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时间:2024-08-31

赵莉莉

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赵莉莉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之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结果 2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两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依从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教育;心理状态;遵医行为

慢性心力衰竭为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最终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据统计,我国心力衰竭发病率为0.9%[2]。现阶段,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模式已有重大改变,治疗不仅仅是促使患者症状得以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需重视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3]。赣州市立医院在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治疗时,对部分患者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4]心功能为Ⅱ~Ⅲ级,排除意识不清、无法交流患者,排除合并其他导致躯体活动障碍的疾患。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49~75岁,平均(61.5±6.9)岁;病程2~16年,平均(8.0±2.3)年。观察组60例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48~76岁,平均(61.8±6.7)岁;病程

2~15年,平均(8.3±2.5)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基础护理:为患者讲解疾病发病原因、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并鼓励患者改变不健康生活习惯,给予病情监测,告知其配合医师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护理之上实施健康教育,措施为,(1)制定健康知识宣传手册:为患者制定疾病发病、进展、治疗、生活注意事项、配合方法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手册,在患者入院之初即发放,鼓励患者家属陪患者一起阅读手册,同时增强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患者认识到家属一直陪伴在身边,从而获得面对疾病的勇气。对于患者及其家属不清楚的知识,护士应耐心、细心讲解,并采取案例讲解法、现场演示法、幻灯片播放法等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相应知识。(2)对药物治疗加以规范: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合并有其他疾病,临床治疗中涉及到的药物较多,且个体所用剂量有较大差异,同时患者需根据病情变化不断调整用药种类、剂量。护士针对每个患者制定用药表,在表格上注明所用药物名称、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指导患者或家属根据用药表规范用药。(3)指标自测指导:患者心率、血压计脉搏等波动可对病情变化予以提示,护士可教会患者自测脉搏、心率及血压的方法,并嘱咐患者做好记录,使患者感到自己在和疾病做斗争,并且可动态了解自身情况,有利于增强患者治疗信心。(4)制定科学的生活改善计划:对患者身体状况与心理状况展开持续动态的评估,建立相应方案,鼓励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倡导科学膳食与适度锻炼。告知患者吸烟、喝酒对疾病发展造成的影响,经常性鼓励患者戒烟戒酒。同时,还应嘱咐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告知情绪剧烈波动对疾病的影响,鼓励患者保持平稳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后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SAS高于

50分为存在焦虑情绪,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SDS评分高于53分为存在抑郁情绪,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

护理后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分析,依从性良好:患者完全听从药剂师、临床医师的安排,定时、按量用药,并积极配合药剂师、医师调整用药方案;依从性尚可:患者基本听从药剂师、临床医师安排,但无法一直按照药剂师或医师嘱咐按量用药,基本可配合药剂师或医师对用药方案加以调整;依从性差:基本上不听从药剂师、医师的用药嘱咐,不能定时按量用药,不配合调整用药方案。用药依从率=(依从性良好例数+依从性尚可例数)/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心理状态评价 2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两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x±s,分)

2.2 2组用药依从性评价 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依从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用药依从情况分析(n)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发病是由于患者心脏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心房心室长时期超负荷工作,可间接造成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心脏血液正常排出困难[4-5]。已有研究[6]显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情绪波动剧烈或其他外界刺激可导致其病情加重,同时遵医嘱用药是确保药物疗效充分发挥的前提[7],因此,在为此类患者展开治疗期间,还应做好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并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之上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属于护理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在患者治疗开始时到治愈的整个过程均展开健康教育,这是因为通过系统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自觉采取对自身疾病康复有益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8],同时自觉改变对健康不利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进展,促进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在护理之后,观察组无论是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还是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说明接受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更为良好,这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依从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健康教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识到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遵医嘱用药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这一结果也和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有一定联系,正因为患者心理状况良好,对治疗充满信心,其才愿意听从医师或药剂师的安排,定时按量用药。

综上所述,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1] 王杨淦.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理念的转变[J].医学新知杂志,2015,25(6):367-368.

[2] 许云艳.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云南医药,2015,36(6):684-685.

[3] 贺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过渡期自我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2016,8(1):13-15.

[4] 黄素芳.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78-79.

[5] 阮筱珠,叶筱红,吴秀华.优质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5,35(6):614-615.

[6] 冯洁,张宇晴,贺茜,等.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12):1850-1852.

[7] 隋朔,梁晓光.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心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266-267.

[8] 田甜,叶云霞,高霞,等.标准化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30(6):879-8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3.091

江西 341000 赣州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 (赵莉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