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研究

时间:2024-08-31

王儒超

(辽宁省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23)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研究

王儒超

(辽宁省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23)

目的 研究分析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36例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甲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68例)和乙组(全面康复护理干预,68例)。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率;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和饮水试验评分;吸入性肺炎、呛咳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乙组患者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率97.06%显著高于甲组85.29%;②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和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在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和饮水试验评分显著好于甲组(P<0.05);③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7%显著低于甲组患者的13.24%(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给予全面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吸入性肺炎、呛咳等的发生,对患者病情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是脑卒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后容易出现误吸、肺部感染等,需引起临床注意,加强康复护理干预。本研究就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36例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诊断标准[2],意识清醒,口腔黏膜均完整且生命体征稳定。

甲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53~83岁,平均年龄(73.73±5.21)岁。其中,脑出血有23例,脑梗死有45例。

乙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8例,男41例,女27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73.91±5.45)岁。其中,脑出血有24例,脑梗死有44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乙组采用全面康复护理干预。①咽部刺激。用冷冻棉签对患者腭弓、软腭以及舌根咽后壁等进行轻微刺激,使其做吞咽动作,每天训练3次,以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②声门上吞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先进行充分吸气,然后憋气,后缓慢咽唾液,再次进行呼气,最后进行有效咳嗽。③舌部训练。每天指导患者进行舌部训练,若舌部出现运动障碍,可用纱布将舌头包住之后进行各个方位的伸缩运动,并将患者下颚拖住进行咬牙训练。④面部肌肉训练。为患者按摩面部肌肉,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和呼吸气。每次20min,每天2次。在面部肌肉训练的过程中需嘱患者合理用力,避免导致声带损伤。⑤发音训练。指导患者吸气,憋气,并进行a、y、U、k等的发音训练,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每天2~3次,在完成单纯字母发音训练之后逐渐过度到字、词语、句子等的训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率;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和饮水试验评分;吸入性肺炎、呛咳等并发症发生率。其中,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以50分作为临界分数,超过50分则代表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SF-36量表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饮水试验评分为1~5分,分数越高,吞咽障碍越严重[3]。

显著改善:经护理,吞咽功能正常,饮水试验评分1分;部分改善:经护理,吞咽功能改善,饮水试验评分2~3分;未改善:经护理,吞咽功能正常,饮水试验评分4~5分。总改善率为显著改善和部分改善的比例之和[4]。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率比较 乙组患者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率显著高于甲组(χ2=5.850,P=0.016<0.05),见表1。

2.2 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和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和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和饮水试验评分显著好于甲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率比较

表2 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和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表2 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和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5;与甲组治疗后对比,b P<0.05

项目SAS评分SDS评分SF-36量表评分饮水试验评分乙组(n=68) 甲组(n=68)治疗后42.15±9.23a 45.36±8.13a 80.56±4.23a 3.13±0.82a治疗前54.24±1.81 56.18±1.36 54.14±1.56 3.52±1.02治疗后33.34±6.94ab 38.25±5.56ab 93.26±6.24ab 1.51±0.26ab治疗前54.20±1.42 56.21±1.25 54.74±1.62 3.55±1.06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甲组患者吸入性肺炎4例,呛咳3例,压疮2例。乙组患者吸入性肺炎1例。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7%(1/68)显著低于甲组的13.24%(9/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08,P<0.05)。

3 讨论

吞咽功能为人体重要机能反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发病率高,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和脑卒中后双侧皮质脑干束损伤或延髓中枢麻痹相关。目前,我国关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的报道为52%左右,而国外为22%~65%左右[5],在吞咽障碍发生后,可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容易出现误吸、口腔和咀嚼运动障碍等,可影响神经功能康复。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舌部和咀嚼肌灵活性、协调性的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刺激,促进神经组织重建,扩大皮质神经区。同时,及早康复训练还可减轻咽部肌肉群萎缩症状,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误吸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率显著比甲组高(P<0.05);乙组在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和饮水试验评分显著比甲组好(P<0.05);乙组吸入性肺炎、呛咳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甲组低(P<0.05)。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给予全面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吸入性肺炎、呛咳等的发生,对患者病情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1] 范凤媚,邝志强,陈卓铭,等.系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40-41.

[2] 孙俊,管文娟.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1):27-29.

[3] 孙平平,侯俊.系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4):133-135.

[4] 王莉.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11):110-111.

[5] 周华娥.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6,17(3):330-332.

[6] 周付娥.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华夏医学,2015,28(5):168-17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2.08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