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洪生
(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上饶 334000)
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
王洪生
(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上饶 334000)
目的 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A组30例、B组30例,A组予以静脉溶栓治疗,B组联合静脉及神经介入溶栓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血管再通情况,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B组术后NIHSS评分为(6.08±3.06)分,低于A组的(8.12±3.75)分(P<0.05);B组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0.0%,高于A组的50.0%(P<0.05)。结论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NIHSS评分及血管再通情况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及进一步运用。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溶栓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高危疾病,具有较高的病发率以及死亡率。该疾病患者的脑部动脉可出现血栓或粥样硬化样变,动脉血管腔变窄以及闭塞可对脑部正常供血造成影响,并最终引起疾病发生[1]。为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本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现就报道有关内容如下。
1.1 临床资料 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准断标准[2]选取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60例,发病时间均<4.5 h,同时按照如下标准排除病例:2周内新发梗塞,3个月内颅脑出血;有抗血小板类药物禁忌证;颅内既往有出血性疾病史;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脏器功能严重受损。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进行分组,A组30例,B组30例。A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4~79岁,平均(57.6± 10.2)岁;其中完全运动性失语29例(96.7%),神志不清1例(3.3%)。B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4~77岁,平均(56.8± 10.7)岁;其中完全运动性失语18例(60.0%),神志不清1例(3.3%)。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A组: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参照NINDS研究的用量与方法,采用rt-PA进行治疗,0.85 mg/kg,静脉滴注≥1 h,最大剂量≤85 mg。B组: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0.6 mg/kg,剂量最大为60 mg,静脉滴注≥1 h。在此基础上同时入导管室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并根据定位症状、体征、术前影像及造影影像结果,综合评估后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术进行治疗,观察侧枝循环和血管栓塞情况后,经微导丝引导使导管接近血栓位置,给予rt-PA10~20 mg导管内缓慢注射,注射后再次评估造影结果及观察患者病情。两组术后24 h内均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次•d),加强凝血功能监测,并根据凝血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1.3 指标观察 采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3](NIHSS)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运用血管再通评价标准[4]对患者术后血管再通情况进行评价。以0~3级标准进行评级,无变化为0级(血管未通);血栓移动,血液灌注未改善为1级(血管未通);缺血区灌注<50%,部分再通为2级(血管部分再通);缺血区恢复灌注,完全再通为3级(血管完全再通)。血管再通率=(部分再通率+完全再通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前后NIHSS评分的对比 比较两组NIHSS评分,手术前A、B组的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B组NIHSS评分降低,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NIHSS评分的对比(±s,分)
表1 手术前后NIHSS评分的对比(±s,分)
P值>0.05<0.05时间手术前手术后A组(n=30) 17.32±3.86 8.12±3.75 B组(n=30) 17.44±3.82 6.08±3.06t值0.201 2.875
2.2 术后血管再通情况的对比 比较两组术后血管再通情况,A组再通率为50.0%,B组再通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后血管再通情况的对比(n)
以脑卒中为代表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其发病十分危急,且病情进展迅速,是临床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疾病之一。脑卒中的发生与外源性栓子脱落栓塞脑动脉以及脑血管局部血栓形成有关,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为动脉血管内治疗以及静脉溶栓治疗,两者均是当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溶栓治疗方法。临床研究证实[5]:年龄<80岁的患者采取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疾病可获得满意结果,而年龄越小的患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就越明显。在溶栓治疗中,神经介入疗法是疗效十分明显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微创技术经靶向给药方式对病变部位血管进行再通从而对缺血造成的神经损害进行修复,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相关报道指出[6]: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6小时内采用静脉溶栓疗法进行治疗,可以促使脑血流高凝状态有效降低,且对早期血栓形成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采取静脉溶栓疗法进行治疗,颈内动脉再通效果并不显著,有关研究显示静脉溶栓促使颈内动脉再通仅为动脉溶栓的10%。与此同时,采用静脉溶栓疗法治疗疾病,全身抗凝可对患者的正常机体功能造成影响,术后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本结果显示:A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为50.0%,B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0.0%,B组再通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术后动脉血管的再通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静脉溶栓,且这一结论与有关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大量研究报道指出[7-9]:动脉溶栓术与静脉溶栓术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以有效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修复,同时使用溶栓剂对远端小血栓进行溶解,具有预防血管再次闭塞的作用和效果;同时在术后随访期间,发现动脉溶栓术与静脉溶栓术联合治疗的卒中复发率显著下降,且与单纯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证实介入动脉溶栓治疗在降低脑卒中疾病复发方面具有可靠效果。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功能的评价,临床上主要借助NIHSS量表对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本结果发现:A、B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B组NIHSS评分为(6.08± 3.06)分,明显低于A组的(8.12±3.75)分(P<0.05)。说明溶栓治疗具有改善患者机体功能的确切效果,通过治疗可有效促使患者神经功能获得恢复;而联合介入溶栓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其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因而有助于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提升。
综上所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确切,患者手术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效恢复,血管再通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实施。
[1]姜长春,李月春,王宝军,等.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比较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60-63.
[2]吕尤.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评述[J].医药前沿,2015,20(22):108-109.
[3]陈焕雄,夏鹰,李钢,等.急性脑梗死不同方式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9):892-895.
[4]刚书成,付文华,张鹏,等.基于脑血管造影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4(7):65-67.
[5]王爱明,王佼佼,张凤佳,等.急性脑梗死早期征象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15(10):1054-1056.
[6]来丽萍,夏文国.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后致脑出血开颅手术抢救成功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16):177.
[7]王玉,魏玉清,宁晓红,等.机械碎栓联合动静脉多途径溶栓术治疗超早期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1129-1133.
[8]何莹华,蒋旭萍,干克娜,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溶栓术的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5):805, 807.
[9]蔡红法,张栋,刘一之,等.3D-DSA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对治疗指导意义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6):8-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2.05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