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周 杨,刘红建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14)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有史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体育强国”,要求“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由国务院发布[1]。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体育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举国体制”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举国体制”的问题也逐渐暴露,竞技体育和教育已然分隔。但实际上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不能以牺牲学生文化教育来提高体育竞赛成绩作为代价。我国现有体育管理制度下,学校体育存在学生缺乏上体育课的兴趣、运动技能不足、学生体质下降等问题;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萎缩、学训矛盾、培养主体的单一化、文化教育的欠缺、运动员退役就业等问题也仍未得到解决。业内学者和专家们对将竞技体育融合到学校教育中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推进我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有机融合有益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有助于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这就使得探索学校竞技体育的建设成为了必然选择。
在我国,一些高校设有高水平运动队,其发展学校竞技体育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通过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一些大型比赛,获得优异成绩,从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竞技体育被当成了一种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工具,被用来一味追求竞技成绩。然而,高校竞技体育和教育系统是分不开的,可见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被有选择忽视。比如,学校竞技体育对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带动作用,能影响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推进校园课余体育的发展等。但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员几乎不参加学校的课余活动,也就无法在这些功能上产生积极作用。再者,从某种角度上看,提出“体教结合”是体育系统对竞技体育进行教育化改造,运动员在高校也只是挂名,这种情况下高校其实算不上在办高水平运动队。很多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的水平良莠不齐,只有极少部分能在国际大型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而高校把参加竞赛取得优秀成绩作为发展学校竞技体育的唯一目的,这样的做法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2]。研究认为,这样反而可能导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功能弱化,长此以往可能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更加不利,从而加剧运动队的生存问题。
“学训矛盾”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高校应该是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塑造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场所,是践行体育强国发展思想的主阵地。专业文化课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发展延续的命脉,不重视专业文化课不仅会对高校长久发展不利,也对大学生运动员未来自身的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首先,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在制度上就存在很大问题,高水平运动员的招收条件、程序以及录取的权力大多掌握在各个高校自己手里,不同的高校的招生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我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的参赛选手都是由全国各高校组建的高水平队选拔出来的。这些选手经过高校招收测试和适用相应的高考优惠政策后,通过高考进入高校,入校即是学生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且享有全日制学籍。这些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组建高水平运动队是为了在CUBA中取得优异成绩,所以在学生运动员进校的培养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篮球训练继而代表学校参赛是他们的责任,同时还要直面学习和训练的双重挑战。这些运动员大都呈现出学习基础薄弱以及学习兴趣淡薄的情形,逃课、挂科也是家常便饭。而校方则因对自身声誉的追求,教练员出于带队获得突出的竞赛成绩的责任和使命感,导使其对学生运动员的日常训练要求更加严苛,强度之大,时间之久,使得学生运动员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大大缩水。在赛前集训时,训练强度会显著加大,教练也时常让参赛选手请假暂停文化课学习,安排密集的训练。在此期间,还会交叉赶赴邻省各个高校以赛代练,这样一来,运动员能投入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客观来说,这样使得原本对学习不感兴趣的运动员的学习态度更消极、更偏向训练。原本学习态度相对积极的运动员则要花更多的精力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和承受过重的学习负担以维持学训平衡。
我国的高校竞技体育管理部门是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教育部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三者共同协同组织管理(其组成成员包括高校的体育教师以及体育工作者)、联手经营的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虽然在名义上是非营利性质的,但是并没有独立自主的管理权,受到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双重管辖,其实质上是政府部门的延续。而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部门是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与我国相比是非常社会化的组织,在管理上只受到美国奥委会的管理,能做到真正的自我独立管理。在教练员的调配上,我国基本上是采用任命制,体系相对封闭,岗位无明确竞争机制。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采用招聘制度,根据教练员以往的带队成绩和对学校竞技体育做出的相应贡献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且如果高校教练员不能够完成规定的业绩,校方有权解雇教练员,这样的竞争机制能够促进教练员自我能力的提升。教练员的水平决定着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水平,我国高校学生们的教练大都是本校教师,这些教师基本上是从体育专业院校毕业,而非高水平运动员,参加高水平训练的经历较少甚至没有,但同时肩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艰巨的带队训练任务,使得在学习训练理论和科研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被各方面不同程度地制约,导致高校运动技术水平进步不大,无法实现培养出高端体育人才的目标。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资金的周转主要是依靠学校的教育经费,国家并不给予专项拨款[4]。这一经费来源根本满足不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导致有的学校把普通学生体育经费用来弥补运动队经费缺口。借鉴学习美国的经验,美国的高校体育经费筹集路径十分广泛,除了政府拨款的基金和奖学金以外,更主要的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经费支持,相对商业化,可以筹集企业的赞助,其中不仅包括经费支持还有大学生运动员住房、比赛等特殊补贴。
中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参与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阶段[5]。由于升学的压力,许多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业成绩而阻止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即使孩子有强烈参与兴趣,通常也被家长制止。对于那些成绩好且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当涉及参加课余体育训练时,班主任也会对其进行干预。长此以往,训练时间没有保障,从而训练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对学校竞技代表队的常规训练也造成了很大影响。近些年尽管不少学校运用相关制度和政策来保证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但是仍然还有很多学校对体育不重视,“重智轻体”的现象仍然存在,且到了高中学段,为了保证高考升学率,体育课早已名存实亡,更别说是发展学校竞技体育了。当然,还存在一部分体育特长生以及一些以体育特色学校,他们仍以“体教结合”的理念发展学校竞技体育,但是收收效甚微,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存在问题很多。体育强国建设需要从青少年抓起,中小学更应该重视其学校体育竞技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以及全社会,尤其是“80后”“90后”家长都很重视青少年的体育发展,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多的青少年都主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包括一些有偿体育培训。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参与特别多的体育活动,但是到了中学之后就出现了“断崖式”的数量下滑现象。在中学阶段,学校并没有足够数量的专业赛事引导青少年参与竞技体育,导致大量已经在小学阶段培养起运动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在升入初中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中断训练和比赛,从而导致我国青少年培训体系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6]。比如,北京市校园冰球联赛2018年有105所学校120多支队伍报名参赛,105所学校当中只有11所中学,还包括一些国际学校,从中可以看出,参与专业赛事的中学生队伍比例非常小。中学阶段的体育赛事建设非常重要,无论是对青少年未来选择专业发展道路,还是对其意志品质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提出了“体教结合”的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理念,但受制于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仍然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并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后来又提出了“体教融合”的发展理念。体育强国建设之路需要更好地推进“体教融合”新发展模式,且是三位一体的“体教融合”模式,即在技能掌握、体质健康和健全人格三个层面上继续推进“体教融合”。运动技能方面借鉴美国的“小、中、大”培养模式,打破体育和教育“分家”的不利局面,深化改革,按照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塑造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实现把运动队办进学校中去的目标,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体魄健壮、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运动员,为其职业生涯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我国学校竞技体育管理和国外相比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过重的行政化干预使得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学生体育协会缺乏应有自主权,不能实体化。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学校竞技体育管理机构设置上,应该从政府管理主导过重向社会主导管理模式转变,政府部门应该做到从宏观上监督指导,真正把权力下放到省市、地区和各个学校,保证政府主导管理和社会主导管理两者相互紧扣,相互补缺。
在学生运动员管理上,严格把关学生运动员的招生考试制度,入学后将课程学分等方面的评估做到和普通学生一视同仁,把学校竞技体育变成终身体育的一部分,树立提升运动员全面素质的教育思想。健全学校竞技体育管理相关法规,明确单项协会以及体育部门对运动员招生的自主权,从国家层面规范和引导其自治权,比如通过制定“负面清单”、绩效考核标准等方式,保证各个社会体育组织的规范运行,充分发挥各个组织的协调整合作用。在教师和教练员配备上借鉴美国的聘用方法,积极广泛地引进学校竞技训练人才,强化教师竞争意识,培养教学、训练、科研一体化的人才,提高师资力量。
目前,我国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仅仅依靠政府教育系统资金支持已经不足以支撑学校竞技体育赛事的运行,也不符合其内部发展规律,所以应该利用市场资源和优势,集社会各方力量加大对学校竞技体育的投资,推进学校竞技体育市场化。在政府的监控和干预下引入市场资源,在保证原有的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前提下,将学校竞技体育赛事做成一个产品,它的市场性和消费性决定了引入市场后可以提高学校竞技体育赛事的运行效率。学校竞技体育赛事如果只依靠政府支撑,那么必将会因为没有竞争性导致运行体制松散,效率低下,反而成为政府的负担,从而浪费社会资源。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关注,媒体和舆论的宣传。在目前阶段,我国赛事的转播对足球和篮球项目开发利用比较充分,其他的项目赛事很少有实况转播和录播,大多数都只停留在新闻报道层面。因此,推进学校竞技体育的市场化,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校竞技体育资金周转的困境,还可以增加对学校竞技体育赛事的宣传度。
目前,我国体育赛事的主管部门是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教育系统的办赛目的是通过比赛带动校园体育活动更好地开展,校园文化更好地得到宣传[7]。而体育部门举办赛事主要目的是为了选拔国家竞技体育人才,打通优秀运动员的上升渠道,为国家竞技体育做好人才储备。
由于办赛和参赛目的不同,参赛等级和资格的不同,双方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各自已经形成了内部的操作运行模式,对学校竞技体育赛事的资源整合造成巨大的障碍。教育系统应该对学校体育出色的运动项目进行通盘筹划布局,在体育项目设置上不能让同一学校设立所有项目,应该在基础项目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发展两到三个优势特色项目。整合现有的青少年竞赛体系、学校竞赛体系、职业竞赛体系,三者融合互动,从校园内的班级比赛、学校间的比赛、区赛、省赛到全国性的比赛,以点成片,形成更有效的竞赛体系,逐步发展。增加学校竞技体育赛事的数量和层次,建立从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稳抓中学体育,建立分层管理系统,保证各阶段在升学以及训练、教育上的无缝衔接,严格抓好每个环节,部门和部门之间联手办赛,资源共享,为优秀运动员打通上升渠道。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在中国足球优秀竞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上做出了很多调整。此模式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以学校为依托,在横向层面上校内开展体育课程、大课间、课外活动等丰富多样的校园足球活动;在纵向层面上建立完善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竞赛体系,创造良好的校园足球“大环境”,在扩大普及群体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优秀的学生运动员,培养运动技能出色、文化成绩优异的新时代足球人才。
不仅是足球,其他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各方联动,为运动天赋突出、高水平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培养出优秀的竞技人才。
学校竞技体育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学校体育文化建设[8]。高校竞技体育文化的发展可以调动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带动大学生竞技水平的发展,在竞争中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归根到底学校竞技体育的建设也是文化的建设。一方面,学校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如果学校不注重校园体育发展就会在学校体育场所、设施等硬件方面缩减经费投入;学校没有好的场地和器材,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动机也会减少,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也因此受到影响,继而影响到校队、高水平运动队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不仅是学校,社会、家庭也应该对体育文化以足够的关注。美国之所以学校竞技体育发展得很好,与他们的体育文化有相当大的关系。比如,在美国,一个家庭里孩子要参加体育比赛,那么他们的家长一定会到场陪同观看。如果家长缺席,会被视为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而在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关注度更多的是文化成绩,所以家长应该从观念上改变一直以来的“重智轻体”的思想。对于社会而言,国外对赛事的宣传和关注度极高,特别是儿童联赛,比如尿布联赛都会赢得很高的关注度。而在中国,社会对体育联赛的关注度极少,或者关注度仅仅在某几个项目或某几个阶段。
体育强国梦的建设也不仅仅是竞技体育强国的建设,更是体育人文强国的建设。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所以更要抓好学校竞技体育,立足社会,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带动全社会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为体育强国建设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目前我国学校竞技体育还处在探索阶段,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就必然要从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实力入手。学校竞技体育作为社会竞技体育的补充,更应该发挥其对全民体育的带头作用,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学校竞技体育的多元化功能,带动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我国体育竞争实力,使得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质量和发展效率得到提高。进一步深化改革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学校竞技体育竞赛体制改革力度,夯实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积淀体育文化,让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迈向新的台阶,为健康中国战略助力,为体育强国的建设助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