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4-08-31

仲伟智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三科,辽宁 辽阳 111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属于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常见病,管腔阻塞或狭窄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易导致心肌缺血、氧,以致缺血性坏死。该疾病发作疼痛剧烈难忍,持续时间久,若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极有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目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方法有血管扩张剂、他汀类药物调脂、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等,但因缺乏针对性,整体疗效不佳。因此,选择科学高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阿司匹林具有减少血栓素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替格瑞洛无需通过肝脏代谢激活即可起效,具有快速、强效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特点[3-4]。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阐释和探究其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4.54±5.13)岁;饮酒史11 例,吸烟史6 例,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13例,高脂血症4例。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4~81 岁,平均年龄(67.56±5.25)岁;饮酒史9 例,吸烟史9例,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6例,高脂血症1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注。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5]相关诊断标准;积极参与本研究者;6 个月内经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者;无精神病且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心功能不全者;存在精神和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有严重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者;近期使用过炎症抑制药物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拒绝参与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薄膜衣片联合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BJ38437),先口服0.3 g 负荷剂量,后每次口服0.1 g,每天1次;氯吡格雷薄膜衣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8A304],先口服300 mg负荷剂量,后每次口服75 mg,每天1 次。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阿司匹林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替格瑞洛片[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生产批号:RATHI806142],先口服180 mg负荷剂量,后每次口服90 mg,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水平;显效,心绞痛症状有所好转,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水平;有效,心绞痛症状轻微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时间缩短;无效,心绞痛症状无任何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显效)/总例数×100%。②血清炎症因子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相关试剂盒均购于上海京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检测时间均为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③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IL-6、TNF-α、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时间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组别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值P值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值P值IL-6(ng/L)62.61±7.65 64.30±5.87 1.136 0.259 53.42±5.56 50.16±5.90 2.606 0.011 TNF-α(ng/L)191.48±45.31 200.46±35.89 1.007 0.317 160.24±48.03 142.37±26.85 2.105 0.038 CRP(mg/L)23.38±5.64 25.17±3.59 1.735 0.086 16.42±3.60 14.73±3.54 2.169 0.033

2.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临床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起病急骤、发病率高、病程长等临床特征,多发于老年群体[6]。有研究结果显示,患有心绞痛患者占我国总人数7.20%以上,若不及时接受有效治疗,重症患者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7]。

阿司匹林通过使血小板环氧化酶乙酰化,减少血栓素A2 形成,诱导血小板起到不可逆的作用,阻止血小板分散,从而有效达到抗血栓的目的。因此,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血管危害因素的发生,促进心功能恢复,降低患者复发率[8]。替格瑞洛作为新型P2Y12 受体拮抗剂,近似于核苷酸结构,相比氯吡格雷具有更快的起效作用,可强效、快速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无需通过肝脏新陈代谢,对多种心肌梗死病史与急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预防效果更佳。另外,替格瑞洛能与P2Y12 受体进行可逆性结合,故停止用药后,可快速失效并恢复血小板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 12 个月后,观察组 IL-6、TNF-α、CRP 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可充分说明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相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更快速、更高效的抑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

表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

时间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组别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值P值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值P值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8.95±2.51 8.67±2.62 0.500 0.618 8.89±1.25 7.78±0.73 4.970 0.000心绞痛持续时间(min)6.52±1.63 6.69±0.81 0.605 0.547 5.40±0.76 4.36±0.68 6.609 0.000

综上所述,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助于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