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安氏II1错拔牙与非拔牙组前后颅面硬组织的极坐标分析

时间:2024-08-31

曹宇皎 李燕 郭海云 苏津蕊 杨晓昀 于阳阳 韦丽宾

安氏II1错拔牙与非拔牙组前后颅面硬组织的极坐标分析

曹宇皎 李燕 郭海云 苏津蕊 杨晓昀 于阳阳 韦丽宾

目的 运用极坐标测量分析方法评价安氏II1错拔牙与非拔牙组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安氏II1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拔牙组治与非拔牙组,各30例,用极坐标测量方法分析面部硬组织变化特征。结果 治疗后,拔牙组上齿槽座点(ρA)、下齿槽座点(B)、颏前点(Po)、颏顶点(Gn)、颏下点(Me)、下颌角点(Go)分别为(58.50±2.91)mm、(78.98±4.95)mm、(85.03±4.85)mm、(88.48±4.45)mm、(87.18±5.65)mm、(58.73±5.35)mm;非拔牙组ρA、B、Po、Gn、Me、Go分别为(58.82±3.66)mm、(79.22±5.43)mm、(87.43±5.95)mm、(88.30±5.74)mm、(86.53±5.44)mm、(57.88±5.24)mm,均比治疗前有所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组颏前点(θPo)、颏顶点(Gn)、颏下点(Me)分别为(68.04±4.88)°、(72.80±3.67)°、(75.57±2.95)°;非拔牙组分别为(71.03±5.62)°、(76.31±3.74)°、(77.44±3.1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牙组会影响上颌骨向前的生长量,使下颌平面相对于前颅底平面发生逆时针旋转。

安氏II1错;极坐标分析;颅面硬组织

安氏II1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有学者指出,安氏II1在拔牙的情况下,会影响颅面硬组织生长[1]。本研究探讨安氏II1拔牙与非拔牙对颅面硬组织生长量的影响,以便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北任丘华北石油总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安氏II1青少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拔牙组30例,非拔牙组30例,平均年龄(13.6±4.1)岁。入选标准:年轻恒,治疗前为安氏II1磨牙关系,ANB≥4°,年龄12~14岁,既往无正畸治疗史。拔牙组中男

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13.2±3.8)岁;非拔牙组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13.8±4.3)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治技术,先排齐整平牙列,30例患者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滑动法关闭间隙,应用南丝腭杆口内支抗形式。30例非拔牙组患者,采用摆式及口外弓加颈牵引装置。矫治后患者均达到个别正常。矫治前后在正中位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所有X线片均由同一台机器拍摄,以使其放大系数相同,减小误差。

1.3 测量指标 以蝶鞍中性点S点为极坐标原点,前颅底平面(S-N)作极轴,建立极坐标测量体系,选取硬组织标志点上齿槽座点(A)、翼上颌裂点(Ptm)、下齿槽座点(B)、颏前点(Po)、D点、颏顶点(Gn)、颏下点(Me)、下颌角点(Go)。见图1。待测点到极坐标原点的连线为极径,连线距离为极径值,极径与极轴之间的夹角为极角。由专人在相同条件下在一段连续时间内完成测量,并于2周后再次定点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研究数据。

图1 观察指标测量图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组变量之间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2组矫治前后各项测量值比较(x±s)

目前临床上对于安氏II1错采用拔牙和非拔牙方式治疗存在争议。有学者对上颌骨生长模式的研究表明,不管拔牙治疗还是非拔牙治疗,上颌骨后界位置基本不变,但发生骨质沉积,致使上颌前界发生向下向前移[2-4]。而毕佳等[5]研究下颌骨的生长模式,发现在发育高峰期每年增大<3.6%。Sidler R[6]也发现青少年每年S-Gn距离增加1.6~2.3mm。2组比较没有显著意义,说明无论拔牙与否,颌骨的生长趋势不会受到明显影响。王智军等[7]研究认为,未经治疗的青少年安氏II1错患者,其错畸形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在本研究中,θA增大说明正确的正畸治疗不仅抵消了不利的生长趋势,同时对该类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故本文为进一步探讨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影响,对本院安氏II1错患者进行两种方案治疗。

3 讨论

3.1 极径测量项目

3.1.1 上颌骨 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的ρA均有显著增加,说明在两种治疗过程中上颌骨A点依然发生生长,无论拔牙与否对上颌骨A点的发育没有明显抑制作用。ρPtm无明显变化。

3.1.2 下颌骨 下颌骨靠下颌支前缘吸收陈骨和后缘增生新骨而增加长度,其外侧增生新骨,内侧吸收陈骨,可使下颌体的长度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的ρB、Go、Po、Me、Gn、D均增加,这与患者处于生长发育期,上下颌磨牙随面部垂直高度的增加和牙槽骨的生长而萌出有关。其中ρB、Go、Po、Gn有显著增加。这与上述毕佳、Sidler R等研究相符。

3.2 极角测量项目

3.2.1 矢状向的影响 (1)拔牙组:θA、B均有增大趋势,这与生长发育期骨骼的正常生长方向相反,说明拔牙后内收前牙导致A、B点后移。这与上述王智军等研究一致。

(2)非拔牙组:在推磨牙向远中的过程中,前牙支抗丧失较普遍。θA、B减小,应被视为正畸治疗的作用。θPtm未发生显著改变,说明推磨牙向后的矫治对上颌骨后界的位置无明显影响。

(3)2组比较:非拔牙组θA减小,符合生长发育的趋势,而拔牙组θA增大,也提示了拔牙组对上颌骨的向前生长可能存在影响。两者无统计学差别,说明青少年时期无论拔牙与否,都存在一定的生长,对A点、B点影响不明显。这与其他学者研究基本一致[8-9]。

3.2.2 下颌旋转的影响 (1)拔牙组拔牙组治疗后θGo、Po、Me、Gn、D减小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非拔牙组治疗后,θGo、Po、Me、Gn、D增大,说明由于矫正中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运用II类间牵引、摇椅弓等方法主要使下前牙压低,后牙升高、整平Spee曲线,故引起更多、更显著的平面的顺时针旋转。这是由于患者处于生长发育期,下颌升支还具有生长潜力,故使其抵消了平面顺时针旋转的效果,而使下颌体未发生明显改变。有学者研究[2]颌间牵引产生垂直向的分力使得下颌磨牙升高,上颌切牙伸长,从而使合平面发生后部向上、前部向下的旋转。

(3)2组治疗后θPo、Me、G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因为拔牙后,患者后牙前移,从而使下颌平面角发生一定程度减小,出现了下颌平面相对于SN平面逆时针旋转。

综上所述,拔牙组会影响上颌骨向前的生长量,使下颌平面相对于前颅底平面发生逆时针旋转,这是正畸治疗过程中不希望发生的状况,提示我们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须注意对平面的有效控制。

[1] 谢永健,王大为,林界伟,等.双颌前突畸形正畸治疗后颅面硬组织变化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22(5):408-409.

[2] 魏萍,沈真祥.II类牵引对下颌支抗磨牙的不利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18(3):185-187.

[3] 司新芹,张璐,张彩娣,等.种植体支抗和J钩支抗矫治青年女性安氏II类1分类错的疗效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45-1347.

[4] 冯翠娟,田玉楼,金婕,等.FRⅡ型功能矫治器矫治早期安氏Ⅱ1错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11):668-671.

[5] 毕佳.Mandibular Advancer—一种新型的功能矫治器在安氏II类骨性错早期矫治中的应用[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0.

[6] Sidler R,Carcione JM,Holliger K,et al.A pseudo-spectral method for the simulation of poro-elastic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in 2D polar coordinates using domain decomposition[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2013,235:846-864.

[7] 王智军.CBCT对安氏I类、Ⅱ类和Ⅲ类病人颞下颌关节形态结构的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1.

[9] 孙娜.恒牙初期安氏Ⅱ类、Ⅲ类错畸形软组织形态比较分析[D].泸州:泸州医学院,20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ngle class II1malocclusion with extraction and non-estraction treatment by polar coordinate analysis. Methods 30 extraction patients and 30 non-estraction patients of Angle class II1malocclusion were selected, polar coordinate method was used tuo assess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extraction treatment,ρA, B, Po, Gn, Me, Go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wo groups (P<0.05); Results of two groups compare: θPo, Gn, Me were significantly (P<0.05). Conclusion Extraction would influence the growth of maxillary forward, anticlockwise rotation of mandibular plane was occurred relative to SN plane.

Angle class II1malocclusion; Polar coordinate analysis; Craniofacial hard tissue

10.3969/j.issn.1009-4393.2016.4.002

河北 062552 河北任丘华北石油总医院口腔科 (曹宇皎 李燕郭海云 苏津蕊 杨晓昀 于阳阳 韦丽宾)

曹宇皎 E-mail:caoyujiaocaoyujiao@aliyun.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