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听力初筛的最佳时间分析

时间:2024-08-31

邓娣娣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江西 南昌 330006)

近年来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实与普及,使得当前生育状态进入了小高峰阶段。大多数顺产母婴如果未出现任何特殊情况时,一般会在24 h后出院,而剖宫产母婴则在术后3 d后出院。OAE(筛查型耳声发射仪)是目前临床进行新生儿初筛的主要方法,并且多在48~72 h内进行初筛,由于多数顺产新生儿住院时未能进行听力筛查,所以往往需要在出院后短期内重返医院完成筛查工作,这不仅会增加了新生儿家长的不便性,也会相应的降低初筛率。为使初筛率明显提高,同时使假阳性率明显降低,应将新生儿听力筛查作为重点内容在临床中评级,而其关键就在于如何使初筛时间与通过率保持平衡[1]。在使初筛率得到保证的同时还必须对筛查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并合理调整最佳筛查时间,以免出现不必要的转诊情况。本文选取在本院出生的3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出生的3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150,剖宫产)和实验组(n=150,顺产)。对照组:男85例,女65例,平均体质量(3.5±0.4)kg;实验组:男86例,女64例,平均体质量(3.5±0.6)kg。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意义。

1.2 方法

1.2.1 听力筛查方法与听力诊断标准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听力初筛时间段分别为出生后<24 h、24~48 h、48~72 h,均为50例。采用听力筛查仪完成AABR的相关测试,具体参数设定标准:对阻抗进行自动检测,将前置放大器增益87 dB放置在内部,以CE-Chirp声作为刺激声,将刺激速率调整为每秒93次,刺激强度调整为35 dBnHL,1次测试时间最多设定为180 s,自动判定筛查结果。通过AABR完成初筛,筛查过程中控制室内噪声在40 dBA之内,于新生儿睡眠或安静状态下进行,对外耳道进行清洁,在电极相应位置放置BERA-phome,也就是耳后乳突、耳廓、前额等处,逐一测试双耳;没有通过的新生儿,选择DPOAE与AABR进行复筛,任何一项没有通过均判断为复筛不合格。测试全自动畸变产物耳内发射,通过标准为:SNR达到6dB,共进行4个频率的测试,若通过3个频率,则表示筛查通过,各频率自动限定测试时间为2 s;按照前述方法测试AABR。对于复筛没有通过者,则在出生3个月内予以听力学诊断,对于听力诊断异常者,则在出生6个月内实施听力干预。

1.2.2 诊断性听力学具体检查方法 检测仪器为EP15听性脑干反应(ABR)分析仪以及Capella耳声发射仪、OT-Oflex声导抗测试仪检测听力,若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与影像学、基因检测、ASSR(听性稳态反应)联合诊断。听力损失的具体参考标准以ABR反应阈值为主,听力正常:≤30 dBnHL;轻度听力损失:31~50 dBnHL;中度听力损失:51~70 dBnHL;重度听力损失:71~90 dBnHL;极重度听力损失:≥91 dBnHL[2]。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统计分析有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和出生后平均筛查时间进行比较 实验组、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24~48 h内筛查通过率明显低于<24 h者(P<0.05);实验组与48~72 h初筛者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明显低于出生后48~72 h初筛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和出生后平均筛查时间进行比较

2.2 分析复筛及听力诊断结果 共68例新生儿初筛未通过,均予以复筛,其中复筛未通过者3例。其中复筛DPOAE双耳通过,但AABR左耳未通过,诊断性结果显示ABR左耳未引出波形,右耳无异常,且DPOAE双耳均未引出,1 000 Hz声导抗双耳单峰显示为A型,初步确诊为听神经病2例(2.9%);复筛发现DOOAE双耳显示通过,AABR左耳显示未通过,听力学诊断结果显示无任何异常者1例(1.5%)。

3 讨论

对新生儿听力进行初筛时,要求在保证初筛覆盖率的同时,需要进一步降低假阳性率,同时还要综合新生儿出生地的经济能力、交通事业、出生方式以及健康状态、转产机构病床周转率等相关因素,合理制定初筛时间,对提高医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显著减少给产妇及其家属造成的各种不便。临床方面和相关学者对新生儿听力初筛的最佳时间的相关研究报道比较多,但一般都是选择OAE初筛[3]。相关研究发现[4],Apgar评分≥5分的新生儿,如果在出生后48~72 h内进行听力初筛,即可显著提高初筛通过率,同时明显降低假阳性率;另有文献报道[5],新生儿如果是自然分娩的,通常情况下,随母住院时间大概在48~72 h左右,将此时间段作为初筛时间,可取得较好的初筛结果;如果是剖宫产的新生儿,出生后住院时间大概在72~120 h左右;学者证实[6],选择DPOAE对出生48 h内的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开展听力筛查,效果较好,但剖宫产新生儿由于没有经过产道挤压作用,再加上耳道容易发生羊水残留现象,可在48 h后进行筛查。

当前临床有关OAE的最佳初筛时间具有比较统一的观点,即在出生48 h后进行,但国内尚无针对性研究报告。原因就在于与OAE相比,传统AABR筛查仪耗材、耗费均比较高,且操作起来比较复杂,测试时间比较长,家长接受度不高。随着CE-Chirp刺激声的发展与应用,其释放高频声音延迟的方式可对基底膜各部位兴奋的时间差进行弥补,可取得较好的听神经同步化程度,将大幅度ABR波V反应诱发出来,缩短神经同步激活时间,进而使测试时间显著缩短,同时具有耗材少,费用低,家长接受度高等优点[7-8]。

本组研究中,实验组、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24~48 h内筛查通过率明显低于<24 h者(P<0.05);实验组与48~72 h初筛者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明显低于出生后48~72 h初筛者(P<0.05)。可见顺产新生儿和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后24~48 h内、出生48 h后为AABR听力初筛的最佳时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