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4-08-31

王浩,赵跃萍,张亚明

(1.葫芦岛何氏眼科医院眼科,辽宁 葫芦岛 125200;2.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3.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9)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导致前房角突然关闭,引起眼压急剧升高,导致视力明显下降,且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一种眼病。临床根据患者症状变化将该病分为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慢性期、绝对期6个阶段,严重影响患者视力,从而影响其日常生活。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超声乳化吸除术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不断普及,其中,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常规术式,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1-3]。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微切口在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且效果显著。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1.8 mm 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61 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30眼)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39~64 岁,平均(51.53±2.32)岁;视力0.21~0.23,平均(0.22±0.09)。观察组(n=31,31眼)男19例,女12例;年龄41~61岁,平均(51.17±2.29)岁;视力0.22~0.24,平均(0.23±0.1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均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确诊患者,眼压突然升高至≥50 mmHg(1 mmHg=0.133 kPa),瞳孔散大,虹膜堵塞房角,视力急剧下降或丧失;均为单眼发作;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精神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两组手术由同一组医疗人员进行操作,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即3.0 mm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具体如下:①使用超声乳化仪(眼力健,型号:SOVEREIGN Compact)、XT-X-4B 手术显微镜,准备乳酸钠林格溶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05)、庆大霉素(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029)、甘露醇(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69)、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参天制药株式会社,国药准字J20180051)、奥布卡因滴眼液(参天制药株式会社,国药准字J20100128)等药物;②术前使用甘露醇全身静点,确认术眼并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及奥布卡因滴眼液各滴眼3次;③患者取平卧位,采用神经阻滞麻醉;连接设备超声乳化仪,确认功能正常后,管道灌注乳酸钠林格溶液;④根据患者患眼具体情况选择超声乳化相关参数,角膜缘相应位置做侧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前房,再在角膜缘相应位置做3 mm主切口,以环形方式撕囊,分离晶体状,超声乳化吸出晶状体,并将黏弹剂注入前房、囊袋中,植入人工晶体并根据眼睛情况进行人工晶体调节;⑤确认效果满意后,吸出黏弹剂,关闭切口,眼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等药物进行预防感染治疗,完成后包扎。观察组操作方式与对照组相同,角膜缘相应位置做1.8 mm微切口。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散光情况。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1、2、3个月,检测两组散光状况;②评估视力改善状况。治疗前、治疗1 周及治疗1、2、3个月,检测患者视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散光情况比较 治疗1 周和治疗1、2、3个月,两组散光情况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及治疗1 周、1 个月、2 个月,两组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散光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astigmat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散光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astigmat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0 31治疗前0.69±0.16 0.65±0.19 0.888 0.189治疗1周0.96±0.28a 0.97±0.26a 0.145 0.443治疗1个月0.74±0.24a 0.75±0.21a 0.173 0.431治疗2个月0.78±0.14a 0.76±0.22a 0.422 0.337治疗3个月0.85±0.12a 0.76±0.13a 2.811 0.003

2.2 两组视力情况比较 治疗1周和治疗1、2、3个月,两组视力情况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及治疗1周、1个月、2个月,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视力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visual acu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视力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visual acu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治疗3个月0.63±0.11a 0.62±0.15a 0.296 0.384例数30 31治疗前0.22±0.09 0.23±0.11 0.388 0.350治疗1周0.33±0.12a 0.34±0.06a 0.414 0.340治疗1个月0.49±0.13a 0.48±0.14a 0.289 0.387治疗2个月0.62±0.14a 0.61±0.13a 0.289 0.387

3 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因素包括用脑过度、疲劳、气候突变、暴饮暴食、情绪激动、年龄增长等,随着年龄增长及生活压力增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不断升高,导致患者视力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6-7]。

在相关因素影响下,患者晶状体增大,导致晶体-虹膜膈向前移位,使房角变窄,前房变浅,后房压力升高,增加房水流动阻力,导致病理性瞳孔阻滞,进而阻碍房水排出,导致眼压升高[8]。眼压升高会导致患者出现眼睛肿胀、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增加患者不适感。临床治疗该病以降低眼压、提升患者视力为原则,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近年来,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成为治疗该病的常见术式之一。该术方是利用超声波导入眼内,促使浑浊的晶体粉碎至乳状,再通过灌注方式吸出晶体粉状物,之后植入人工晶体,达到治疗的目的[9-10]。该手术属于小切口手术,以3 mm 手术切口最常见。由于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的优点,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散光较小,且术后恢复较快,因此,成为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之一[11]。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手术切口不断缩小,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在临床中开展,且应用逐渐广泛。微切口即切口<2.0~2.2 mm,微切口手术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且对角膜形态的影响更小,更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且散光程度更小[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1 周、1 个月、2 个月,两组散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散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1.8 mm 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与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效果一致,但远期疗效显著;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后,两组视力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与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上均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效果与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相当,但远期疗效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