空间。已有研究表明,移动互联网对高等教育参与式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4],微助教可以实现高校大班课堂全员高效互动、实现与传统大班课堂的无缝对接[5]。笔者上述实践探索也证明,移动互联网确实在优化教学资源、创新课堂互动、精确课堂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即时性、可视性、交互性、共享性、超时空性。因此,它可广泛应用于高校的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且相对来说更适用于大班课堂。
这种新型互联网教学冲击了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重构了大学课堂的互动模式,但是使用时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有效利用这种新型的教学平台,开发多种课堂互动方法,处理好人-机、教-机、学-机的融合问题。首先,应创建优质数字化资源,秉承“移动互联网服务于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使线上互动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其次,课堂上应控制好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比例,以线上互动为基础进行相应的线下互动,避免出现课堂娱乐化、人人低头看手机现象,使课堂成为“玩转互联网的课堂秀”。最后,有些大学生会排斥或不能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教师要尊重大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毕竟移动互联网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正如本研究所发现的,移动互联网对学习成绩较高和较低的大学生影响不大。已有研究也表明拔尖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学习方式、对学习环境的评价、对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6],孤独感较强的大学生在网络人际互动和网络自我暴露方面表现相对较差[7]。因此,教师在实施移动互联网教学时要考虑学生差异,给学生以引导和帮助。
2.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改变。移动互联网为大学生课上课下学习提供了一个多元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的学习平台,他们除了能在教室、图书馆学习外,还能在互联网上进行预习、自测与讨论,这为打造“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同时,其创设的轻松愉悦、自由开放、互动互助、共享发展的课堂氛围,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互动,更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有效学习,形成人人皆学、人人乐学的学习状态。
不过,“互联网+教学”的关键不是“网”而是“人”[8],教师的“教”只是手段,而“育”才是根本,育人质量应是衡量移动互联网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将课堂教学与移动互联网科学、合理地对接,除了要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要注重大学生能力与人格方面的培养。为此,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与能力发展需求,考虑学生的专业、学业水平、人格特征,最大程度地提高各类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尤其对乐学者和厌学者应给予差异化的学业要求;要引导大学生有效使用互联网,避免大学生产生网络依赖、假学习等不良现象。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素养的要求更多元,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知识迁移和建构能力、全球胜任力成为科技发展中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素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