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谭艳平,沈 宏
(1.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铺开,内涵发展成效显著[1]。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2],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创新也将迎来新的挑战。民族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基础上,更要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相结合,坚持党的民族工作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相结合,民族高等教育应该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同时尊重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研究生教育目前已经成为民族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3]民族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在面向全国的同时,更需要面向各少数民族和各少数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及其民族聚集地区服务,为国家的长治久安需求服务。鉴于民族院校的历史沿革、师资队伍、生源结构、民族地区对人才的社会需求,对民族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构建以“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为核心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将逐一阐述以协同创新为导向,解决用人单位对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研究生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构筑新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到研究生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协同创新”的新理念[4]。2012年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启动,“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创新”[4],“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指出,到2020年研究生教育应该“基本形成各方资源充分参与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寓教于研,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6]。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切实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大幅提升学生综合素能和就业能力。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核心在于实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由高校这一单一主体到多元化主体的转变,除了高校之外,要将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资源和条件科学地引入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相关环节,形成协同效应。在协同培养过程中,能够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敏锐的市场观察力、求异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主体的多元化和不同子系统的协调互动,对共同实现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有力推动高校学科健康发展,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产出和转化。一个运行良好的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正是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系统的构建过程,该体系的建立,能够为高校、为研究生搭建直接面向当前科学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重要平台,促进高校整合并且调动五大主体的丰富优质资源,推动整体改革。
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立足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够有力推动高校研究生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相结合。民族高等院校将普通高等教育规律与民族工作规律相结合,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切实服务于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通过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农村合作社等深度融合,促进民族区域创新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同时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不断发展。传统“师徒式”“专业式”的单一主体主导、内部封闭运行、自产自销倾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要求,民族高校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出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雷同,不具有明显特色,同时也与民族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完全同步。
目前民族高等院校对各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目标普遍缺乏深入探讨,流于形式。培养目标的确定主体单一,一般为该专业导师组成员或者教学管理人员,必然造成培养目标内涵单薄。作为协同创新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的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甚至培养对象研究生本身都没有参与,也不了解该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这也造成培养目标的发展性和社会性需求等特性的缺失。不清晰的目标自然会影响教学培养过程的有效开展和优化,客观上造成高校人才培养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在封闭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内部按学科、专业、职能等划分为不同的院系、不同管理机构和部门,条块明晰、互相独立,难以长期有效开展跨界合作、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实践,交叉学科成长、复合型人才养成难见成效。从高校外部来看,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受自身利益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也缺乏长期的、有效的协同互动机制,没有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这一不足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内容更新不及时、缺乏前沿性交叉性的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研究生动手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科研训练形式单一、研究生科研动力不足,双导师制难以贯彻落实等。
考核及评估的根本价值不在于考核的结果,而在于通过考核评价的反馈,最终实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考核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按照社会人才需求导向标准,对研究生培养效益和质量作出人才供需判断;另一方面,按照培养目标体系,对培养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对标评估判断。纵观当前国内高校的培养机制考核方式,多数高校以毕业论文的质量作为考核评判标准。这种以论文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是否能够全面评价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值得商榷。同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评价体系也很不完善。
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学专业由1988年创办的生物化学专业发展而来,目前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下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水生生物学等七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该专业立足于民族地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服务民族地区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基于以上专业发展定位,如何以协同创新为导向组织协调“政产学研用”多元主体参与研究生人才联合培养的积极性,一直是该专业高度关注并且积极实践探索的问题。概而言之,该专业近年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的确定,应该体现“政产学研用”多元主体的需求、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高层次、复合性、多元化的特点。
基于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生物学专业最新版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该专业拟突出人才培养服务和服从于国家教育事业、民族工作和科学研究,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有志于民族地区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本科毕业生招生,培养和造就一支自主创新能力强,为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新兴生物产业发展服务的、关注民族地区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特色鲜明的人才队伍。这一培养目标的设定,能够有效弥合当前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中人才培养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需求的间距,有利于培养模式其他环节的改革优化,为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协同创新导向的凸显和落实奠定了基础。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针对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建设师资队伍时,除了充分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学术评价环节中的权力之外,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完善是重中之重。
目前,生物学专业导师总人数为31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8人;具有一年以上国外工作经历的导师27人;近五年毕业研究生165人,生师比为1.06:1。从生师比、职称构成、学位构成、国际化水平来看,导师队伍构成现状比较合理。
学院在大力建设师资队伍、强化本校导师培养责任和能力的同时,积极开展校内外“双导师制”建设。一方面,为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鼓励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到校外兼职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积累研究生培养经验。目前,生物学专业已经有5位导师受聘至其他高等院校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时,学校从2014年起就坚持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担任研究生的合作导师、兼职导师。兼职导师包括酶工程、酿酒和乳产品等行业专家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知名学者。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实施,有效聚合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优质教育资源,打破了传统培养模式的闭合式管理,营造了有利于协同育人的环境。
课程体系是教学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生物学是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性质决定了其具有课程多、方向多的特点。生物学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协同创新为导向,突出学术性和专业性的紧密结合,在遵循研究生教育的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兼顾民族教育的特殊需求,体现专业的职业性导向。同时,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加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取向。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培养中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相互融合,完善协同育人模式[7]。
首先,合理安排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任选课)三大模块。
在学科基础课方面,鉴于生源多为三本、独立学院等院校的实际情况,侧重查缺补漏、夯实基础;在专业核心课上,结合最新学科前沿,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上,突出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根据研究生的自身需要搭建选修平台。另外,将实验课建设作为落实协同创新理念的重要抓手,重点培养研究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例如,《分子遗传学实验》采用了“模块化超市”设计,由传统的教师主导的封闭式教学向学生自主的开放式教学互动转变。由该课程教师将实验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内分设多个各具特色的实验,发挥民族院校优势,鼓励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特有资源作为实验材料,由学生根据需求选择学习,任课老师跟踪指导。这一改革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2012—2015年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学评教”综合评价优秀率均在90%以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
“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就是为了突破大学“象牙塔”壁垒、释放各种创新要素,吸收多方创新活力,推进“人才、学科、科研”多元融合,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满足就业需要。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等领域探索适应现实状态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协同育人环境[4]。生物学专业旨在以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实习实训为核心,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生创新课题以及武汉光谷生物城相关企业实训等环节,更好地熟悉所学专业领域,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学校近年来从“四个依托”着手,优化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和实践培养环节。
首先,依托项目平台,开展项目教学。
组织研究生结合论文选题参与导师主持的纵向、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理顺课题构思、方案设计、课题执行等环节,帮助学生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变换多种思维的能力、深度学习知识的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其次,依托实习实训,形成产学研互动。
“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8],组织研究生参与假期社会调研,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和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社会调研与实践,发现科技需求与科学问题;与新兴生物企业合作,促进项目研究与工程实训、社会应用相结合,开阔学生就业视野,使毕业生更快地融入企业生产之中。
再次,依托课题资助,培养学生科研素质。
在项目教学训练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切实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设立研究生学术创新课题(每项课题获批3000至5000元经费资助),资助研究生自主开展科研创新,近五年共有26个研究生课题组获得了立项资助,科研成果逐年递增。
最后,依托学术活动,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通过学术交流活动,学生能够快速了解本领域和相近领域的学术前沿,激发科研灵感,拓展科研思路。同时,学术活动能让学生清晰自我定位,提高科研鉴赏能力,提高学术品位,进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要求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或者学术报告十次以上,并作学术报告一到两次。2012年至今,学院举办“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分论坛及创新基金结题汇报会”四次。2011年至今,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55人次;组织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45人次,其中国际学术交流27人次。
在传统的以学分和论文撰写为主的考核制度基础上,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将学习过程考核和结果评价紧密结合,规范课程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就业实际的能力。
一方面,强化中期考核环节,实行分流淘汰制度。
提倡竞争,鼓励先进,淘汰不合格者。研究生入学一年半时要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学院领导及指导教师组成不少于5人的考评小组,全面考察研究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论文的开题报告及研究进展等基本情况。对学习成绩偏低或者思想政治表现较差的学生给予警示,限期改正并且再次考核;考核合格者才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阶段。另一方面,严把论文质量关。每年申请答辩的学位论文均需进行重复率检测,每年随机抽取10%的硕士学位论文参加校外专家隐名评审,2018年已经扩大到100%的毕业论文,合格后方能参加答辩。同时,规范学位论文答辩程序,杜绝答辩流程“人情化”。自2019年开始,拟在全院推行所有学位论文参加校外专家隐名评审、论文答辩实行盲答制度,学院建立答辩专家库,全部由各硕士点推荐的校外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由学院从专家库里随机抽取,指导导师实行答辩现场回避,答辩费用全部从学科建设费中支出,不再由导师承担。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学专业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逐步构建和完善以“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为特点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五年硕士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在91%以上。研究生就业分布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普洛麦格生物产品有限公司、武汉市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以及云南、贵州及武陵山区等民族地区的企事业单位等。硕士毕业升学或者出国深造比例达16%,分布于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等国内外高校。
总之,构建面向生物学学科前沿、工程技术科研创新、生物行业产业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求的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切实提升民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科研创新、切实服务国家尤其是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