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黄德明
(福建省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福建 建瓯 353100)
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检测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黄德明
(福建省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福建 建瓯 353100)
目的 研究并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检测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将该阶段儿科收治的97例细菌性感染患儿纳入研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接受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血常规检测指标。根据细菌性感染患儿的感染程度将其分为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比较不同感染程度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且其血常规检测指标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全身感染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局部感染组患儿(P<0.05),但其中性粒细胞浓度与局部感染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测可对儿科细菌性感染予以有效检出,还可对不同感染程度予以反映,可作为儿科细菌性感染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指标。
儿科;细菌性感染;C反应蛋白;血常规
C反应蛋白属于急性反应蛋白,在机体出现细菌性感染时会急剧增高,属于常见的炎症感染标记物,而血常规属于临床基础检验项目,其检测指标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可能与细菌性感染的发生有关[1]。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检测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此,将97例儿科收治的细菌感染性患儿和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纳入进行对照研究,测定其C反应蛋白水平、血常规指标,并进行比较,具体分析见下文。
1.1 临床资料 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将该阶段儿科收治的97例明确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患儿纳入研究,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该组患儿采集的相应标本包括血液、咽拭子、痰液、伤口分泌物、脓液和脑脊液等),将其设置为观察组,排除近期采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其中,男51例,女46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9.13±4.09)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3.61±1.89)d,包括36例全身感染、61例局部感染。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该组儿童均明确证实其机体无病变,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38±4.35)岁。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在入组前均由其监护人签署研究知情同意协议,就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所有儿童均接受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测。于清晨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EDTA二钾抗凝血2 mL和无抗凝剂血液3 mL,将无抗凝剂血液3 mL标本离心10 min(3 500 r/min)分离出血清待检。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仪器操作方法,取已分离好的血清采用天玑金标数码定量分析仪(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金标定量法)及其配套试剂测定C反应蛋白;取EDTA二钾抗凝血2 mL采用迈瑞BC-538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浓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常规检测指标,其中,血常规检测指标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浓度(Neu);根据细菌性感染患儿的感染程度将其分为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比较不同感染程度患儿的CRP、WBC、Neu。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的C反应蛋白水平、血常规检测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且其血常规检测指标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见表1。
2.2 不同感染程度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血常规检测指标比较 全身感染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局部感染组患儿(P<0.05),但其中性粒细胞浓度与局部感染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的C反应蛋白水平、血常规检测指标比较(x±s)
表2 不同感染程度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血常规检测指标比较(x±s)
细菌性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但由于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忽视,同时,由于儿童的耐受性较差,选择药物治疗需谨慎,临床治疗细菌性感染患儿前需对其感染程度予以明确,方能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因此,儿科需针对细菌性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积极寻求灵敏的实验室指标[2]。
C反应蛋白是临床上用于判断炎症感染的常用标记物,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一般情况下,C反应蛋白合成于肝细胞中,在健康人体血清中的含量相对较低,难以检测,而一旦机体受到病原菌入侵而致炎症感染,肝细胞的C反应蛋白合成增多,大量进入至血液中,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急剧增高,可快速达到峰值浓度,之后会随着炎症感染的减退而逐渐呈低表达水平,故临床上常将C反应蛋白用于细菌性感染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中[3-5]。
血常规是临床检验项目中最基本的一种检测项目,主要是针对血液中的血细胞数量、形态进行观察,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是否异常、形态是否发生改变,可对机体情况进行了解。在血常规检测指标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作为免疫相关细胞,与炎症感染有关,当机体发生炎症感染时,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往往会增多,中性粒细胞浓度也会增加,故临床上还可通过血常规检测来判断机体内是否发生炎症感染[6-7]。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其血常规检测指标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而对不同感染程度患儿进行检测后发现,全身感染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局部感染组患儿(P<0.05),说明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可能参与到儿童细菌性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
综上所述,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测可对儿科细菌性感染予以有效检出,还可对不同感染程度予以反映,可作为儿科细菌性感染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指标。
[1] 李青.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6):2446-2447.
[2] 徐发林,万玉,程秀永,等.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C反应蛋白联合测定对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治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0):747-749.
[3] 钮文思.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2):3028-3029.
[4] 苏丽莎.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疾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7):884-885.
[5] Preto-Zamperlini M,Farhat SCL,Perondi MBM,et al.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and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and ascites[J].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2014,58(1):96-98.
[6] 阮开龙.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3):51-52.
[7] 潘庆珍.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5(9):2057-20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3.0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