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田 寒 徐 梦
对98例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观察
田 寒 徐 梦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能胃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1例给予阿莫西林500 mg+克拉霉素500 mg+雷贝拉唑10 mg/d,对照组47例联用阿莫西林500 mg+克拉霉素500 mg+奥美拉唑20 mg,均为
2次/d,治疗14 d后对比治疗效果,治疗后分别在4周、6个月及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82.98%)(P<0.05),但2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周、6个月及12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贝拉唑能够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雷贝拉唑;幽门螺杆菌;胃溃疡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主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幽门螺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如VacA或CagA等多种毒素,可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1]。本文选择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旨在寻求针对幽门螺杆菌更好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6月在湖北省监利县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能胃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均经胃镜、Giemsa染色等检查确诊。本研究受试者98例,男53例,女45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35.88±6.69)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3.82±1.01)年,胃溃疡病灶直径0.38~2.10 cm,平均直径(1.09±0.39)cm。治疗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5.82±6.52)岁,患者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3.09±1.12)年,胃溃疡病灶直径
0.39 ~2.10 cm,平均直径(1.11±0.32)cm。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36.01±6.42)岁,患者病程12个月~8年,平均病程(3.13±1.08)年,胃溃疡病灶直径
0.38 ~2.06 cm,平均直径(1.08±0.26)cm。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与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阿莫西林片(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 10980075)及克拉霉素胶囊(汕头金石制药总厂生产,国药准字H 19991164)各500 mg/次,2次/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胶囊(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 20056577),应用剂量为20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则应用雷贝拉唑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 20080683),应用剂量为10 mg/d,2次/d。治疗1个疗程,即14 d[2]。
1.3 疗效评价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并记录对比。疗效判断主要指标是指腹胀、腹痛、嗳气或反酸等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3]。治疗结束后,分别在第4周、第6个月及第12个月通过胃镜及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进行复查,记录胃溃疡复发具体情况[4]。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活动期胃溃疡发展至疤痕期,或病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活动期胃溃疡发展至愈合期,胃溃疡病灶面积至少缩小5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胃溃疡病灶缩小面积不足50%[5]。治疗结束后第4周后,经实验室尿素酶试验及Giemsa染色检查后结果均显示阴性,表明幽门螺旋杆菌得到根除。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及不良发应 2周后,治疗组反酸、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组患者51例中4例出现不良反应,构成比约为7.84%,对照组47例中3例出现不良反应,构成比约为6.38%,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及复发情况 治疗后第4周经复查可知2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者及清除率相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周、6个月及12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复发及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3。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可能包括旧菌复发或再感染的可能,故并未对2组之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对比。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4周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对比(n)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随访情况比较(n)
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类临床常用的胃溃疡治疗药物[6],目前如雷贝拉唑等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已应用于临床,具有起效迅速,缓解症状明显等优点,广受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好评。据临床研究表明,顿服雷贝拉唑能够促使胃内pH值明显下降,改善消化性胃溃疡临床表现,抑酸能力明显高于奥美拉唑[7]。本研究支持此观点。
本研究中,将雷贝拉唑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相比较,结果显示两种疗法在近期疗效方面差异不大。但治疗第6个月及第12个月复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其可能性原因在于雷贝拉唑能够明显缓解体内炎症,恢复机体组织学指标等[8]。
[1] 王湘平.不同方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183-184.
[2] 孙会秀.雷贝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34):115-116.
[3] 欧阳一.累吧拉唑联合达喜对难治性良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24):34,36.
[4] 欧阳艳君,张艳梅,李炳东,等.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愈合质量及溃疡复发的作用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0):2196-2198.
[5] 牛燕玲.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03-2204.
[6] 王宏刚,王国祥,王建文,等.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47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4(6):839-840.
[7] 党宁.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166-167.
[8] 刘洪利,王晓,庞洪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应用联合疗法治疗的疗法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1):25-2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0.101
湖北 433200 湖北省监利县第五人民医院(田寒) 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 (徐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