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100例霉菌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时间:2024-08-31

蔡芝镜

100例霉菌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蔡芝镜

目的 探讨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发病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疾病病情进行检验,停止患者当前的用药,进行科学的用药治疗。结果 霉菌性食管炎患者常伴有其他疾病:反流性食管炎(24例),消化性溃疡(14例),胃炎(39例),食管静脉曲张(13例),胃癌(6例)等;按照Kodsi分级标准:其中I级43例(43%),II级35例(35%),III级14例(14%),IV级8例(8%);食管黏膜涂片阳性90例,阳性率为90%,霉菌培养阳性率为73%,活检病理学检查阳性率为71%;通过复查胃镜,食管黏膜恢复正常者有57例,食道有关症状显著缓解者28例,食道症状无明显缓解者12例,无法随访者3例。结论 医务人员在应用抗生素、激素以及非甾体类消炎药时应明确药物的使用原则,严格规范使用药物;有效掌握抑酸药物以及化疗药物的使用规范,积极治疗原发病,通过内镜检查配合刷片涂片辅助方式查找霉菌孢子菌丝来诊断霉菌性食管炎,通过活检排除早期癌变,从而避免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生。

霉菌;食管炎;内镜

临床上将食管黏膜被霉菌感染后导致的溃疡性食管炎,称为霉菌性食管炎,白色念珠菌常为主要的致病菌[1]。本文回顾性分析100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为霉菌性食管炎的防治提供有效的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西省安义县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15~85岁,平均(41.7±10.6)岁,病程9d~3个月。

1.2 临床表现 咽部疼痛或异物感24例,烧心43例,上腹部不适52例,乏力89例,吞咽困难13例,胸骨后疼痛32例,纳差82例,上腹部疼痛46例,反酸39例,恶心、呕吐16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发热4例,无明显消化道症状23例。

1.3 发病诱因 有27例患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21例II型糖尿病,8例肝硬化,13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3例冠心病,1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艾滋病,3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系统红斑狼疮,2例支气管哮喘,1例肺结核;发病前曾有42例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8例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经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者有24 例,应用四联抗结核药物者2例,9例病患应用肿瘤化学药物,有7例患者服用激素,另8例病患没有服用药物。

1.4 内镜检查 依据Kodsi分级标准,将霉菌性食管炎患者通过内镜检查的结果分为I~IV级:其中I级标准:食管壁显现散在隆起白斑和黏膜充血(直径<2mm),没有发生溃疡;II级标准:食管壁显现多个散在的的隆起白斑和黏膜充血水肿(直径>2mm),没有溃疡发生;III级标准:食管壁显现结节样或融合的白色斑块隆起以及黏膜充血水肿,有溃疡发生;IV级标准:在III级标准表现的基础上还出现食管黏膜易脆以及食管狭窄[2]。

1.5 刷检检查 患者通过胃镜确诊霉菌性食管炎后,在食管黏膜白苔明显处进行细胞刷直接涂片以查找霉菌孢子及菌丝,有90例患者通过霉菌培养,另有71例患者通过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3]。

1.6 治疗方法 通过内镜确诊霉菌性食管炎后,积极治疗患者的原发病,采取有效方法尽量消除患者发病的相关原因以及诱因,并积极有效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法有:立即停止使用激素、广谱抗生素以及非甾体类消炎药等,暂时停止对患者抗Hp治疗,并谨慎使用化疗药物,增强抵抗力,给予患者抗霉菌药物[4]。

2 结果

2.1 内镜结果 其中有28例患者病变部位在食管下段,有39例病患的病变部位在食管中段,病变部位在食管上段者4例,发生在食管中下段者有9例,有12例患者病变部位在中上段,另有8例病患发生在全食管。按照Kodsi的分级标准,其中I级43例(43%),II级35例(35%),III级14例(14%),IV级8例(8%)。内镜检查同时发现霉菌性食管炎合并其他上消化道疾病:反流性食管炎24例,消化性溃疡14例,食管静脉曲张13例,胃癌5例,食道癌3 例,食管裂孔疝2例,贲门失弛缓征4例。

2.2 刷检结果 食管黏膜涂片的阳性率达90%,有73例霉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白色念珠菌52例以及其他霉菌21例),阳性率为73%,活检病理学检查阳性率为 71%;

2.3 治疗结果 纳入患者中,59例病患接受口服制霉菌素药物治疗,34例患者接受伊曲康唑药物口服治疗,7例患者接受氟康唑静脉注射治疗,疗程为1~2周。患者治疗1~2个月后,复查胃镜结果显示:食管黏膜恢复正常者57例,食道相关症状显著缓解者有28例,食道症状没有缓解者有12例,另有3例病患无法随访。

3 讨论

霉菌性食管炎的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健康人群的食道中携带的病菌中,有50%左右属于白色念珠菌,但通常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5]。当患者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等,且存在糖尿病、恶性肿瘤、艾滋病以及肝硬化等基础疾病时,会导致患者对病原菌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引起霉菌性食管炎。本研究中有很多病患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或贲门失弛缓征,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以及进行抗Hp治疗,从而导致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生,其原因可能在于一些药物减弱甚至破坏了食管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抑酸药物改变了食管的内环境,食管贲门动力发生障碍以及食管淤积等相关因素[6]。

临床上诊断霉菌性食管炎的关键在于内镜检查,最廉价以及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方法是通过食管黏膜细胞刷直接涂片查找霉菌孢子以及菌丝。本研究中涂片检查的阳性率最高;由于霉菌培养的阳性率相对较低,培养时间长,而且费用也较高,因此临床上一般应用于指导抗真菌治疗;临床上运用活检病理学检查可排除疱疹病毒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7]。临床上首先通过胃镜检查明确霉菌性食管炎的诊断,同时给予患者食管黏膜细胞刷直接涂片查找霉菌孢子以及及菌丝检查,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给予患者霉菌培养或活检病理学检查,同时对于Kodsi分级为IV级者须定期胃镜随访以排除早期癌变[8]。这样能够早期发现病情并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制霉菌素、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对霉菌性食管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医务人员在应用抗生素、激素以及非甾体类消炎药时应明确药物的使用原则,严格规范使用药物;有效掌握抑酸药物以及化疗药物的使用规范,这是防治疾病的关键,积极治疗原发病,临床上常用来诊断霉菌性食管炎的关键方法在于通过内镜检查配合刷片涂片辅助方式查找霉菌孢子菌丝,通过活检有利于排除早期癌变,从而避免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生。

[1] 尤晓明,李军.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食管炎31例[J].中外医学研究, 2011,9(11):125.

[2] 田秀梅,马兆明.康复新联合奴夫卡因口服治疗食道癌放射性食道炎的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2):2852-2853.

[3] 张亚辉,欧阳义.霉菌性食管炎24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10(5):133-134.

[4] 林启新,王小龙.克拉霉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咳嗽并反流性食道炎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8):112-113.

[5] 史为玲.霉菌性食管炎25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8,14(23):94.

[6] 邢飞,王庄梅,王义秋.霉菌性食管炎762例相关发病因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5):4388-4389.

[7] 史学斌,徐正源.霉菌性食管炎37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6):104.

[8] 罗成贵.食管癌前病变诊治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146-14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2.008

江西 330500 江西省安义县人民医院内科 (蔡芝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