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 允,赵宏林
(内蒙古民族大学 医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医学教育改革是基础工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指出:医学教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在此背景下,医学院校如何科学制定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处理医学人才培养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培育人文精神的关系,成为当代医学教育乃至医疗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1]。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的《贲卦·彖传》,象辞有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现在所说的精神文明;这里的“化”是教化的意思。医学人文是一门医学和人文学的交叉学科,是探讨医学源流、医学价值、医学规范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其他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群。医学人文精神就是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医生不仅是在治疗疾病,更是对患者的关怀、尊重、照料,核心就是“关爱生命”“以人为本”。自古以来,医学就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有人情味的职业,中国古代的“医乃仁术”思想和西方医学奠基人、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无不闪烁着医学人文精神的光芒。
我国的医学生的生源都是高中理科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是文理分科教育,这种应试教育环境使学校和理科学生普遍不重视人文学科的设置和授课,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理科学生的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同时,很多学生在重负之下也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提高人文素质的课外阅读,这种社会大环境导致中学阶段的理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较低。民族高校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少数民族预科生,他们主要来自偏远的农村牧区,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平时语言交流很少使用或者基本不使用汉语。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语言交流能力不足限制了他们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交流[2],有些学生习惯封闭自己,不利于自身学习和教育教学的开展。
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理念,把医学特别是现代医学仅仅理解为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达,认为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可有可无,片面强调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而忽略人文社会属性。因此,很多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学分安排、考核考评等教育教学环节存在严重偏差。
同时,很多医学生片面地认为学医就是学习医学专业技术,比较排斥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经常询问“我们是来学医的,学校为什么开设这些非医学课程?”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医学生对医学专业课能做到按时上课,认真听讲,抢着坐在教室前排位置;人文通史课上,学生旷课、玩手机、看其他书籍等现象则屡禁不止。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认可度不同,年级越高的学生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可程度越高。高年级学生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需要贯穿医学学习整个阶段”的认可度远高于低年级学生。由此可见,随着深入学习医学知识,特别是经过在医院见习和实习的锻炼后,高年级学生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反思医患矛盾和日常工作,不断提高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认可度。
2009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明确指出,要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在实践中,医学生的课程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现象。
首先,医学人文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偏小。一些院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课”以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法律基础》等纳入医学人文课的范畴,忽视了医学人文的专业特殊性。
其次,课程设置时间方面,人文课程基本安排在大学的前三年,后两年的临床教学实习阶段基本不安排医学人文教育,忽略了医德医风和医学人文教育的长期性,导致医学人文教育的效果不强,缺乏与医学实践的结合。
再次,学分设置方面,很多人文课程的学分设置较少,大多人文课程是选修课,无疑降低了学生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
教师是教育的基础,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当前很多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严重不足,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很多在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中讲授思想政治课以及文史哲课程的教师缺乏医学知识,医学院的专业教师对人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学生很难体会医学人文的内涵。一些教师仍然使用死板的填鸭式教学法,照本宣科,枯燥无味,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严重打击了医学生对人文教育课程的热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018年8月31日,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在第二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表示,医学人文是医学的灵魂,也是几千年来医患之间的精神桥梁。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爱生命、以人为本。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人,主要体现为在医疗实践中对人生命的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人的情感的关切、人的心灵的安慰、人的发展的考量[3]。
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取决于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这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4]。随着社会的发展,无数事实证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主导的医疗活动在一些疾病面前无能为力,层出不穷的医患冲突、医学伦理难题难以解决。特别是在当前“医教协同”和“全民大健康”的大背景下,社会迫切呼唤医学人文的回归。现在医学院校要培养“有温度”的医者[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强调,要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因此,与时俱进,适时更新医学教育理念,转变医学教育模式,把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效结合,成为我国医学院校面临的当务之急。缺失医学人文教育的医学教育既不利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医学学科的完善和进步,更不利于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对健康生活的美好需求[6]。医学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逐步探索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7]。
当前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基本包括大学通识课程体系、医学基础人文课程体系、医学专业人文课程体系三大模块。
大学通识课程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法律、历史、艺术、文学等,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追求真善美的意识和能力。
医学基础人文课程体系包含医学史学、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以及医学与人文交叉的各学科,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医学人文思想和社会文化,不断提高学生对医学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判断[8]。
医学专业人文课程体系包含医学心理学、临床沟通与医患关系技巧、执业医师法、经济法学、行政法学等,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社会、法律等知识参与医疗实践,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
医学院校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和设置以上三大模块,例如:课程考查方式可以设置必修课、选修课、考查课等不同形式;年级安排方面,应当贯穿大学一年级入学教育到临床实习实践的整个大学阶段,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培养特点开设不同的人文课程;课程考核方面,应当改变单一的“一套试卷,一份标准答案”的死记硬背式课程评价体系,适当增加开放性的社会实践要求,把寒暑假社会实践、社区自愿服务、到医院做义工、社会基层调研、献爱心、帮扶弱势群体和困难同学等活动纳入人文教育的考核体系,一方面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社会现实、了解家乡发展、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的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对建设民族地区的使命感、归属感;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以后从业打下坚实基础。
***总书记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加强医学人文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首先,民族医学院校要增加投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文专业教师。医学人文教师要自我加压,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学校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示范课观摩、青年教师比赛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
其次,加强医学人文学科建设,通过政策倾斜激发医学人文教师的热情,让他们积极进行教学、科研、“课程改革”,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再次,深化和落实“三育人”和“大思政”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专业任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能兼备的新时代高素质医学人才。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空间、育人为主要导向的精神文化,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对引导青年学生的行为趋向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发源于校园,服务于社会,并且要引领社会潮流和发展方向[9]。因此,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着重构建“以人文本、仁爱奉献、医德至上”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
医学院校可以用利用宣传展板、广播条幅、医学文化墙、医学名人雕塑或者QQ、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构建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育人环境;通过每年医学新生入学的“医学生宣誓”仪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通过人体解剖课前向“大体”老师默哀、向实验动物致敬等形式,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感恩生命;开展“励志人物”讲座,不定期邀请知名校友或者医学教育专家、一线医务人员分享自己的工作感悟和价值追求,邀请普通病人分享求医经历和对医生评价,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用病人的要求鞭策学生,增强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追求;通过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寒暑假社会实践、无偿献血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仁爱奉献精神,在实践中加强职业德道教育;特别是组织学生深入农牧区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边疆的农牧区的医疗条件和社会需求,增强他们投身民族地区医疗事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