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胡亚军
(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特别是民族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期,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和各族群众的需求层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的矛盾已经凸显。如何在新的背景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民族高等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是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的科学论断。民族高等教育居于我国民族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只有准确把握民族高等教育的新矛盾,才能更精准地瞄准目标,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更有效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和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比例达到2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正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迈进。”[1]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能上学的问题总体上已经解决,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优质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存在。”[2]在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投入配置不平衡、不充分、学生发展要求不平衡、不充分、高校办学质量不平衡、不充分”。[3]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至今,先后召开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研究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也实现了数量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质量也不断提高、逐步发展壮大的可喜变化。“截止2016年末,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37所,在校本专科生203.6万人,增长5.5%。”[4]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现阶段民族高等教育也存在布局不合理、结构不规范等的问题,《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就提出要优化民族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从侧面说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这与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是一致的。此外,民族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与社会期待、办学结构与实际需求、办学特色与其同质化倾向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我国民族高等教育领域,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有效,更能满足各族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更加契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2015年,***总书记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之后,***总书记多次在关键场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依据、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重要论述,提出总体要求。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个性化需要。民族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顺应时代变革的应有之义,是破解民族高等教育新矛盾的有效途径。
“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是从西方经济学领域引入的一个新概念,来源于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论,即萨伊定理。它是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是后来“里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有学者认为,“相对于传统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劳动力、土地、资源、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利用。”[6]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新形式,已经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在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将处在一个突出位置上,将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行稳致远发挥重要作用”。[7]
什么是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有学者认为,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适时推动民族类普通高等学校的内部改革,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供给”,是要“建立与民族地区实际需求衔接得更加紧密的教育服务系统,以提高民族类普通高等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效率的过程。”[8]这一界定认为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是民族高等院校,方式是通过民族高等院校的内部改革来扩大有效供给。我们认为,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主体除了民族高等院校之外,还应当包括各级政府;改革的方式不仅仅是高校的内部改革,还应包括外部的改革。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供给侧改革为突破口,由政府和民族高等院校通过调整与优化要素配置,在观念、机制、资源、技术等层面全面推动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以提高民族高等教育水平的过程。
1.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包括政府和民族高等院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府承担着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供给,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支持和规范改革,确保供给的有效性。比如,2010年,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其有关民族高等教育的内容,是民族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依据。另外,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政策均是新时期民族高等教育应当遵循的行动指南。民族高等院校是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另一主体。民族高等院校是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教育实体。虽然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也都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但其在办学宗旨、办学特色、服务区域、服务对象等方面,与民族高等院校具有明显不同,民族高等院校在这方面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民族高等院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根据国家的政策和市场需求适时制定、调整校内政策的供给,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能力,培养对接需求侧的人才。
2.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是改结构。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办学长期偏重需求侧,致使民族高等教育的供给与实际需求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特别是在新时代新矛盾下,这种“脱节”现象更为普遍。一方面是民族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学科布局越来越全面,但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就业率、学科竞争力等与其他高校相比普遍偏弱。在教育部公布的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除了中央民族大学外,其他民族高校无一入选。同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中央民族大学,其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其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特别是在本科生高质量就业(升学与出国)方面差距较大。“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高质量就业率为39.68%,而北京大学则为75.16%,清华大学则达到81.5%。”[9]供给侧改革改什么,就是改结构。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就是要聚焦改结构,主动优化学科专业机构,科学设置课程,增加有效供给、精准供给,避免无效供给、盲目供给,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课程建设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能力的倍增效应和良性发展。同时,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是只要供给而不顾需求,而是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充分发挥政府和民族高等院校的作用,进而增强民族高等教育的供需适应度,破解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不断让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给,让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在互相推动中实现民族高等教育有效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也为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立足新时代、聚焦新矛盾,从政府供给侧和民族高等院校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双向平衡,推动民族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抓好顶层设计,优化法律政策供给。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时代,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转型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行为准则”。[10]但是,“尽管市场力量不断重塑着政府资源配置的权力和过程,政府管制的影响力使之依然稳坐掌舵者的位置”。[11]在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府管制的影响力无疑奠定了其作为改革主体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民族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既有总体性的问题,也有结构性的问题,但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结构性的问题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在结构性这一主要矛盾中,需求侧、供给侧是影响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而供给侧已经成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经济层面来看,化解民族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民族高等教育供需结构调节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更为精准、科学、有效的教育供给。从体制层面来看,结构性问题的根本在于权力结构的失序和制度的失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打破原有的供给权力机构,破除不合时宜的供给制度约束,从而建立新的供给结构与制度。简政放权就是破除结构性问题的重大举措。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从完善高校内部治理、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等八个方面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给高校松绑减负、简除烦苛,让学校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2017年9月,国家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些都是政府从政策供给层面推进高等教育和民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具体到民族高等教育而言,政府要抓好顶层设计,要“通过制定《少数民族教育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法》等民族领域基本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12]要对民族类普通高等学校布局和学校类型进行结构性调整,即“制定实施民族地区高校布局规划,支持有条件的民族地区设置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引导一批民族地区普通本科高校和民族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3]
2.用好有形之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各主体要通力合作,对于供给不足的领域,要分析原因,不断创新供给方式,有针对性的增加供给数量,提高供给质量;对于供给过剩的领域,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引导过剩产能结构调整,释放有效资源,实现供需相适应。政府要解决宏观层面的布局问题,把握资源的总体调配;民族高等院校则要抓好微观层面的改革事项,准确分析社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课程设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自主办学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市场则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民族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活动之中,通过对人才的需求,促使民族高等院校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供给侧改革,从而推动民族高等院校形成多元高质的供给结构。具体而言,政府要通过资源配置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民族高等院校布局,引导民族高等院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加强理工科建设。民族高等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结构性调整,使之与我国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实现民族高等院校的人才输出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有效结合。市场则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实习实践合作等方式主动参与民族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教育供给。
1.坚持办学定位,把握供给的方向。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专门设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大学,是民族高等院校办学的根本定位、根本方向、根本遵循。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民族高等院校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4]具体而言,民族高等院校要始终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供给,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贯穿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全过程,着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始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供给,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文化、民族文化的教育,规划建设一批育人基地,挖掘育人资源,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在校园内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坚持不懈培育和供给优良校风、学风,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按照大学章程办事、按照校规校纪办事,确保供给的合法性、合规性。
2.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供给的根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基本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在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根本,充分关注、关切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精准供给、有效供给,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潜力。当前,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存在着与普通高等教育同质化、趋同化的倾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趋同直接压抑了学生对于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也不利于释放社会的教育消费需求,间接阻碍了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基于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机制,一方面基于学生而言,要赋予学生更多的教育选择权,打破校内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的选择壁垒,进一步在课程教材、学院专业等方面释放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民族高等院校要完善教育多样化服务体系,在教材课程、教师指导等方面进行供给侧改革,在教育投资和消费上给予更多空间。同时,民族高等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育人体系,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充分彰显民族院校育人特色,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新颖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合格人才。
3.坚持特色发展,丰富供给的内容。长期以来,由于高校举办、管理、评价一体化,管办评没有理清边界,导致现实中千校一面。这种格局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不符,与学生对接受更公平、更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不符。面对需求侧的多样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当坚持特色发展,增加供给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民族高等院校的特色办学,是民族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15]因此,民族高等院校要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向地方,面向全国,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紧密结合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需要,突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构建以提高就业和改善民生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民族高等院校还应突出基本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反极端宗教主义等特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立志为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坚持以本为本,扭住供给的关键。教学与科研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从应然角度讲,二者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于高校的发展之中。但从实然上来看,二者却经常相互干扰、甚至对立,特别是在科研外溢效应观念的影响下,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的质量问题更是令人担忧,加强本科教育、强化本科教学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2018年6月,在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这无疑是回应社会关切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提出的“以本为本”的理念也是普通高等院校和民族高等院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扭住的关键。由于民族院校的特殊性,的确需要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但必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根本。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民族高等院校更应坚持“以本为本”的理念,确立、巩固、强化和发挥本科教学在学校中的基础性地位,从党和国家、社会与企业、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及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增加对本科教学政策、人才、资金的供给,以供给满足需求,推动学校的发展。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也正如火如荼,民族高等教育要紧跟新时代新矛盾下的改革趋势,从政府侧和民族高等院校侧发力,加快构建民族高等教育供需契合体系,推动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应有之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