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时间:2024-08-31

谢 娜,涂永波

(喀什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标新时代的新要求,民族地区高校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1]民族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关系人才培养质量,还关涉到民族地区长期繁荣稳定。[2]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有必要构建更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聚焦高质量发展,以期探寻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

一、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现实基础

(一)民族地区高校生源类型多样

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源多样。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高校生源通常有民语言(民考民)、双语类、单列类(民考汉)、普通类(汉语言)四种类型。民语言类型的学生主要是指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我国高考中使用本民族语言试卷考试被招收的学生。这类学生汉语基础较为薄弱,在入大学后,第一年要接受预科教育。民族预科教育是在民族学生文化基础与大学本科的入学水平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适应的特殊教育工程。[3]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此类型学生本科段的修业年限为五年,专科段年限为四年。

生源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导致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面临共性与个性课程模块建设的困境。

(二)民族地区高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教师力量相对薄弱。教师队伍规模日趋相对稳定,但师资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与学缘结构均有待优化。

以民族地区A高校教师队伍为例。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14.2%,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占48.6%,本科学历者占37.2%。高、中、低职称结构比例约为3:5:2。中级职称及以下者占多数。教师所学专业与任教专业学科匹配较高,但学缘结构来源不广泛,且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较为缺乏。教师数量不足,个人教学工作负荷过重。

因此,如何在现有教师队伍的条件下,开足各类专业课程并有效保证教学质量,是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得不综合考虑的一个因素。

(三)民族地区文化环境特殊

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从26项中国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看,有10项是少数民族特有或民族地区所特有的。这一独特的地域优势,既为民族地区高校在信息实践和社会参与方面提供了先决条件,也给民族地区高校提出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巨大挑战。[4]

多语环境也是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就业,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求教师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要求各民族学生熟练掌握与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民族地区特殊环境还表现在多民族文化差异。多民族学生群体有着多样的传统观念和文化风俗习惯。因此,促进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也是民族地区高校的重要使命。

二、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设想

厘清了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现实基础,还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基本要素和程序。有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方案应包含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的内容与方法、人才培养的环境与条件等基本要素。[5]也有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需完成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结构的构建工作。[6]综合来看,一个方案的构建应厘清培养什么样的人、哪些课程内容有助于培养这样的人、采取何种途径培养这样的人、如何评价方案等问题。具体而言,构建过程应包括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安排以及方案的评价与修订等步骤。

(一)地域文化特殊性决定培养目标应适宜国家与地域的双重需要,凸显又红又专

民族地区高校具有多语环境、多民族文化差异等特点。但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发展实践应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立场,凝练各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体现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旋律,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在宏观层面的重大部署。[8]据此,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适宜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高校应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功能,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使之成为政治可靠的人。另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考虑到高校的服务面向。服务面向指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9]由于民族地区高校生源大多数来自本地区,并立志服务于本地区的发展。民族地区高校需要确保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最终为地域发展服务。基于现实的需要,民族地区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该将学生双语学习的目标要求考虑在内,并重视学生就业本领的培育。

(二)生源多样性决定课程内容应满足共性与个性的要求,确保思政教育全覆盖

民族地区高校独特的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决定了该区高校的课程内容需以民族团结教育为先导。[10]因此,民族团结教育、红色文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是民族地区高校重要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容既体现在专门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也应体现在其他各类课程中,确保课程思政全覆盖,思政教育贯穿全过程。

课程内容还需体现民族地区高校的个性要求。民族地区高校生源多样,文化多元。民族地区高校是把学校文化、专业方向和学生的个性特长结合相融的地方。[11]因此,课程体系中纳入各民族音乐、舞蹈、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有利于各民族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交流,为实现各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打下基础。

(三)有限师资力量决定教学计划应适恰理想与现实,聚焦实训与实效

要克服民族地区高校资源师资条件缺乏、教育资源不足等限制,高质量完成教学,民族地区高校必须注重在教学安排上优化教学结构、整合有限教育资源以及科学合理设计教学计划。理论知识的教学需遵循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突破原有的按学科类别安排的束缚,加强相关课程的整合,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地裁并和更新,从而开发出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12]

民族地区高校课程基本以模块形式安排,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职业课程以及教育实践等模块。课程次序的安排主要依据“学科主线”,以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安排在前、拓展课程置后为基本原则,学科知识层层递进,保障学科体系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教育实践模块是教学安排的难点,主要难在实践环节的学时学分的分配、实习、见习的方式与时间安排上。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而言,安排教育实践环节受限于实践指导师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客观现实条件。因此,教学计划应基于现实条件做出适当安排。

在课程方案构建时,应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课程的设置,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保障实践技能训练的学时。加强见习与各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有机结合,借鉴“学用一体”的教育实践模式,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融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改善民族地区理论师资不足和实践指导无力的窘境,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化保障学生实践效果。此外,还可尝试以奖励学分的方式激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技能大赛,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多到实践基地去,多到基层去,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提升职业的认同感与荣誉感。[13]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导师资源,校内外师资建立有效联动机制,增强学生实习的效果。

(四)高质量导向决定方案的评价需多元主体协同参与,重视以评促改

方案制定后,需对方案的基本要素,如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学分总数、课程门数、教学次序安排等进行逐一核实、反馈与修改。依据具体的评价指标、标准流程和多样的评价形式,由制定者、使用者以及相关专家共同参与评估。评估小组专业能力不足的高校,需向对口支援单位、其他高校、相关专家寻求专业指导与支持,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方案评价的首要依据是国家出台的相关新政策、新标准以及相关学科新进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符合国家对专业人才规格新要求以及学科发展的新需求。课程体系与教学安排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高校培养方案与专业设置问题,还关乎高校、学生和社会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方案的调整与修订工作应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多方面的意见,尊重各利益相关者对课程建设的评价,进而合理地优化现有的培养方案。

综上所述,一个完整的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逻辑如下图1所示。首先,民族地区高校应根据国家与学生个人发展的双重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围绕目标选择课程模块,并凸显区域特色和课程思政,以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根据现有条件与学科专业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计划,聚焦学生专业能力的实训;最后,结合客观标准和利益相关者意见评价课程方案并做出适宜调整。总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不断在实践中得到完善,不断探索出适宜新时代所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补给高质量的后备力量。

图1 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思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