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时间:2024-08-31

陈源金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陈源金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不良情绪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出院后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31.85±5.42)d、(1.74±0.35)次,对照组分别为(42.30±12.64)d、(3.26±1.17)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5.38±9.69)分、(49.63±10.33)分,干预后分别为(38.59±8.31)分、(41.48±8.02)分,对照组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6.47±9.24)分、(49.56±9.76)分,干预后分别为(41.80±10.53)分、(47.04±10.21)分,干预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

心肌梗死;心理护理;心绞痛;不良情绪

心肌梗死是心内科临床诊治中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其临床症状严重,需长期持续药物治疗,患者经济负担重等,易导致患者产生紧张、焦虑、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1]。而这些不良情绪又可显著影响治疗疗效,使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68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符合WHO与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具有一定的中文读写和理解能力,排除合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38~79岁,平均(51.87±7.6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和初中16例,大专和本科及以上11例。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38~78岁,平均(52.16±7.5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和初中18例,大专和本科及以上1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导,予以心肌梗死的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由医生、责任护理人员组成健康教育小组,定期开展集体讲座,讲座内容包括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等相关的基础知识;病情进展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预防措施;饮食习惯、生后方式等对疾病预后的影响,适当运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疑问,并予以解答。同时由健康教育小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及护理干预计划。(2)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沟通力度,详细说明各项检查和治疗的目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注意事项,交流过程中多采取安慰性、鼓励性语言,尽量取得患者及其家属信任。耐心倾听患者述说,鼓励患者主动述说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充分评估患者不良情绪,并给予相应措施。适当采用安抚性肢体语言,让患者感受到亲切和受重视。协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指导患者家属向患者表达关爱和支持,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不良情绪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的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的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住院时间、出院后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的比较(x±s)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的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的比较(±s,分)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的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P<0.05

组别例数时间SAS评分SDS评分对照组34干预前46.47±9.2449.56±9.76干预后41.80±10.5347.04±10.21 t值1.9441.040 P值0.0710.086干预组34干预前45.38±9.6949.63±10.33干预后38.59±8.31a41.48±8.02at值3.1023.634 P值0.0300.023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指机体急性心肌缺血发生局部坏死,是心内科常见疾病,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心肌梗死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3],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由于该病临床症状较严重,且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4]。而不良情绪可引起机体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进而加重病情,诱发心律失常,形成恶性循环[5]。因此,心肌梗死治疗的同时必须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是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语、行为、态度、表情或相应措施等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觉、认识、情绪、态度、性格、行为等,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激发正性情绪,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6-7]。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摆脱消极观念,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8]。本研究对34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协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证实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具有较显著的效果。此外,本研究还对2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心绞痛发作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干预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分析其原因为本研究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协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有利于减轻不良情绪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另外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促使患者康复和减少心绞痛发作的目的。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紧张、焦虑、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减轻不良情绪对病情影响,从而减少了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可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临床护理中。

[1] 韩慧萍,杨一,杨文.老年心肌梗死的早期预警指标[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3514-3515.

[2]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34(4):389-395.

[3] 宁丽娟,李建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6):926.

[4] 张蓉.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2,28(18):27-28.

[5] 罗晓辉,兰建军.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2,28(16):10-12.

[6] 陈志林,莫文静,曾小李.整体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22):2688-2689.

[7] 陈笑新,何菁菁,胡冠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1,27(30):17-18.

[8] 冯冰霞,陈丽燕.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461-246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2.072

江西 341400 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陈源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