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侯伟伟
(江西省地矿资产运营管理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
伊基克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西缘消减带以东的科迪勒拉—安第斯褶皱带上,地势东低西高,北高南低,自西向东分为海岸山褶皱系、中部山前洼陷、前安第斯盆地、安第斯隆起(安第斯高山区)。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中生代-新生代的火山岩-沉积岩,中部-东北部见中生代大规模的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中深成侵入体(主要是晚白垩世);新生代第三系以熔结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发育为特征,主要分布在预查区西部和南部;第四系主要为高原区的冰川混杂堆积物和现代山麓堆集、沟谷冲积物等,在西部地势低缓地区大面积发育。
侏罗系Chacarilla组(Jch)下部(Jch(1))沉积岩系列:主要为黑色粉砂岩,呈条带状,长约2.5 km,宽约0.4 km,面积约0.7 km2,仅在研究区东南部发育,厚度不详,与上覆地层不整合接触。白垩系CerroEmpexa组下部(Kce(1))主要是灰黑色、红色混杂砂砾岩,主要发育在矿区南部,在中部也有少量发育;上部(Kce(2))主要是沉积火山碎屑岩,为研究区出露面积最广的地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和东南部,厚200~300 m,总厚大于1 000 m,与上覆地层不整合接触。第三系AltosPica组下部(Tp)坡积物,碎屑成分主要为凝灰岩等;中上部(Ti)为绿色-褐色蚀变厚层状熔结凝灰岩,在矿区西南部发育;厚度460 m,与上覆地层不整合接触。
研究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构造表现为北西向和近南北向两个断裂。本区的北西向断层系统控制着白垩系侵入体的地表分布,也控制了后期侵入硅化斑岩体的空间产出,并最终使断裂构造主体表现为北西向。同时在研究区中部发育一系列呈雁列式排列的构造破碎带,控制了因菲尼尔(Infiernillo)矿化带发育。走向近南北向,倾向北东,倾角70°左右。
研究区内岩浆岩主要为白垩纪中晚期侵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晚白垩纪-第三纪次浅成侵入的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在研究区的中部、东北部大面积出露,面积达15 km2,侵入白垩系、第三系地层中。岩石呈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粒状,粒径长达2 mm左右,含量约40%;钾长石,浅肉红色,半自形粒状,粒径长达1~2 mm,含量约14%;石英,灰白色,他形粒状,油脂光泽,粒径1 mm,含量约23%;角闪石,黑色,长柱状,自形,长约1~2 mm,含量约15%;黑云母,黑色,片状,粒径长约1 mm,含量约6%。
在研究区的北东部老虎矿段形成了8个蚀变角砾岩体,具有较强的蚀变如硅化、绿泥-阳起石化、绢云母化等,并有电气石化、孔雀石矿化的露头点。研究区的斑岩体主要为晚白垩纪的花岗质斑岩体,出露于矿区的中部,出露面积大小约2 km2,侵入早期的花岗闪长岩侵入体中,其发育受北西向构造控制。
老虎矿段圈定中低阻、中高极化率异常3处,狮子矿段圈定激电异常5处,异常与孔雀石矿化体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为矿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物探异常依据。老虎矿段激电中梯测量圈出中低阻、中高极化异常3处,异常区见有蚀变角砾岩,部分地段有规模不大的孔雀石矿化体,推测该异常与铜多金属矿化有关,对寻找铜多金属矿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值得进一步工作。狮子矿段激电中梯测量圈出中低阻、中高极化异常5处,异常区见规模不大的孔雀石矿化体,矿体呈近南北向脉状分布,推测该异常与铜多金属矿化有关,对寻找铜多金属矿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值得进一步工作。
全测区通过1∶25000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圈定岩石异常4处;通过1∶10000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在老虎矿区和狮子矿区各圈定岩石异常2处。4处1∶25000岩石异常与4处1∶10000岩石异常空间分布、异常特征基本一致,分别为HT-1、HT-2、HT-3、HT-4。HT-1异常区大面积分布花岗闪长岩,局部分布有二长花岗岩,见多处蚀变角砾岩,在蚀变角砾岩中见多条铜多金属矿化体,推测异常主要由与孔雀石矿化相关的蚀变角砾岩引起。HT-2异常区大面积分布花岗闪长岩,见2处蚀变角砾岩,并在蚀变角砾岩中见3条铜多金属矿化体,推测异常主要由与孔雀石矿化体相关的蚀变角砾岩引起。HT-3异常区大面积分布花岗闪长岩,见多条含铜蚀变破碎带,推测异常主要由含铜蚀变破碎带引起。HT-4异常区主要位于花岗闪长岩与白垩系绿色沉积火山碎屑岩、红色混杂砂砾岩的内外接触带,见1条含铜蚀变破碎带,推测异常主要由含铜蚀变破碎带引起。
老虎矿段矿化体产于蚀变角砾岩中。蚀变角砾岩体地表出露长椭圆形,北北东走向,自北向南断续发育有5个蚀变角砾岩体,面积0.013~0.035 km2,呈近南北向展布,其围岩为花岗闪长岩。蚀变角砾岩为灰黑色,以花岗质角砾或长英质角砾为主,大小不一,1~20 cm不等,多呈棱角状。常见有较强的硅化、电气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方解石、钾长石、黏土和叶蜡石也常出现。局部可见有磁铁矿化及铅锌矿化,可见有磁铁矿的浸染状结构和条带状结构。黑色基质胶结,中间夹少量浅灰-灰黑色含铁质矿物集合体,主要为电气石、少量磁铁矿和铅锌矿,具有磁性,孔雀石化较常见。
狮子矿段矿化体赋存于构造蚀变岩中。构造蚀变带呈近似平行或雁列式排列展布。围岩为细粒花岗闪长岩,灰白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较发育。
经本次地质工作,对区内的总体矿产特征已大致了解。在研究区发现两处孔雀石矿化体发育区域,一个是位于研究区北东部的老虎矿段,另一个是位于研究区中西部的狮子矿段。老虎矿段含矿化体岩体为蚀变角砾岩,其围岩为花岗闪长岩。狮子矿段位于矿区的中部,周围出露地层为花岗闪长岩,其东约1 km为白垩系花岗斑岩体。矿化体发育在一系列雁列式或平行排列的构造破碎带中。构造破碎带呈北西向断续延伸,长约60~250 m不等,宽度2 m左右,具有较明显的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等。研究区岩浆岩多期次发育,为区内矿化提供了丰富的物资来源。
研究区地处环太平洋成矿域东带、美洲大陆科迪勒拉—安第斯斑岩铜成矿带的南端,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构造岩浆活动频繁,特别是中新生代以来的火山、岩浆活动,带来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形成了以斑岩型铜矿为主的世界级大型铜矿床,具有找到大型铜矿床的可能。下古生代侵入岩浆岩多为基性岩类,中生代深成岩浆岩活动强烈,而新生代拉伸构造引发了更为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安山岩-闪长岩类、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类及其相当的隐晶质的半深成的岩石等,与铜矿成矿最为密切,多期次岩浆侵入导致了多期成矿,生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矿床。总之,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