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时间:2024-08-31

王爱学,黄小玲

(江津区中医院,重庆 402260)

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王爱学,黄小玲

(江津区中医院,重庆 402260)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2.5%(P=0.025);两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流速度无差异,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较单纯使用西药有更好的疗效。

后循环缺血;中医辨证;西药

后循环主要是由椎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组成,也称为锥基底动脉系统,负责脑干、丘脑、小脑、枕叶及上段脊髓等的血供,所以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便是眩晕。患者可感旋转、倾斜、摇摆、晃动,常伴恶心、呕吐、坐立不稳、不敢睁眼等,严重者可伴黑蒙、视物成双、言语不利、面部麻木、肢体无力等,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西药治疗主要以扩张血管、促进血供为主,结合中医疗可能会提高其疗效。本研究在西医基础上加行中医辨证中药治疗后循环缺血,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5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5例,男54例,女41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47.3±18.4)岁。病程26 d~13年。合并症:高血压38例,高血脂27例,冠心病10例。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制定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1):发作性视物摇晃、旋转、不定、浮沉感。(2):眩晕至少伴有一种后循环缺血症状,如呛咳、复视、听力下降、平衡障碍、猝倒等。(3):症状反复发作,常与头、体位改变、紧张有关。(4):部分患者有小脑或脑干体征。(5):改变体位眼前发黑或感觉头晕,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等后循环缺血发病高危因素。(6):经颈椎X片或CT显示肥大性或椎间孔变窄,经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检查发现有血管狭窄或血流速度异常。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的耳源性眩晕,贫血性眩晕,低血压、偏头痛性眩晕,或精神性眩晕等。(2):患者有颅内肿瘤,严重心、肝、肾、肺等疾病。(3):对西比灵及中药过敏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病程等比较中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西药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国药准字号:H19030003),5~10 mg,温水送服,1次/d,疗程: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采用宁眩汤加味:茯苓15 g,半夏20 g,龙骨20 g,牡蛎15 g,枳实15 g,天麻10 g,陈皮5 g,甘草6 g。气血两虚型:加黄芪20 g,首乌10 g,当归12 g,党参15 g,木香5 g,白术10 g,夜交藤5 g。风痰上扰型:加当归12 g,桃仁15 g,白芍10 g,川穹10 g,红花6 g。肝阳上亢型:加生地15 g,麦冬15 g,白芍10 g,钩藤20 g,益母草10 g,桑叶10 g。脾虚湿阻型:女贞子15 g,熟地黄20 g,黄芪30 g,枸杞15 g。每天1剂,煎至500 mL,250 mL/次,早晚各1次,疗程:1个月。

1.3 疗效评价 (1):治疗有效率比较:痊愈: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椎动脉或基底动脉流速下降至正常范围;显效:无眩晕发作,坐起或站立时感轻度头晕,稍感不稳,眩晕程度和频率下降60%或以上;有效:有眩晕发作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频率下降在60%以下,其他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甚至有加重倾向;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血流速度有无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总有效29例,占比72.5%,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41例,占比91.1%(χ2= 5.047,P=0.025)。

2.2 TCD检测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速度都有明显上升,但是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该病病理为锥-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造成前庭神经核、耳蜗核等脑干结构血液灌注减少,从而导致部分神经纤维脱髓鞘及神经传导阻滞等改变;加之外周血促凝血物质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而使血流缓慢,相应部位血供减少,最终影响大脑功能而 导致眩晕等症状发生[2]。该病被认为是脑卒中的发病先兆,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脑出血、脑梗死等严重后果[3]。

表1 患者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中医观点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于“眩晕”范畴,关于其病机,历代医家均有论述,《灵枢•海论》记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眩晕,目无所见。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更有:“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论述[4]。本病属本虚标实之症,肝、脾、肾亏虚为其根本,肾阴亏损,水不涵木,肝阳偏亢,蒙闭清阳,脑失所养,化火生风,阻于脉络,中气受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挟痰上犯,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眩晕发作。因此眩晕发作时以“风”、“痰”尤显标实之象。随着对传统中医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将中医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已有较为肯定的疗效[5]。本研究将中医辨证中药疗法与西医相结合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治疗,在宁眩汤基础上根据不同辨证分型而开方,天麻化痰熄风,平肝潜阳,为止头眩要药;半夏燥湿化痰,为治痰之要药,加之陈皮理气化痰,气顺则痰消,功效合加;白术、茯苓健脾渗湿,脾健湿去,可绝生痰之源;单归活血、去淤,而赤芍、红花可助当归活血化瘀;黄芪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流循环;桃仁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大脑血流供应;川芎可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降低血液粘稠度。本方辨证施药,对症开方,补脾胃之气,气旺以促血行。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动脉血流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较单纯使用西药有更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和西药联合的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血流速度,改善血供,有较为肯定的临床疗效,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1]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2]周爱国.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3,19(17):28-30

[3]孔祥敏.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的血管结构与临床结局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9):55.

[4]司维.后循环缺血中医证候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2,31(5):330-331.

[5]邹立华,李惠,陈小丹.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7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5):24-2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2.03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