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孟 方 圆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
***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当代大学德育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近来发生的香港一些大学生参与暴乱的行径更给予我们警醒。如何避免当前大学德育中的形式化问题?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由西方教会人士创办的金陵女子大学(下文简称“金陵女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案例。校刊,是反映学校生活的刊物,同时也是学生交流思想见解的重要平台。从校刊的作者来源看,主要是金陵女大的教职员、学生或校友,真实性强;从校刊的内容看,有时政、学校记事、校友来信、诗歌、散文、小说等,既可以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又能反映学校和学生生活状况。校刊中记载了金陵女大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成为该研究的重要一手资料。以校刊为中心进行考察,不仅可以充分挖掘校刊的历史价值,还能还原金陵女大德育活动的原貌。
德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法治、道德教育等,狭义的德育教育仅指道德教育。本研究采用的是广义的德育,即“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和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治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1]。本研究以德育内容为划分依据,从国家、社会、集体、个人四个维度,基于金陵女大的教育理念,将德育活动划分为爱国主义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活动。
在金陵女大存续的30多年间,社会动荡,战争频发,1919年的五四运动、20年代的爱国民族主义运动、30年代的抗日战争、4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等都在金陵女大的校园内产生了强烈影响。金陵女大自创校以来就存在着大量的学生组织和社团,学生也被鼓励参与各类集体活动,这些团体活动或学生运动也反映了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国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爆发前夕,巴顿调查会的报告曾经指出:“优质的学校应该存有爱国精神及民族主义气氛,除去一切外国的特点,学校必须达到政府的要求。”[2]自此,金陵女大开始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点在1928年吴贻芳担任校长后更为凸显,她在就职演讲中说到:“现在的办学目的是培养人才,从事于中国的各种工作”[3]59,指明了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为国家而不是为宗教服务,并将爱国主义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仅如此,她还教育学生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坚定教育救国的理想,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要有为国家奉献的精神,“要‘拿炭烧口’,要亲自进入火中,由火与血的经验中,再生出热烈情绪,除去苟且偷安之恶习。当国家民族需要服务时,吾人能有‘我在这里,来差遣我’之态度”[4]。吴贻芳教育学生在国难当头时要有爱国的激情和为国牺牲的无畏,但与此同时也要理性爱国,对当前的政治局势作正确判断,不做无谓的牺牲者和盲目的爱国者。
在非基督教运动发生之前,金陵女大对于学生参与爱国运动持反对态度。从1924年开始,中国掀起反基督教浪潮并快速席卷全国,这场运动直接促使教会学校的改革。金陵女大为改变中国政府对于学校异化学生思想的看法,开始在校内大规模增设正式和非正式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或组织。[5]譬如国庆纪念日、五四青年纪念活动、总理纪念周、爱国礼拜、爱国团、抗日救国会、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等。在金陵女大,国庆纪念日是非常隆重的活动。据校刊记载,在国庆来临之际学校会进行精心布置,先是在早上组织祷告会,紧接着进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并齐唱国歌,会后向国旗致敬、鸣礼炮。同学们欢声笑语难掩内心的喜悦之情。夜间还会有爱国演讲会、提灯会等。[6]在五四青年节,金陵女大的厚生团通常会组织纪念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继承并发扬五四爱国精神。如校刊中记载的1942年的五四青年节,学校邀请到郝映青、陈中凡等名人演讲,介绍、宣扬了五四运动的发生经过、学生的爱国义举以及五四精神等。[7]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金陵女大的总理纪念周和爱国礼拜活动,每周的周一和周五分别为总理纪念周和爱国礼拜。在总理纪念周,学校要求学生在纪念典礼上唱三民主义歌曲、背诵总理遗嘱,并向总理遗像致敬礼。除按惯例进行以上仪式外,届时学校还会邀请业界名人做演讲报告,其演讲内容也多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学校的爱国礼拜活动每隔两周举行一次,主要内容有爱国演讲、挂国旗、唱国歌、对国旗敬礼等。[8]
除此之外,金陵女大还根据战争的需要成立专门的爱国组织,如爱国团、抗日救国会、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等。如在天津大沽事件爆发之际,金陵女大就根据战时需要组织成立爱国团,下设国货调查部、平民教育部、制国旗部、管理阅报部。[9]在抗日战争爆发之际,为支援抗战组织又成立了抗日救国会,下设总务、宣传、演讲、研究、调查、训练部[10],或开展募捐、上街游行、宣传抗日,或组织歌咏队大唱进步歌曲,或邀请爱国名人进校演讲,或出版宣传抗战小报,或组织学生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救国等。为响应民国政府的号召,学校还在校内设立了国民精神总动员会,鼓励学生唱国歌、国旗歌、精神总动员歌等歌曲。[11]总之,金陵女大开办的爱国主义活动内容丰富、类型多种多样,既注重爱国主义的切身实践,又重视学生爱国情感的陶冶。这些活动对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形成学生的爱国主义品质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金陵女大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爱国团体活动或运动,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深受金陵精神熏陶的学生是金陵女大爱国主义教育的产物。在学习中,她们抱定教育救国的理想宗旨,坚持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通过学习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生活中,她们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勿徒为安乐一身之人,而求安乐一家之人。勿徒为安乐一家之人,更应求安乐全国全界之人”[12]。当国难来临之际,她们又肩负起身上的责任与使命,像中国男儿一样报名参军,奔赴前线,抗战救灾,甘愿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如此的勇气和担当实在让人钦佩。
基督教信仰中蕴含着博爱与普世精神,这种价值信仰体现在学校的教育理念中,则表现为倡导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厚生”理念和公民教育。这里的“厚生”一词来源于《圣经·约翰福音》,本意为“我来了,是为了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满”,包含服务他人与社会两部分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个人价值,而是通过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得到丰满。换言之,服务他人与社会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公民教育是吴贻芳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重视培养学生“整洁、善良、无所不知、优雅、礼貌、服从传统、尊重公众舆论”的基本美德[13]。这些美德也是当代德育教育中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社会公德,是成为一国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重要品质,所以从更广泛意义上讲这种思想也可以看作是现当代的社会公德教育。
金陵女大主张实用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方面通过课程学习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关心百姓疾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着眼于社会实践将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落到实处。首先,金陵女大结合当地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办专业课程,社会学系、家政系和医护系是金陵女大的特色专业,其授课内容都偏重于乡村实践和社会服务,不仅要求下乡实践而且还要根据社会实践情况撰写报告。为了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技能,金陵女大还在适合开展社会服务的乡村设立服务处,如人寿县乡村服务处、淳化镇乡村服务处,社会学系还与家政系合作开展儿童福利工作,设立儿童行为指导所、儿童福利实验所等,并定期组织学生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去实习或服务。以校刊中记载的淳化镇乡村服务处和儿童福利实验所为例:淳化镇乡村服务处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救济工作,主要负责乡村儿童营养、为贫困村民分发衣物;另一类是教育工作,开办托儿所教育儿童生活方面的常识,并定期召集乡村父母讨论会讨论儿童衣物、营养及卫生健康等问题。[14]儿童福利实验所主要关注的对象是儿童,它既有负责儿童读写算数及生活常识训练的儿童团工作,又有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个案工作,除此之外还有社会救济等。[15]
其次,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金陵女大的学生自治会(抗战时期改称为厚生团)和女青年会是专门负责社会服务活动的两个重要组织,它们组织开展了学校大部分的社会服务活动。据校刊记载,学生自治会的执行委员会下设总务部、进德部、益智部、健体部、利群部,其中“进德部担任学校一切的社会服务活动,经常性工作主要有救护慰劳、主日学、早祷、工人夜校、贫儿工讲团等”[16]。儿童主日学通常在每周的星期日上午举行,由金陵女大学生教以附近贫困儿童基本的常识;救护队除遇紧急情况出救护外,平时做一些准备材料和救护实习的工作;慰劳组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对壮丁及出征军人的家属给予慰劳,或者拜访贫苦家庭;工人夜校除对工人进行识字教育外,还教授手工及生产知识帮助他们解决生计问题。[17]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金陵女大的献金捐款活动,也是由进德部组织。据校刊记载,在每月一号的国民月会上,学校向全体师生公布一个月以来节约献金的数目及其用途,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献金捐款实现社会救济并培养学生的服务和奉献精神。以金陵女大1930年4月1日的国民月会为例,学校将本月节约的献金480.05元全部用来赈济上海及南京的贫民。[18]除此之外,每逢国庆节、圣诞节等重要节日,学校也会组织献金活动,献金也大多数用作赈灾救济或社会服务。
女青年会在金陵女子大学成立的第二年就已经成立,起初主要负责与基督教有关的活动,但随着金陵女大的世俗化和去宗教化,女青年会与社会服务的关系更加密切。女青年会组织成立培幼小学为附近失学儿童提供教育,学校不仅收费低廉甚至对于特别贫困的学生还会免收学费,校内大部分运营经费也由教师和学生筹集,教师并无薪酬可拿。[19]组织成立乐群社帮助解决中国社会存在的愚贫弱私问题,校刊中《乐群社民国24年秋季工作》一文指出,乐群社为实现生计教育设置磨花生组织、缝纫班,教授妇女生产知识以解决生计问题,还组织生产比赛,并对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为实现文艺教育开唱歌识字班、组织戏剧公演、组织航空演习等;为实现公民教育由教导员讲授公民道德知识;为实现卫生教育开展足球比赛、卫生演讲、卫生检查、生物模型展览会、卫生短剧表演等活动。[20]除以上活动外,女青年会还在乡村开办邻里服务、为失学孩童设立学徒介绍工作所、筹集经费为妇女儿童建立浴室等。
金陵女大的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伴随着“厚生”理念像春雨一般滋润着金陵儿女的心,在“厚生”理念的熏陶下,在社会服务的实践中,金陵女大学生养成了乐于助人、牺牲奉献的优良品质。首先,从学生毕业情况来看,金陵女大学生毕业最多的是与社会服务相联系的社会学系,然后是生物、化学、历史、家政、体育、音乐系等。[21]其次,就金陵女大学生的就职情况而言,据学校1947年校刊统计的32年来毕业生有关数据,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占34.4%,社会服务和家庭服务者32.9%,医师护士4.7%,继续深造与从事研究工作者9.7%,宗教工作者1.6%,其他工作者16.7%。[22]从事社会和家政服务行业的人数仅次于教育占据第二位,这显然与学生接受学校倡导的为他人及社会服务的“厚生”理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金陵女大“厚生”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内心深处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流淌血液中的一部分,即使学生毕业离校多年后也不忘母校教诲并始终践行。1932年的毕业生陈小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她毕业后一直在孤儿院担任主管工作,负责照料250名男孩及女童,即使条件清苦依然坚持留下来为这些孤儿服务。[23]206
民国时期非常注重群的教育,并将群育列入国民教育方针与德智体美并列。关于群育的概念,有辞书将其定义为:“学校中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精神之教育也。实施方法在借各种实际的团体生活,其使分子互相刺激,互相模仿,使各人既皆有活动之机会以尽量发展其才能,同时又有尊重他人人格而保持适当之协和精神。”[24]金陵女大积极贯彻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群美五育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理念[25]。学校之所以重视群育教育,原因就在于:首先,金陵女大以培养女界领袖为办学宗旨,意味着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团结合作及领导能力,这就离不开群的教育。其次,学校将参与团体活动视为维护女性权利的重要手段。校刊中刊载的《利用已得权利》一文指出:“妇女维护已有权利的方法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校遇到各种团体活动,有权参与者,即不放弃。”[26]所以,金陵女大在提倡德、智、体发展的同时,也格外注重对学生进行群的教育,通过开设丰富多样的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互助精神、领导力和组织力。其实群育与当今德育中的集体主义教育相通,但金陵女大的集体主义教育更注重姐妹亲情的联系,通过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校友与学校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金陵女大这个大集体塑造成大家庭。
金陵女大的集体主义活动种类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是同类教会大学所不能比,但凡学校组织的活动大多数是以集体的形式开展。根据金陵女大校刊中记载的活动,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以下类型:一是庆祝活动,如圣诞节、复活节、春节、毕业典礼、学校周年纪念等;二是文娱活动,如读书会、名人演讲、论文演讲比赛、话剧表演、舞蹈表演、歌咏团音乐会等;三是交谊活动,如迎新会、交谊会、同乐会、游艺会、聚会、周末晚会等;四是体育竞赛活动,如校运动会、篮球比赛、体操比赛等。这些活动只有少部分由学校组织,大部分是由学生自己计划筹备且自愿参与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合作及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与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不同,新生周和姐妹班是金陵女大制度化和常规化的活动。新生训练活动其实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并不常见,它要求新生在开始正式学习前必须完成一周的训练日程,据校刊记载,日程内容包括“教职员欢迎会、新生会、讲述新生训练的意义、学习校歌、教导处报告、训导处报告、校长处报告、厚生团报告、茶话会等”[27],此项活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联系,帮助新生在短时间内快速熟悉并融入金陵女大这个集体。姐妹班是金陵女大的一项特色,在每年开学典礼上高年级的姐姐通常会持有自己抽签得到的名字认领各自的妹妹,并安排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同学组成姐妹班[28],这也是为何金陵女大学生之间能够形成浓厚的姐妹亲情,即使在毕业的十年、二十年之后依然保持不变的原因所在。
“每个人都应该把群体看作一个整体,意识到自己与群体的关系,并且愿意为了集体利益与他人合作”,金陵女大这种团结合作精神不仅体现在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还体现在校友和学校之间。[29]金陵女大学生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在生活中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她们虽然不是姐妹却胜似姐妹。不仅金陵女大学生之间的情谊如此,师生之间、校友和学校之间也保持着温馨且亲密的联系。学校认为作为学生顾问的老师尤其是导师应当与学生相互联络,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欢迎会、交谊会和游宴会是促进金陵女大师生交流的重要活动,每当有新生或者新教职员到来时学校就会组织欢迎会,全体教职员和学生将自己的姓名贴于背面以便彼此之间相互认识,平时还有师生交谊会和游宴会。[30]就校友与学校的关系来看,金陵女大比其他教会大学更加重视校友间的凝聚力,即使学生毕业离校也仍将她们视为大家庭中的一员。学校不仅专门设置校友信箱,还在校刊中设置校友专栏或专刊专号记录关于校友和毕业生的消息。金陵女大的校长兼校友吴贻芳在金陵女大成立十周年之际来信讲述了自己在密执安大学的学习情况。[31]不仅如此,学校为了避免因个人信息变更而导致学生与母校失去联系,还将校友或毕业生的通讯讯息及变更情况刊登在校刊上。[32]除此之外,学校还组织成立各地校友会,如上海同学会、南京同学会、苏州同学会、北平同学会、天津同学会、兰州同学会等加强校友与母校的联系。
金陵女大虽然是一所私立教会大学,但它并不抵制科学教育,而是认为科学教育与宗教神学之间可以相互促进,正如他们所言:“自然科学对了解神的统一性和启示有莫大的帮助。”[23]95更进一步讲,他们认为基督教教育与科学教育并不冲突,相反科学教育能够使人们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和接纳宗教,这是金陵女大进行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金陵女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女界领袖”,吴贻芳在1928年就职演讲上提出,学校“开办的目的是应光复实势的需要,造就女界领袖,为社会所用”[3]59。所谓女界领袖,即一批“具有充分的学术修养、专业技能,对婚姻有正确观念”的新女性。[33]这意味着她们除了具备一定的学识外,还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
学校对于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一是设置近代科学课程。金陵女大按照英美大学的标准办学并选用英美大学的教科书,而不是传统的四书五经。在初创时期学校划分文理两科进行教学,文科又被称为哲学组,以学习哲学、英国历史为主;理科又被称为科学组,以学习化学、数理为主。[34]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对科学教育的重视,金陵女大课程设置的科学化特征更加明显,1925年学校实施了主辅修制度,文科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学、音乐、体育等;理科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天文学、生物学、地理、家政、医预科和护预科等。这些课程都属于近代科学课程,其中社会学、家政、医护、体育等还是金陵女大的“金牌专业”。另外,金陵女大为了改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女性婚恋观,创造性地开设了人生教育课程婚姻学,这对于当代大学而言也是非常具有进步意义的。据校刊记载,金陵女子在华西坝时,与华大、齐大还有金大合开婚姻学课程,“讲授婚姻之意义、两性之友谊等问题”[35]。通过这些科学课程的学习,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使女性摆脱了封建传统落后的思想,对世界和人生都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
二是开展退休会进行人生教育和社会教育。据校刊记载,由于大学四年级学生即将毕业进入社会,意味着她们将面临职业选择、家庭和婚姻、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挑战,为了让学生能够为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并对以后的人生生活有一定的规划,在学生即将迈入大学四年级的秋季举行退休会和退休仪式。金陵女大开办退休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回顾过去三年学习生活的基础上谋划未来,做好现在与未来生活的衔接,使过去、现在和未来不至于脱节。通常退休活动的主要流程是老师先做主题报告或演讲,然后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内容涉及婚姻、家庭、职业、理想和规划等人生现实问题。例如,1949级举行的退休会就以“生活的召唤”为主题,开展了《回到农村去》《如何建立美满家庭》《怎样兼顾家庭与职业》《如何选择职业》等演讲,学生对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工作态度、家庭美满以及婆媳关系、夫妇感情、家庭经济及孩子的教养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36]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与生活,金陵女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很大改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婚姻观的变化。作为“新时代”女性,出于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和向往,抑或是对传统婚恋观的反抗,金陵女大的学生大多选择了独身,打破了“三从四德、贤妻良母”的封建传统女性形象。据1925年校刊刊载的毕业生一览表,在金陵女大68名毕业生中只有10人结婚,结婚率不到15%。[37]在1919-1927年毕业的105人中,已结婚的仅占16%。[38]在这些数字变化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金陵女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变化。
金陵女大德育从实践入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体验,多元并举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为解决现代大学德育建设中学生主体性及个性发展不足、培养目标和方法单一、实践活动过于形式化等问题提供了思路。
首先,加强德育中的信仰教育。信仰教育与知识和技能教育不同,它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人类的道德活动是以信仰为前提的,道德信仰教育以信仰为内在要求,体现了人们对道德理想的终极追求。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要提高德育的时效性,加强德育中的信仰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通过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定道德理想信念。
其次,德育内容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坚持以学生生活为根本来源。因为“生活是道德存在的依据,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39],它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育。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都必将是枯燥的、乏味的,也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道德教育才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当代大学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住校的优势,在日常生活中注入道德教育,塑造道德教育的“活教育”或“活课程”,让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再次,注重道德教育的实践形式。要从实践入手,通过课程学习、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的多种形式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学生的个人价值,使学生从切身的道德体验中获得价值认同,从而使自身道德品质得到提升。另外,还要注意实践过程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内化和甚微之处的陶冶,强调以情载德、以情化育。它不同于枯燥的道德课程讲授或教育者生硬的道德灌输,而是通过谈话交流、以身示范、价值引导、环境熏陶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此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种教育方式才是最适合德育的,因为德育是一种品德教育而不是传授性的知识教育。
总之,当今之德育无论是从目标、内容还是方式上,已与金陵女大时期迥然不同,但是德育活动的精髓仍有着内在的共通之处,德育仍然是育人的核心,因此金陵女大德育的方式方法不但不会过时,还会历久弥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