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儿肥胖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4-08-31

漆明霞,罗晶,杨雅丽,项华珍,张娟

(吉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江西吉安343000)

小儿肥胖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漆明霞,罗晶,杨雅丽,项华珍,张娟

(吉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江西吉安343000)

目的观察和探讨本地区小儿肥胖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本院体检的300例3~7岁小儿肥胖症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以同性别身高标准体重法对儿童肥胖程度进行判定,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肥胖儿童中有不良饮食习惯占92.33%,缺乏运动占75.33%,家族肥胖史占51.33%,新生儿期人工喂养占49.33%,性格缺陷占19.33%;本组男女患病率分别为63.33%和36.67%。主要为轻度肥胖和单纯性肥胖。结论鼓励新生儿期母乳喂养,培养儿童科学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助于减少儿童肥胖症发生。

小儿肥胖症;影响因素;母乳喂养;生活习惯

儿童期肥胖容易伴随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同时也是成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潜在危险因素[1]。为了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儿童肥胖症,我们对本地区300例3~7岁小儿肥胖症患者进行了肥胖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体检的300例3~7岁小儿肥胖症患者,男190例,女110例,3~5岁(满3周岁至不足5周岁)91例,5~6岁(满5周岁至不足6周岁)112例,6~7岁(满6周岁至不足7周岁)97例。平均年龄(4.9±1.5)岁。

1.2 方法所有患儿采用电子测量仪测量体质量、身高及体重指数(BMI);测量时仅穿单衣,脱去外衣及鞋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以同性别身高标准体质量法对儿童肥胖进行判定,同等身高、营养良好的儿童体质量为标准体质量(100%),±10%标准体质量的范围为正常,大于15%为超重,大于20%为轻度肥胖,大于30%为中度肥胖,大于50%为重度肥胖。

全部患儿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患儿新生儿期喂养情况(以母乳喂养为主;以人工喂养为主)、近年来饮食习惯(不良饮食习惯包括:常吃零食、碳酸饮料、油炸食品等,少吃粗粮蔬菜水果,进食快等等)、运动习惯(缺乏运动包括:除一般的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活动以外,不再有其他运动)、性格(内向、孤僻、不爱交际、脾气暴躁等为性格缺陷)以及肥胖家族史等,并认真记录。

2 结果

2.1 影响因素分析本组轻、中、重度肥胖症比例分别为56.0%、34.0%、10.0%。32例患儿血脂、血糖在正常高值。见表1。

表1 小儿肥胖症影响因素分析

2.2 不同性别肥胖症发病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肥胖症发病情况比较[n(%)]

3 讨论

肥胖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心理发展,更会成为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以及不同种类癌症的主要危险因子[2]。导致肥胖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就是热量的摄取大于热量的消耗[3]。本调查分析显示,300例肥胖儿童中,不良饮食习惯占92.33%,缺乏运动占75.33%,分别占据此次调查肥胖因素的第一、第二位,这两项因素一个增加了热量的摄取,一个减少了热量的消耗,都导致了卡路里的增加,促进肥胖形成。

不良饮食习惯,是本地区导致儿童肥胖的罪魁祸首。调查到的不良饮食习惯包括:经常进食糖果、糕点等甜食和干果类零食,经常喝碳酸饮料和其他甜饮料,喜欢油炸食品,杂粮蔬菜水果进食很少或不吃,进食快,以及暴饮暴食等等。

家庭的饮食习惯以及家长对健康饮食的认知程度,严重影响着孩子的饮食健康,多数家长认为“吃好一点”就是“多吃肉”,而不了解均衡饮食的内容和意义;同时,从小的“喂养模式”,也是影响孩子体重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顺应喂养”对减少儿童肥胖有意义[4]。平时家长喂养孩子时,往往只关注吃什么(即营养素的摄入),却忽略了该怎么吃,即以何种方式摄入食物(即喂养模式),不关注孩子本身的感受,忽略孩子的饥饿和饱足信号,想当然地从成人的角度去判断孩子有没有吃饱,从而导致了孩子从小被迫进食,喂养过度。因此,我们在宣教均衡科学的膳食搭配的时候,也要注重“喂养模式”的宣传教育,把“顺应喂养”的理念和方法传授给家长。

随时代及科技的进步,儿童也和成人一样,增加了坐姿生活形态而减少了身体活动量,部分学者认为儿童花在看电视的时间越多,肥胖的盛行率会越高[5]。同时居住环境与儿童的运动量也戚戚相关,若居住在有利于从事身体活动的环境,例如周遭有公园或体育场等,会促使家长带领孩子多从事身体活动;反之,如果治安差或场所较危险的环境,家长较不放心让孩童自行去活动,因此减少身体活动的时间,缺少身体活动者也容易导致肥胖[6]。

本文300例肥胖儿童中,有家族肥胖史的占51.33%,是引起肥胖因素的第三位。有研究调查显示,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32%~34%;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50%~60%。另一方面,72%的胖孩子,父母中有至少一人也有肥胖。肥胖小孩的家长也是肥胖者高于非肥胖小孩家长的五倍[7]。所以有家族肥胖史的家庭更应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饮食习惯和良好的运动习惯。

第四个导致肥胖的因素是新生儿期人工喂养为主(占49.33%)。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很多,涉及乳母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母乳喂养不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剖宫产、开奶时间过长等所致的奶量不足;没有良好的哺乳环境;母亲为保持体型而放弃母乳喂养等等[8]。创建爱婴医院实际上是促进、保护和支持母乳喂养,重新创建母乳喂养的环境。对妇幼卫生保健人员,进行母乳喂养近代知识和具体技术的培训,利用孕妇学校、知识讲座、观看录像等方式,使孕产妇和乳母,了解和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技巧,树立良好的母乳喂养信心。

调查中有19.33%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不爱交际、脾气暴躁等,但与以上因素对比有显著差异,说明此类性格问题不是导致肥胖的主要成因。但是肥胖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形成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孩子自我心理功能的健全。

综上所述,儿童期肥胖的预防重点在于培养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糖果、糕点等甜食和干果类零食,禁止暴饮暴食,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一旦小儿出现肥胖,就要及早进行综合治疗,尽早使其得以控制。另有研究证实,儿童肥胖还与规律早餐,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有关,因此推荐儿童体重管理意见[9]:新生儿期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并适当延长母乳喂养时间,以减少儿童期肥胖发生风险;严格控制零食摄入,尤其是含糖类较高的零食以及碳酸饮料,应控制碳水化合物中高血糖指数食物的摄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注意B族维生素,维生素D和微量元素锌铁的适量补充。

[1]常翠青,陈洁文,陈伟,等.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8(9):525-540.

[2]陈小建,张月华,王丹虹,等.哮喘患儿体重指数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哮喘控制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7):698-701.

[3]Arja Ger ritsen,Roos AW,Wennink,Marc GH,et al.Ear ly oral feeding af ter pancreatoduodenectomy enhances recovery without increasing morbidity[J].HPB,2014,16 (7):656-664.

[4]任芳,盛晓阳.辅食添加期婴幼儿的喂养模式[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2):135-155.

[5]Valé,rie Seegers,Dominique Petit,et al.Short Sleep Duration and Body Mass Index: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in Preadolescence[J].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1,173(6):621-629.

[6]Monique S Tanna,Ar thur Schwartzbard,Jef fery S Berger,et al.Management of Hypogonadism in Cardiovascular Patients[J].Urologic Cl inics of Nor th America, 2016,43(2):247-260.

[7]Scot t T.Rehrig.Surgical Management of Metabol ic Syndrome Related to Morbid Obesity[J].Primary Care: Cl inics in Of f ice Practice,2016,43(1):145-158.

[8]廖红群.我国母乳喂养的现状与促进母乳喂养活动-从《中国妇幼保健》看母乳喂养[J].中国妇幼保健,1994,9(4):60-61. [9]常翠青,陈洁文,陈伟,等.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8(9):525-54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6.06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