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赵 刚,董婷婷
(延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政课提出的根本性要求。只有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才能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民族高校思政课由于具有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具有不同于非民族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内涵,认真分析影响民族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因素,探讨增强民族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有利于推进民族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完成好民族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宗旨是:“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提高思政课亲和力能够使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宗旨更加彰显,那么何为“亲和力”?亲和力原意是指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也就是双方甚至是多方相互吸引、相互支持、相互推动才能形成亲和力。思政课的亲和力正是借用了“亲和力”的意涵,将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学载体、大学生联系起来,探讨的是思政课如何能够实现各方的相互吸引和相互承认。王智腾认为,思政课亲和力是“教师发挥主体作用,使课程对学生具备亲和力表征,学生具有对课程认同的表现”[2]。胡艺华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实际上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自身的教学系统去启发、适应和满足学生内在需求的结果”[3]。也有一些研究是从思政课存在问题的视阈来探讨亲和力内涵,主要围绕着教师和教材、教法等教学载体问题和大学生思想需求来研究。此外,学界还揭示了思政课亲和力的源动力在于教与学的矛盾;思政课亲和力的主导在于思政课教师;思政课亲和力的主体在于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和认知需要;思政课亲和力的承载体在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师的话语、师德、敬业精神等。通过研究学界已有成果和基于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所谓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指为了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要在教与学的矛盾中施展教学艺术,把握大学生心里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能够从大学生思想需求出发,推动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新变革,不断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提高民族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必须注重民族高校思政课实施的场阈和思政课教育的参与者。一方面,民族高校大多居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的经济文化特点会影响到高校发展,边疆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会造成学校发展缺乏经济基础,文化发展落后会造成现代信息交流不畅,人们思想观念陈旧等。另一方面,民族高校内各民族师生共教、共学、共生活于学校内,有的民族高校在校生中几乎包括56个民族的大学生,这就给民族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提出了如何适应多元文化和中华民族意识的要求。
民族高校思政课要处理好思政课教师与思政课教育载体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认知特点的关系,这是增强民族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核心问题。一是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民族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主导者,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思政课亲和力的总设计师。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内容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需要将“马工程”教材与民族高校实际相结合,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本校化”。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依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的思政课教育。二是民族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载体是民族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源泉。要将民族地区能够彰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教学的载体,也要将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风俗习惯作为教学载体,这些教学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色,能够获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同。三是把握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是民族高校思政课具有亲和力的关键。“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出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一些特殊的心理诉求”[4],思政课教师要密切关注生活境遇特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尊意识、风俗习惯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需要的成才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总之,民族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必须是从“民族”的特殊性出发才能认识它的内在理论要求。民族高校的教育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点、思政课教师队伍以及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态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民族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因此,为了提高民族高校思政课亲和力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当前影响民族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因素。
在思政课教学中始终存在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是否与大学生思想需求相匹配的问题;二是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载体是否能够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这两个基本问题都与思政课亲和力密切相关。
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是由党和国家明确规定的,“05方案”使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集思想性、政治性、政策性和科学性为一体,对大学生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是将国家统编教材内容与民族高校实际相结合,但是在结合过程中易产生教学内容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需要不相符的问题。一是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易产生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相脱离问题。比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有些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还是奴隶制社会,还没有进入到封建制社会,这就会让该民族的大学生难以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问题。又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都是重要内容,但是,在教学中也会产生不能很好地深入到少数民族心里的问题,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本民族的道德要求与教材中所列举的有所区别,这会产生思政课教学的“无力感”。二是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关注度不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既包括少数民族自身的民族意识,还包括少数民族所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两种民族意识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虽然都有所涉及,但是都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三是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还存在着易引起学生困惑的问题。比如,“重复”问题是大学生在高校思政课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困惑;学习内容多是大学生在高校思政课学习中普遍感受到的问题;思政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又一困惑。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基本上都是使用本民族语言学习,而到了大学普遍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他们经常感受到学习压力大,而思政课教学内容多而且理论性强,会降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可度。
在思政课教学中,使用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思政课教学方法要因时制宜、因校制宜和因人制宜。思政课教学方法要“因时制宜”,是指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关系。思政课教学方法要“因校制宜”,是指要聚焦学校特点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要“因人制宜”,是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开展“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要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这是普遍性共识。然而,在追求这一共识时却产生了误区,一是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有的思政课教师还不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对教学内容研究不够彻底,教学方法达不到教学要求的问题。二是在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教学方法上,有的思政课教师认识到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拓展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运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时,存在着运用不准确的问题。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有的思政课教师愿意融入地方革命史,而地方革命史由于缺乏系统挖掘,有时传播的历史事实并不“真实”。三是对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方法的“度”掌握的还不够。当前新兴的“慕课”“微课”等各种教学形式兴起,VR技术、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被广泛推广,但从整体上来看,还只是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有的思政课教师对于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不熟练,甚至有畏惧心理。
***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当前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存在着许多与之不相符的地方。一是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与发达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相比普遍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民族高校的办学条件较差,给予高校教师的待遇比较低,造成了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流失和缺乏职业获得感。二是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国家重点高校的思政课教师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经济条件落后、思想观念陈旧、师资水平低制约了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三是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对着的教育对象比较复杂,民族高校的大学生不仅民族成份多样、民族意识多元,而且由于国家招生政策的优惠,不同分数段的各民族大学生在一起上课,造成思政课教师有时难以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四是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也会受到民族意识的影响,如有的思政课教师对于与自已同一民族的大学生“关爱有加”,有的思政课教师不能准确地传播民族文化,传播的一些民族或地域的文化知识带有主观色彩等等。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影响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由于民族高校内少数民族大学生众多,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意识影响着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过程中产生不适,尤其是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教育文化落后地区,在中学教育中使用的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结果造成了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汉语教学的课堂。二是民族高校内各民族师生是共居、共学的状态,对于那些来自于较为封闭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进入到多民族共学的高校后本能地会强化民族意识。比如,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会产生自我封闭意识和民族对立意识。三是民族高校内少数民族大学生求知欲望比较强烈,他们崇尚知识、渴望成才,但是在求知道路上的抗挫折能力较差,“他们从小受到不同特点、不同类型文化的熏陶,本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始终成为一种顽强的力量。这使得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政治意识以及行为在文化表现上始终存在着显著的差异”[5]。四是民族高校内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都来自边疆和偏远地区的乡村,他们时常对城市内纷杂的信息和众多新事物感到茫然无措,网络新媒体在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认识世界新工具的同时,外来文化也在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能够开拓大学生的眼界,能够使思政课教育所传播的主流意识形态更具吸引力,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有些社会思潮会对思政课教育造成强劲挑战。[6]民族高校是社会思潮传播和影响的重要领域,民族高校内多元文化、多元意识共存,客观上有利于不同观点主张和相异价值观判断的思潮传播。在社会思潮影响下,各民族大学生会产生对思政课教育的误解,有的大学生从实用主义思潮出发,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是万能的,而思政课只是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并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收益;有的大学生不能把思政课教育所传授的知识看成是科学,他们更愿意看网络大V们的“心灵鸡汤”,时常误解思政课教育对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正面引领作用。在多元化社会思潮影响下,民族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也会产生彷徨,有的思政课教师不能理直气壮地讲授思政课;他们不敢直面错误社会思潮,只管照本宣科地讲书本中的知识,把思政课堂变成空洞的说教,不能很好地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所谓的思政课亲和力也就无从谈起。社会思潮对民族高校思政课的冲击和影响,还表现在对思政课教育的话语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冲击上,社会思潮以网络新话语来凸出它的标新立异,这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思潮还会激发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当前社会思潮主要集中在网络世界,网络世界对于青年大学生产生强大吸引力。在此背景下很多人认为思政课教育不能停留在传统课堂,要运用互联网技术使思政课走进云端,但是也要看到思政课与云课堂不相适应的一面,教师与学生仅通过互联网连接、隔着屏幕对话,这种授课方式能否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要打问号的。
提升民族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根本路径是进行思政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综合性改革。具体表现为:创设思政课教学环境、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丰富和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以及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各民族大学生对思政课的“真学”和“真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7]。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非常重要,从提升民族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视阈来看,主要有社会意识形态环境建设、校园周边环境建设、校园内环境建设和思政课堂环境建设等方面,这些方面对民族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意识形态环境建设对民族高校思政课非常重要。***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8]。建设主流意识形态,“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8]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共同理想能够凝聚各民族人民的意志;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伟大成就能够坚定各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历程能够将各民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能够为民族高校思政课起到舆论引领作用。
校园周边环境是民族高校思政课建设不可忽视的外部环境问题。民族高校不仅要重视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问题,更要重视错误社会思潮的渗透问题。为此,一要管控好民族高校校园周边的文化环境,营造出社区文化积极健康向上和民风和谐的氛围。二要引导民族高校校园周边商业经济的合理布局,杜绝高档消费场所和泛娱化场所的设立,对于宗教性场所更应该加强管理。三要营造高校校园、各族师生与校园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局面,在注重物质环境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软环境建设,打造出高校校园与周边环境中的商家、社区、政府等各类社会治理主体的共建、共居、共享的社会环境。
校园内环境是民族高校思政课建设中重要的环境建设问题,其核心问题是形成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要形成民族高校的党政管理干部、教师、共青团干部和辅导员以及后勤人员的教育合力。要把思政课堂环境建设作为提高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抓手,除了要按照教育部规定的缩减班级员额、倡导小班化教学外,思政课堂环境日益要求增进思想性、科技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以代替传统课堂环境。要引导大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增进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环节。
***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给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完善自身素质提出了根本性要求,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也就是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底色,思政课教师必须把自身政治素质作为为人师表和立德树人的第一要务;要从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中,拥有热爱共产党和使自己成为共产党之一员的政治素质;要从带头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持之以恒、灵活多样地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做好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也就是思政课教师要甘于“人师”,不仅要传理论之道,更要传人生之道,要具有家国情怀、职业情怀和仁爱情怀。思政课教师要有既爱小家、又爱大家、更爱国家的职责意识。思政课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情怀,思政课教师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复读机”,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内容,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科学方法,要在敬业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到大学生的心灵。思政课教师要有爱“人”的情怀,“思政课教师只有倾心于学生、倾心于课堂,滋润学生心田、温暖教学课堂,才能让思政课成为师生之间情感互通的主渠道”[9]。
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勇于探索“新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师要勇于革新教学理念,既要掌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规律,又要敢于尝试新兴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新”才能将学生“留”在课堂。思政课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才能深化大学生对理论的认知,才能满足大学生对最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需要。思政课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学网络化、信息化和多媒体时代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只有搞“活”教学过程,才能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具有认识事物的大视野,克服视野狭窄而眼界有限、知识储备匮乏而教学有心无力的问题。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亟需增强知识视野、历史视野和世界视野。思政课教师除了要掌握思政课教材上所承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知识外,还要具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既要善于总结思政课教学的历史经验,又要洞察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大势。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吸纳世界的新知识,激发大学生承担人类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要严,是指思政课教师要严于律已,在课内课外言行一致,对职业要恪尽职守,在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能够抵制各种外部诱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思政课教学之中。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并积极转化为立德树人的伟大行动。思政课教师要明确“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思政课教师要把弘扬主旋律作为根本任务,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思政课教师要严于律行,行为要得体、行为不逾矩。
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是指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楷模。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情感人格,对待学生要和蔼可亲、要有感情、易被人接近。思政课教师要通过音容笑貌和自我锻炼来改善和提高自身的气质人格。思政课教师还要通过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来提高自身的智能人格,这些人格修养的提高是形成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因素。
思政课教学内容是思政课产生亲和力的重要因素,思政课教学的理论魅力归根结底是要以学生能否掌握教学内容为前提。民族高校中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居多,为此,民族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必须围绕着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完善。
要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小学思政课所学内容基础上,丰富民族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中学思政课教材与大学思政课教材进行对比,分清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结合教学要点,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将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上的思政课知识性学习引向到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分析式学习。
要在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基础上,丰富民族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始终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高度看待历史问题、看待中国革命、看待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与中国各民族实际结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各民族社会发展教育。要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国家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决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要在汲取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要将民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内容之中,如民族的语言、舞蹈、音乐、民俗、饮食等。要将地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之中,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成就、标志性建筑、纪念碑、红色文化遗址、特色村寨等等。要将历史性的精神文化资源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之中,如历史人物的事迹与思想、民族的思想文化典籍等等。
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完善,还应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特色)等方面进行丰富。从根本上看是要做好从民族高校思政课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贴近学生实际和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思政课产生亲和力的重要因素。思政课在教学方法上是灌输性教育和启发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坚持在进行灌输性教育的同时积极发挥启发性教育的作用,是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应树立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以教学手段丰富为辅助、以满足大学生多样化思想需要为主旨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必须积极吸纳已有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哲学视阈的唯物主义的方法、唯物辩证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心理学视阈的用“注意”“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知识来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一般性教学法。此外,还包括“教”与“学”上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在教师教的基础上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师生双方交互作用为主的方法等等。[10]
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通过拓宽教学手段来实现。应该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思政课教学中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各种信息进行交互传递,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抽象性转化为直观性,将“枯燥”转化为“形象”,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富吸引力。信息化教学技术既可以是多媒体课件式教学,又可以是现代与传统相混合式教学,还可以是网络虚拟课堂式教学和网络沟通式辅导式教学,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够增强师生课堂的互动性,能够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互联网+”是新兴的教学技术,它给高等教育和思政课教学带来革命性影响,它以巨大潜能的工具属性改变了人们对思政课堂的传统认知,成为开启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的推动力。
总之,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遵循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既要坚持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道德性和知识性等方面的紧密结合,又要总结和继承以往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好经验。要把灌输性教育与启发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实现思政课的知识性教育,又要达到课程育人之目的;既要强调思政课的课堂教育,又要推动社会实践教育的深入发展,这些方面的紧密结合才是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正确方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