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黄 玥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江西 九江 332000)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在临床上发病率高,目前,随着人们口腔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越来越多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寻求早期治疗[1]。本研究分析了微螺钉种植体和口外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将2014年2月~2015年1月9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45例。微螺钉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12~30岁,平均(20.13±2.13)岁。口外弓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1~31岁,平均(20.53±2.54)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矫治检查,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根据牙列排列的情况决定是否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后采用直丝弓矫治系统。牙列排齐平整均用热激活镍钛方丝和镍钛圆丝,其中,热激活镍钛方丝的大小为0.64 mm×0.48 mm,而镍钛圆丝的大小为0.41 mm。之后用不锈钢方丝滑动将拔牙间隙关闭。不锈钢方丝大小为0.64 mm×0.48 mm。
口外弓组采用传统的口外弓治疗,采用Nance弓增强支抗、口外弓和口内弓横腭杆增强支抗等,上颌第一和第二磨牙部位带环,将尖牙向远中移动,用不锈钢丝加长游离牵引钩,并通过链状橡皮圈对第二磨牙带环进行连接,用一定力度进行前牙内收,直至覆盖和(牙合)关系恢复良好,将拔牙间隙关闭。
微螺钉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矫治。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牙列排齐之前,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附着龈上、紧邻牙根并平行于牙根,将微螺钉种植体植入,螺钉直径1.6 mm,而上颌钉长度11 mm,骨内钉长度9 mm。在排齐牙列之后用不锈钢丝加长游离牵引钩,并通过链状橡皮圈对第二磨牙带环进行连接,用一定力度进行前牙内收,直至覆盖和(牙合)关系恢复良好,将拔牙间隙关闭。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平均矫治时间、疼痛评分、不良情绪;干预前后患者U6-PTM、U1-NA、APG-UI、U1-SA;面部美学满意度。
显效:症状消失,咬合正常,头影测量指标和模型测量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改善,咬合改善,头影测量指标和模型测量指标均改善;无效:咬合无改善,症状和相关测量指标无改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美容效果满意度:非常满意:面部美容性好,两边对称;比较满意:面部美容性较好;不满意:面部畸形。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相比较微螺钉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高于口外弓组(χ2=6.154,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相比较Table1 Compares the two groups of ClassⅡdivision 1 malocclusion treatment effect
2.2 干预前后U6-PTM、U1-NA、APG-UI、U1-SA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U6-PTM、U1-NA、APG-UI、U1-SA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微螺钉组U6-PTM、U1-NA、APG-UI、U1-SA优于口外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U6-PTM、U1-NA、APG-UI、U1-SA相比较Table2 Compares U6-PTM,U1-NA,APG-UI and U1-SA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表2 干预前后U6-PTM、U1-NA、APG-UI、U1-SA相比较Table2 Compares U6-PTM,U1-NA,APG-UI and U1-SA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注:组内前后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
2.3 两组平均矫治时间、疼痛评分、不良情绪相比较微螺钉组平均矫治时间、疼痛评分、不良情绪低于口外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平均矫治时间、疼痛评分、不良情绪相比较Table3 Compares the two groups average treatment time,pain score,bad mood
表3 两组平均矫治时间、疼痛评分、不良情绪相比较Table3 Compares the two groups average treatment time,pain score,bad mood
?
2.4 两组面部美学满意度相比较 微螺钉组面部美学满意度高于口外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5),见表4。
表4 两组面部美学满意度相比较Table4 Compares two sets of facial aesthetic satisfaction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以覆盖大、覆(牙合)大、上颌切牙唇倾、下颌后所等为主要表现,颜面美观受到严重影响,可出现上颌前突、开唇露齿等不良现象,可影响患者口腔功能,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影响社交关系,带来心理问题,因此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需充分重视[3-4]。
目前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多采用正畸方法,而支抗设计可影响矫治效果。在正畸治疗过程,需根据预定方案将目标牙移到相应部位,因此在支抗的设计上需具有合理性,以避免出现位移和咬合关系紊乱导致治疗失败[5-6]。
目前常用的支抗有口内口外支抗,其中以传统Nance弓增强支抗、口外弓和口内弓横腭杆增强支抗等为主,可提供良好支抗力和稳定性,但其美观度和舒适度较差,患者依从性低下,可导致佩戴时间缩短而影响矫治效果[7-8]。而随着口腔种植材料不断更新,微螺钉种植体矫治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可直接植入牙槽骨,和骨组织紧密结合,保持稳定,满足正畸治疗要求,且体积小,手术微创,对机体影响小,美观度高,无需摘戴,患者接受度高。另外,用微螺钉种植体骨组织亲和性高,可产生部分骨整合,植入后可提供负载,承受强大的横向拉力,可满足正畸支抗力需求[9-10]。
本研究中,口外弓组采用传统的口外弓治疗,微螺钉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矫治。结果显示,微螺钉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高于口外弓组(P<0.05);微螺钉组平均矫治时间、疼痛评分、不良情绪低于口外弓组(P<0.05);干预前两组U6-PTM、U1-NA、APG-UI、U1-SA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微螺钉组U6-PTM、U1-NA、APG-UI、U1-SA优于口外弓组(P<0.05)。微螺钉组面部美学满意度高于口外弓组(P<0.05)。
综上所述,微螺钉种植体和口外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口外弓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改善咬合关系,提高面部美容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1] 张靖,陈保成.微螺钉种植体和口外弓增强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6):90-91,100.
[2] 岳士超,杜跃华,唐晓君,等.微镙钉种植体支抗与口外支抗对正畸前后上颌或双颌前突变化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1):3881-3885.
[3] Roxana Otilia Rominu,Meda Negrutiu,Laura Cristina Rusu, et al. The Influence of Hydrogen Peroxyde Treatment on the Bond Strength of Orthodontic Brackets on Human Enamel[J].Revista de Chimie,2012,63(3):265-267.
[4] 高美琴,顾永佳,吴燕平,等.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强支抗在上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对比研究[J].口腔医学,2007,27(9):466-468.
[5] Jawad MM,Husein A,Alam MK,et al.Overview of noninvasive factors(low level laser and 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accelerating tooth movement dur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J].Lasers in medical science,2014,29(1):367-372.
[6] 曹芳.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增强支抗在口腔畸形矫正中的临床疗效对比[J].吉林医学,2015(16):3522-3523.
[7] 苟颖.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6,6(6):256-257.
[8] Daniela Jumanca,Atena Galuscan,Angela Codruta Podariu, et al. Infiltration Therapy- an Alternative to Fluoride Varnish Application for Treatment of White Spot Lesion After Fixed Orthodontic Treatment[J].Revista de Chimie,2012,63(8):783-786.
[9] 朱辛奕,浦铁民,贾涵,等.儿童骨性安氏Ⅲ错(牙合)早期矫治方法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271-272.
[10]庄颖,尹通广.两种方法在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中的应用比较[J].海南医学,2013,24(7):301-3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