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4-08-31

陈勇 温良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

陈勇 温良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帕金森疾病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观察组平均HAMD评分分别为(17.61±7.56)分、(11.67±3.16)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对照组平均HAMD评分分别为(23.51±7.59)分、(20.44±5.46)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艾司西酞普兰;帕金森合并;抑郁;疗效

帕金森病属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临床神经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其中,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运动功能障碍,同时伴随认知功能障碍等心理异常[1]。本研究选取86例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分组对照方式分析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与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相符合。将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4.82±7.61)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为(5.04±1.58)年;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57~74岁,平均年龄(65.84±6.91)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6.34±1.78)年;所有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17项版本)均超过8分;排除合并严重只能障碍和阳性精神障碍病史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晰,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年龄、抑郁程度和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采取抗帕金森病的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艾司西酞普兰(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50124,规格:每片10mg)治疗,患者采取口服治疗方式,每次10mg,1次/d,连续服药42d。

1.3 疗效评价标准 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其中患者总分<8分表示无抑郁,8~17分表示轻度抑郁,17~24分表示中度抑郁,≥24分表示重度抑郁。同时,记录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HAMD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HAMD评分分别为(26.96±9.12)分、(26.95± 9.13)分;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观察组平均HAMD评分分别为(17.61±7.56)分、(11.67±3.16)分,对照组平均HAMD评分分别为(23.51±7.59)分、(20.44±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HAMD评分对比(±s,分)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HAMD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4326.96±9.12 17.61±7.56a11.67±3.16a对照组4326.95±9.1323.51±7.5920.44±5.46

2.2 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口干1例,厌食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对照患者口干3例,头昏2例,厌食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0%。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是帕金森疾病的高发人群,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的逐渐深化,帕金森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其中运动障碍是其最为主要的临床表现[2]。同时,部分帕金森患者往往合并失眠、焦虑和抑郁等症状,表现为孤独、绝望、胸闷和自卑,大多为轻度抑郁。据研究发现,帕金森疾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发病率高达46%以上,大部分患者为轻度抑郁,并伴随周身不适、睡眠障碍和焦虑等针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运动障碍恢复[3]。因此,抗抑郁治疗对帕金森合并抑郁症的预后极为重要。对于帕金森疾病,临床上通常采取常规抗帕金森病的药物进行保守治疗,然而疗效不佳,患者抑郁情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4]。

当前,对于帕金森合并抑郁症的治疗尚未有明确治疗方案,通常采用能够改善患者神经递质类的药物。而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高效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当前一致的最为强效的抗抑郁药品[5]。艾司西酞普兰的作用机制为:同5-羟色胺的再摄取通道相结合,增加患者中枢神经中枢系统的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浓度,同时持续性刺激患者突触后膜,对突触后膜摄取5-羟色胺形成抑制性作用,因此发挥其抗抑郁作用[6]。同时,艾斯西普肽兰对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组胺受体、胆碱能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有较低亲和力,且对于CYPs没有诱导作用,因此安全性较高[7]。

综上所述,本院在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采取常规抗帕金森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平均HAMD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理想,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况,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秦朝晖,陈彪,张丽燕,等.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性症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3):246-251.

[2] 谷岩,姜涛,郭建兵,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病学杂志,2010,14(6):445-449.

[3] 胡锦全,李贞艳,徐黎鸣.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6):4034-4035.

[4] 杨明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4):243-344.

[5] 刘玲,刘琦,李红利.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性抑郁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106-107.

[6] 毛巧玲,徐渭龙,靳亚斌,等.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141例抑郁症对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855-1856.

[7] 寻广磊,李乐华,赵靖平,等.艾司砥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平行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9,28(4):263-26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8.092

江西 336000 宜春市人民医院 (陈勇) 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温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