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改良细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4-08-31

李文盛 郑凤燕

肺、胸膜和肺外疾病均可引起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传统胸穿抽液法引流不彻底,胸液消失时间较长,患者住院时间长,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本研究采用的自制穿刺针及细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能够解决传统胸穿抽液法的缺点和不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征得患者同意后,将抽取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A和实验组B。A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0~95岁,平均年龄(46.5±21.8)岁;积液位于左侧15例,右侧25例,双侧10例;结核性35例,癌性7例,其他8例。B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0~95岁,平均年龄(43.8±24.1)岁;积液位于左侧22例,右侧18例,双侧10例;结核性患者31例,癌性有12例,其他为7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因等方面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

1.2 方法

1.2.1 仪器的制作 (1)细导管:取普通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也就是头皮针,将其针头去掉,留下软胶管,长约6.5cm;(2)穿刺针:将普通一次性输液器中连接输液器一端的穿刺器取出,去掉内芯,再用砂轮磨掉前端凹陷处。

1.2.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的病因和病情不同,采取的药物和B超穿刺定位也不同。为了取得理想的疗效,实验组以自制的细导管和穿刺针为器材,采取改良细导管引流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半卧接受局部消毒、铺巾和局麻,将穿刺针置细导管内,接着用止血钳夹住细导管垂直将穿刺针进入胸腔,打开止血钳。取注射器抽吸胸腔积液时,要确保导管留在胸腔内,这便于将细导管送入胸腔,保持3~5cm左右。然后退出穿针刺,做好引流准备,先用穿孔出取一块无菌纱布盖住,然后固定细导管,可用无菌贴膜。一次性引流袋应接在导管尾部,衔接固定好后开始进行引流,速度保持在30mL/min左右。认真观察引流情况,无胸液流出后停止引流。复查B超或胸片,当胸液基本吸出时,即可拔管。参照组采取间断抽液,每周保持2~3次,第一次抽500~700mL,此后每次抽液不超过1000mL。

1.3 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2组患者胸膜厚度的测量、量胸腔的积液量,判断胸液包裹及粘连性,并综合评价2组患者的抽液总量、住院的平均天数、胸液消失天数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胸液引流量、胸液消失天数、晕针等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血气胸、穿刺晕针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腔积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容易影响肺功能,须引起重视。传统疗法与改良细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法相比较,后者具有明显优势。

淋巴通路受阻后逆流是胸水产生的重要原因,几乎所有胸水都与脏层胸膜基本无关,而是由壁层胸膜排出。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胸腔穿刺术抽取胸腔积液以达到治疗目的。但效果并不理想,反复抽液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不能进行抽尽置留,不给患者缓解时间,这样一来,患者顺应相差,引起不良反应,耽误了治疗进程[2]。中心静脉导管在胸水引流中适用是Cooper于1987年提出来的,在此之前并没有先例,此后,这项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并在临床胸腔闭式引流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改良细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法与静脉导管在胸水引流不同,其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重复穿刺,一次就能够完成,便捷、迅速。不刺伤脏器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血胸、气胸、胸膜反应、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相应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2)不受胸液量的影响,可尽早、彻底地排除含有大量纤维蛋白的胸液,这对肺复张、肺功能恢复都十分有利,而且还能防止积液包裹,胸膜肥厚粘连[3]。(3)引流速度可控,保持较平稳、安全的引流速度。与传统方法的“抽吸”不同,改良细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法是借助胸内外压力阶差自然匀速排出体外,且延续的实际比较长,使患者有时间适应,即使第一次高达3000mL的引流量也不会引起复张性肺水肿、低血容量。(4)引流比传统引流彻底,这使得胸腔内形成分隔和导管口形成假性活瓣机会减少,从而降低了失败率。(5)引流管小并且柔韧,不会太过于刺激组织,不会损伤脏器,置管后就可以自由活动,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小。(6)材料取得途径广,价格低廉实惠,引流方法简单有效,安全有效,治疗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可优先考虑,对于大量胸腔积液或需要胸腔内注药的患者尤其适用。(7)引流管小并且柔韧,不会太过于刺激组织,不会损伤脏器,置管后就可以自由活动,恢复快且无不良反应现象,状态良好,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小。

总而言之,改良细导管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取材方便,操作简便,实惠可靠,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王开云,苟升东,吴炬,等.微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0,29(3):9-10.

[2]刘汉坤,戴彬,黄正有,等.改良细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13):153-154.

[3]霍燕嫦,陈彩云,王志红.两种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引流在治疗胸腔积液患者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09-6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