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智能化时代的人才:跨界、相异、包容、共生

时间:2024-08-31

孙刚成

(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智能化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也是世界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路径。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认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同时,规划要求“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成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依据新的时代发展特征和智能化时代的社会变革需求,未来的专业人才越来越需要具有多学科知识、跨界整合能力和解决现实工程技术和管理问题的能力,简言之,智能化时代的人才必须具备跨界、相异、包容和共生的特质,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本期专栏推出3篇人才培养改革文章,分别从新工科人才、新文科人才和民族高校人才培养角度诠释智能化时代的人才特质。

孙刚成教授与杨晨美子撰写的《新工科人才必备的批判性思维与核心能力培养》认为智能化时代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必须实现思维创新,在批判性思维的保障下建构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实现跨学科整合与实践创新的前提,而创新实践本身又是提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基本路径和跨学科整合基本样态,三者有机结合才可能形成新工科人才解决复杂技术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很好地诠释跨界与融合。所以,基于问题情境激发问题中心式辩论,以交叉学科探究项目和项目群为依托加强跨学科交流,为学生提供基于高起点校企合作的丰富多彩综合实践机会,将是培养新工科人才创新创造能力的重点改革取向。

刘国利副教授撰写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内蒙古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基于对内蒙古高校法学人才培养现存问题的分析,认为内蒙古高校在法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抓住机遇,找准自身定位,在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课堂教学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实施变革,拓展法学人才的跨学科知识视野,提升法学人才跨学科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以便于让法学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变革需求,提升跨界理解与沟通能力,促进跨界相融与和谐共生。

谢娜副教授和涂永波讲师撰写的《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基于对民族地区高校生源类型多样、原有生活环境多样等特点,提出基于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设计、聚焦高质量教学以及规范方案评价机制等,致力于让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各展所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满足智能化时代更加多样与个性的发展需求,推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合与共、和美共生。

总之,智能化时代是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是更可能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时代,也是更需要通过培根固本提升人才应变能力的时代。所以,只有养成未来人才跨界、相异、包容和共生的特质,才能让每一个人在瞬息万变的智能化时代波澜不惊、自由应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