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4-08-31

张 迎,邓春菊,殷宏亮

(1.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2.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自1985年以来,多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后备军,其身体素质的状况对整个民族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人的身体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研究热点是体力活动PA(physical activity)的影响,包含政策、公共教育、公共环境和家庭等因素[1]。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关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和五大经济地位等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必定会导致其在教育子女上体现出与其地位相对应的特点。本研究尝试用家庭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发展来研究其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动态变化的影响。

1 转型期家庭教育的变化

1.1 社会转型期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社会转型期的产业人口结构特征以第二、三产业人口为主体,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第一产业人口由30年前的绝大多数变为最少。同时社会人口的分层也将会与这一转型相适应而产生分化[2]。社会对人口素质与传统社会相比产生了不同的要求,也使我国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变化,一是主体性教育理念的确立,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二是更加注重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2]。

这一社会教育理念使家庭教育从投入、方式和观念产生相应的改变,虽然学校教育仍然是基础,社会化和商品化教育的介入必然会导致按社会分层而带来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显著变化,分层化的社会现状导致转型期的家庭教育按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产生了分化,外在的表现是物化的教育资源分配。

1.2 转型期家庭教育对子女体力活动的影响

我国社会转型期家庭地位分层位置对青少年体力活动(PA)的影响极大,家庭的分层位置影响其参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心态及程度,学区社区对其进行体育锻炼的支持程度,家庭收入状况决定其上下学通勤的方式、家务劳动量的大小,家庭收入同样影响其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数量和方式,父母社会地位因素也会决定其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认知、教育和支持,并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条件下根据社会对人的素质的需求对青少年的教育进行调整。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人口中第二、第三产业人口占比从1985年的20.8%、16.8%变为2017年的28.1%、44.9%[3],社会对人口素质要求发生巨大改变,知识经济使人的教育程度在决定其社会地位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王嘉顺[4]在研究中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上层、中上层职业获得的概率越高,教育程度越高,SEI(socio-economic index)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这就意味着家长在对于与教育程度最密切相关的智力教育的投资和关注必定会占主要位置,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等处于从属位置,这和1985年以来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下降趋势是吻合的。与此对应的是后城镇化的日本,其青少年的体质在1988—2002年间是持续下降的[5];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青少年身体素质在2012年有所提升[6]。

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其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情况与整个社会体育人口的规律是有明显区别的,因为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在学校期间没有差异,受教育程度一样,工作学习时间一样,差别在于其家庭背景。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家庭相关的内容,按骆风[7]的定义,属于家庭教育所涵盖的内容。

2 家庭教育与大学生身体素质关联的研究

与青少年体力活动相关的既包含教育观念、教育投入、亲子关系等家庭教育基础方面的内容,也包含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环境等家庭教育应用方面的内容[7],不同社会分层家庭的大学生,其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这些不同之处到底会对大学生的体力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与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趋势有什么关联,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2.1 家庭教育观念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2.1.1 家庭教育观念变化的影响

虽然我国教育思想变革之一是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应试教育的惯性难以消除,加上利益集团的参与及教育评价体系在某些环节上的不完善,导致家长对青少年智力教育培养的重视远远超过对体质教育培养的重视[1]。在快节奏的工作及生活压力下,青少年的体质教育甚至完全依赖学校体育,而在升学的压力下,高中阶段的体育活动要给其他学科让路,导致大学生在高中阶段没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在大学期间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身体素质低下。2018年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体育活动水平评估中,中国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得到家庭和同龄人支持的比例只有37.5%,为D+等级,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分别为48.2%、37.2%和26.8%,相应比例呈递减态势[8]。尽管30年来存在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这一事实,但家长对身体素质标准几乎没有正确认识,有87.1%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51.8%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体质是良好的,认为没生病就是健康的[9]。

2.1.2 家庭成员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

青少年的体育运动行为更多地受家长体育活动情况的影响。汤国杰等[10]对社会家庭分层后体育活动锻炼行为的研究表明,家人亲属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对数量最多的中下层人口的参与体育锻炼情况有明显预测作用,家属圈的锻炼氛围极大地影响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上层人口的预测作用则没有那么明显,与其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目的有关。常生[11]在研究中也表明,父母参加锻炼状况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呈正相关。而调查表明,父母亲每周锻炼三次以上的分别占21.7%和20.2%,几乎不锻炼的比例为23.7%和27.3%。

2.2 家庭教育投入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2.2.1 父母自身学历的影响

人的学历程度越高,在社会结构中所占的地位就越高。常生[11]在2008年的研究中表明,父母的学历背景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相关程度不密切,呈现轻微的负相关。

周世军[12]研究表明,父母学历的高低与子女学历高低呈正相关。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升学体制看,这种相关性抵消了高学历阶层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对子女的影响。魏国辉[13]在2009年对哈尔滨市高中生身体素质状况的调查中发现,普通高中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情况要好于重点高中的学生,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过度重视智力教育对学生体育锻炼有着负面影响。

2.2.2 家庭收入对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影响

仇军[14]研究发现,家庭收入与体育消费呈正相关,体育消费是形成体育人口的最大影响因素。大学生的月支出与生源地相关,城市越大,支出越大,农村学生最低。月支出越大,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程度越高。但是与社会体育人口形成的路径不同的是,月支出及体育消费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不相关[12]。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免费,体育课广义上是免费的体育培训,因此非实物类的体育消费在此类的调查中很难得到比较合理的数据,大学生体育消费支出作为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指标显然不能体现真实的情况。

尹小俭[15]等人的调查表明,城市组大学生肥胖率显著高于农村组大学生肥胖率;大学男生肥胖组家庭人均收入显著性高于正常组及偏瘦组,女生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若未能形成良好的消费结构,高收入的家庭对学生的体质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家庭教育环境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2.3.1 家庭居住地的影响

Zheng Zhu[16]等在2016年的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测试结果相对标准而言偏低,6%的青少年达到优秀,离2030年25%的青少年达到优秀标准的目标还差得很远,测试结果按城乡地域来归纳时,在城市出生的青少年只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优良率上占优,高中阶段则是农村青少年全面占优,这种趋势必将延续到大学。

研究表明,在体育锻炼时间上,农村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最多,其次是省会大城市的学生,而小城市的学生锻炼时间最短。这就不难理解虽然农村大学生在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方面占劣势,而身体素质指标要好于城市学生[12,17]。

殷方敏[18]的调查表明,49.6%的农村学生和37.3%的城市学生在暑假参与家务劳动,而小城镇学生只有10%,这和农村和大城市的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好于城镇和小城市学生的情况是一致的。这种具有地域性的趋势说明小城镇大学生一是没有农村学生的劳动意识,二是其家长缺乏对青少年参加体力活动重要性的认知,对子女过度放任。

2.3.2 家庭人口结构对体力活动的影响

在校的大学生其体力活动主要差别在于家务体力劳动和课外体育锻炼上。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导致身体素质处于劣势,其在家庭中占中心位置,物质生活的改善导致大量独生子女营养过剩,父辈不让其从事体力劳动甚至是家务劳动。姚立[19]在研究中发现,家庭财力相同条件下独生子女用于个人发展的消费比非独生子女明显要高,说明家长集中在独生子女身上的期望更多是在智力教育上。

体育锻炼方面,是否为独生子女在身体素质上也有显著差别。独生子女男生体脂率超重比例最大,身体素质也最差,体脂率相同的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两者的占优项目不同。独生子女在速度和爆发力方面略有优势,在耐力和绝对力量方面处于劣势,身体素质的总体评价是独生子女明显劣于非独生子女。基于参与对抗程度较高的篮球、足球和周锻炼次数3次以上的学生有较低的体脂率[20],可以推断独生子女在运动的强度和参与次数上是低于非独生子女的。

2.4 家庭教育的外部社会环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2.4.1 社会商品化教育的影响

现代教育有一个大趋势是传统家庭和公共教育中有部分功能要让渡给社会机构。乐志强[21]研究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13%的学生参加了与学校课程有关的课外辅导,4%的学生参加了其他综合素质课外辅导,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愿意参加课外辅导,独生子女参加课外辅导的比例远高于非独生子女。廖根深[22]的研究表明,广州市参与课外辅导的9~20岁青少年比例高达66%,对比上述的13%的数据,不难得出参加课外培训的青少年以出生于大中城市的独生子女为主体的结论,并随年级升高而比例下降,其中参与体育训练的比例小学为28%,初中为18%,高中为11%。以上的研究表明,目前社会课外培训中,大部分以智力培训的形式存在,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最大的高中阶段,即使是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高中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培训比例也只有11%,说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体力活动在家庭教育投资中得不到重视。对于大学阶段的课外培训而言,大部分都集中于考研培训和就业素质培训,其对毕业班的学生影响最大。所以,义务教育期间课外培训对时间的占用和对体育培训的忽视,是城镇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降低的原因之一。

2.4.2 社会信息化的影响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报告[23],2018年城乡网络普及率为73.7%和36.5%,网民占比为73.7%和26.3%,有21.4%网民使用了在线教育,网民周上网时长27.7小时,而学生网民占比24.8%,上网时间和占比历年来有稳定增长的趋势。杨钊[24]的研究认为,母亲的互联网使用情况显著影响到家庭的教育投资,教育程度越高,投资越大,这就意味着学历教育和家庭收入上占优势的中上层家庭会更多地利用网络资源。由于大部分互联网的使用行为是静止行为(serenity),导致青少年在日常的生活中体力行为减少。由于城乡在社会分层中表现出来的家庭背景特性和事实上的数字鸿沟,青少年学生的体力活动和家庭收入情况及母亲的教育程度呈现负相关的变化趋势,农村青少年学生在日常的体力活动中占绝对优势地位。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陈秋珠[25]的调查表明,大学生网龄较长,8年网龄以上的占41%,周上网时间超过31小时占25.6%,大部分的学生上网时长为20~30小时;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年发布报告,2015年大学生平均周上网时间为31.7小时,比2014年的29.3小时有大幅增长[26]。郭英等人[27]的调查分析表明城镇大学生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开展人际交往的总体状况及网络信息沟通、网络自我暴露两个维度明显好于农村大学生。

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并按农村、乡镇、县城、地级市、省会或直辖市递增[28]。在作息时间相同的大学生群体中,这样的差异导致大学生在体力活动方面产生反向趋势,这就不难理解前述农村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都占优的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社会转型期分层的社会经济地位状况所带来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影响差异的逻辑分析,探讨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原因及特性,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3.1 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原因

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对产业人口的转移所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第二、三产业对人口素质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家庭教育顺应这一变化,关注和投资的重点主要在智力发展方面,对子女的体力活动要求被置于从属位置,只要这样的产业人口变化趋势不变,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降低的趋势仍将继续。

3.2 不同家庭教育情况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关联

家庭教育对子女体力活动的影响不同,导致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表现出不同特点。从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看,家长对智力教育的重视远超体质教育;从家庭教育的环境看,生源地方面,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从小体力活动多,在学校参加体育锻炼多,身体素质占优,城市生源地中大城市的好于小城市;家庭人口结构方面,非独生子女的身体素质好于独生子女;另外,社会商品化教育和社会信息化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上网时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从事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而家庭收入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3 遏制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对策

提高家庭教育对体力活动的重视,加大体力活动对身体素质及健康的意义的宣传,不光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宣传,更要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把体育锻炼活动作为福利推广,提高整个社会的体育锻炼意愿,从而提高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体育锻炼的参与与支持,让家庭体育真正成为青少年体育的奠基石;充分利用网络的宣传优势,着力提高在网络化条件下家庭参与体育活动的频数和强度,使参与锻炼的意愿落到实处,从而使大学生养成静止与体力活动兼顾的良好网络生活习惯;对身体素质的重视不仅要在大学阶段得到体现,更重要的是从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抓起,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