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河南嵩县磨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时间:2024-08-31

郭钢阳, 星 东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勘查院(河南省金属矿产深孔钻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磨沟金矿床位于豫西熊耳山中东部地区,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发育,以Au、Mo矿化为主,伴随有少量的Pb、Zn矿化,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其中金矿床有祈雨沟金矿、店房金矿、前河金矿、上宫金矿等,以造山型金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为主;钼矿床有南泥湖钼矿、黄水庵钼矿等,以热液脉型矿床为主;铅锌矿床以热液脉型为主,有铁炉坪铅锌矿、沙沟铅锌矿等。本文以磨沟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床成因,为区内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帮助。

1 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地层出露较为齐全,分别为:(1)太古界太华群,为一套片麻岩组合,按其时代可以分解为5个岩组,是区内最早的变质基底岩系;(2)古—中元古界熊耳群,分布较广泛,以(中)基性—中酸性双峰式火山岩系为主;(3)中—新元古界官道口群,为一套滨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4)新元古界栾川群,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碱性火山岩组合;(5)新元古界陶湾群,为一套砾岩、大理岩、片岩组合;(6)中生界白垩系,以砂砾岩、粉砂岩为主,夹中酸性火山岩岩;(7)新生界以陆相碎屑岩—泥灰岩沉积为主。区内构造极为发育,其中断裂构造可根据断层发育时间先后和方向分为四组,即近东西向断裂、近南北向断裂、北东—北东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此外,区内还发育一处变质核杂岩体。区内岩浆活动发育极为频繁,以合峪岩体、五丈山岩体和花山岩体为主,为区内的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热能和成矿物质来源。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地层

磨沟金矿区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以中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组为主,根据矿区出露岩性变化特征可将其分为三段:(1)下段,以酸性火山岩为主,岩性主要为流纹斑岩,岩石呈紫红色,多为厚层—巨厚层状;(2)中段,以安山岩、英安斑岩为主,岩石呈灰绿色、紫红色厚层状;(3)上段,以流纹斑岩、石英斑岩等为主,夹有少量的英安岩、安山岩透镜体和少量的集块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等。矿区内蚀变现象发育,因此,在地表以蚀变安山岩为主,呈灰黑色,具斑状结构,斑晶以斜长石为主,岩石普遍发育硅化,局部发育钾化。

2.2 矿区构造

矿区构造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不发育。断裂构造按照走向等可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其中北东向断裂系统与金矿体关系密切,矿体受构造控制极为明显。北西向断裂系统是区域性的控矿断裂,多期构造活动特征明显,以张性—压扭性为主,破碎带内碎裂岩、断层泥、构造角砾岩等极为发育,整体上发育强烈的硅化现象,此外,大多数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发育硅化、高岭土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北东向断裂,断裂破碎带较宽,约500~800 m,走向约300°,倾向南西,倾角一般大于50°,该组断裂性质复杂,但多期活动现象极为明显,广泛分布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等,带内普遍发育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金矿化、铅锌矿化等,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矿区内已发现的金矿体均受控于该组断裂体系;近东西断裂位于矿区中部,构造破碎带中发育构造角砾岩,并发育褐铁矿化、赤铁矿化等。

2.3 岩浆岩

矿区地表岩浆岩不发育,仅在矿区南西角出露少量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合峪岩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岩石具有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2.4 矿体地质特征

磨沟金矿区已发现金矿(化)体4条,银矿体1条,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主要赋存于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中,其特征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金矿体形态较为简单,以板状、似板状为主,脉状次之;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次之,倾向北西或南西;矿体的倾角均较大,为倾斜矿体—陡倾斜矿体;金矿石品位变化较稳定,以M2-1金矿体品位变化最大,最高品位可达40.18 g/t,而最低品位为0.47 g/t。

表1 矿体特征一览表

2.5 近矿围岩蚀变

磨沟金矿床与黑云母花岗岩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含金破碎带中普遍发育硅化、高岭土化、钾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近矿围岩蚀变,其中硅化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多分布于断裂破碎带中,硅化程度从破碎带向两侧逐渐减弱,并且伴随有大量的密集分布的石英细脉;高岭土化在矿区内也较为发育,主要分布于断裂破碎带附近,多为热液交代斜长石所致;钾化发育不均匀,多沿构造呈带状转不,以热液交代斜长石形成钾长石为主,多以脉状展布于破碎带细小裂隙或者矿脉两侧;碳酸盐化主要分布于矿脉细小裂隙中。

3 矿床成因分析

热液矿床中金属成矿物质的迁移与沉淀是以易溶络合物的形式进行,磨沟金矿床在含金蚀变带中普遍含有黄体矿化,显示出含矿热液中含有较高的S,因此,磨沟金矿床中成矿物质迁移应该以Au-S络合物为主。热液中金属元素的沉淀机制极多,如氧化还原界面的变化、温度、压力等变化以及水岩反应、混合作用等均可以导致热液中的金属元素沉淀,并伴随着含矿热液的迁移,热液温度逐渐降低,导致热液的搬运能力逐渐减弱,使得金、银等元素逐渐沉淀下来。在沉淀过程中,热液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使得热液途径区域普遍发育硅化、钾化、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因此,磨沟金矿床与祈雨沟金矿、店房金矿、前河金矿、上宫金矿等矿床成因基本一致,属于造山过程中与侵入岩有关的矿床,且矿床大多数受控于北东向断裂构造系统,在该区域南北向挤压作用下,区内陆相岩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变形变质活动,断裂系统表现为下盘相对下降,以压性为主,含矿热液在压力的驱使下沿着区域性大断裂系统向上运移,并向压力减弱的次级断裂破碎带中运移储闭,为成矿物质的沉淀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最终使得金、银等元素卸载而聚集成矿。

4 结语

磨沟金矿床赋存于熊耳群火山岩中,以板状、似板状产于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普遍发育硅化、钾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等近矿围岩蚀变。区内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该矿床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含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区域性变质水和大气水的混合,而交代作用是金、银元素卸载的主要诱因。磨沟地区成矿地质背景条件优越,北东向断裂体系发育,且伴随有强烈的硅化、钾化、碳酸盐化以及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具有优越的找矿潜力。本文主要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几个方面总结了成矿地质背景条件,分析了矿体地质特征,进而总结了矿床成因,研究成果有助于该区域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的开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