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打造“重要窗口”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深化之年,做好全年科技创新工作意义重大。省科技厅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 “四个面向”,落实“四抓”要求,超常规落实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以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为主线,以实施科技创新“七大行动”为抓手,为打造“重要窗口”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R&D经费增长13%,研发投入强度达3%,基础研究经费比重达5%;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0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以上、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15%以上。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实施“七大行动”:
一、实施科技政策扎实落地行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科技政策要增强创新动能”的要求,通过承接国家政策、延续整合现有政策、新出台一批政策的思路,综合形成科技创新政策包。印发实施“科技惠企政策十条”,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技术合同登记所得税减免等普惠性政策,为企业减税1000亿元左右,以“真金白银”换创新主体轻装上阵、专注前行。衔接好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等重大政策,强化科技创新政策供给,加快出台《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率先形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浙江路径的若干意见》等一批科技创新政策,健全完善涵盖要素、主体、产业、区域、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二、实施共同富裕支撑引领行动。围绕缩小三大差距,着力推进全域创新,增强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支撑力、引领力。部省联动落实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围绕打造四大全国典范目标,落细落实14条“共富”政策举措。坚持“一县一产业”,实施好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科技专项,山区26县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技术交易总额各增长12%以上,打造一批科技支撑共同富裕的市县典型案例。加快推进科研人员“扩中”,强化知识价值导向,推动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试点范围扩大至全省域,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和股权奖励总额增长20%以上。发挥杭州、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区辐射引领作用,加快台州、舟山、金华、丽水升级国家高新区,推进设区市国家高新区“全覆盖”。健全高新区亩均税收、亩均研发投入“双亩均”评价机制,新建省级高新区3家以上。按照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县(市)建设部署,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2个、国家创新型县(市)2个,力争保持全国前列。
三、实施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重大科研平台设施建设千亿工程,集中力量推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积极推进宁波甬江、温州环大罗山、G60、浙中、绍兴、台州湾等科创走廊联动发展,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 “双自联动”,加快提升杭州、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能级,加快形成“一廊引领、多廊融通、两区辐射、多点联动”的创新空间格局。加快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探索与长三角及重大科学装置密集区域建立共建共享共用机制。支持之江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体系核心支撑,推动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中科院医学所等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挂牌成立能源、海洋、航空、农业等4家省实验室,完成十大省实验室布局。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中心建设,力争新增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新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家,完成十大省技术创新中心布局。
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加强关键核心和基础共性技术攻关,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三大科创高地、碳达峰碳中和、海洋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工业级云端CAD软件平台、类脑芯片、碳化硅陶瓷热交换部件等“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400项以上,部省联合实施“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等国家重大专项,力争形成工控系统内生安全支持平台、脑机融合接口、大尺寸高性能铌酸锂晶片、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世界最大单机潮流能发电机组等50项以上硬核成果。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四张清单”机制,大力推行“军令状”“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模式,组建龙头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5家以上。借鉴DARPA模式,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体制,推行“交任务式”重大科技攻关。
五、实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行动。出台实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政策,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新增创新型领军企业1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4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0家。发挥好企业出题者作用,支持龙头科技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新组建5个以上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开展联合攻关。实施“两清零一提升”行动,即1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清零、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清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30家、企业研究院200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00家。
六、实施科技人才引进集聚行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战略人才力量培育,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启动“百院千企引万才”行动(“十四五”期间帮助百家高校院所、千家科技企业、引进万名高层次人才),新增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5个、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才95名、海外工程师160名,引育高精尖缺科技领军人才500名以上,引进紧缺急需科技人才2000名。大力培育使用战略科学家,扩大实施“首席科学家”项目,鼓励支持首席科学家团队潜心开展原创性、前瞻性、引领性研究。大力培育青年科技人才,进一步提高青年人才担任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平台基地、重大攻关课题负责人比例,探索青年科学家长周期资助模式,支持围绕重点领域开展潜心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力争全面推行经费使用“包干制+负面清单”,资助青年科技人才500名以上,重点资助50名以上省杰出青年。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探索建立科技人才“白名单”制度,对列入的人才实行一揽子支持政策。
七、实施科技体制改革突破行动。按照“解决矛盾、塑造变革”要求,深化“1+5+N”为体系架构的科技创新数字化改革,迭代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线”“职务成果转化在线”“企业研发服务在线”等重大应用,开发建设 “未来实验室在线”“科技特派员在线”“科技人才服务在线”等应用,促进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培育、科技人才引育等核心业务制度重塑、效能提升。落地落实8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点任务,力争在科技成果评价集成改革、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迭代应用、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一网办”“一指办”等方面创造经验。完善国内外科技合作机制,大力建设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健全完善长三角联合攻关、创新资源共享等机制。深化与创新大国、关键小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的科技合作,推进全球科技精准合作“云对接”系列活动,新建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30家。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健全科技创新基金体系,确保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