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招兰 李香秀
新生儿硬肿症是儿科常见的疾病,由受寒、早产、感染、窒息、饥饿、体重低下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1],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或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吃、不哭、皮肤凉、硬肿、早期嗜睡、哺乳差、哭声反应低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早产儿发病率高,我院新生儿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患儿4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46例患儿中,男36例,女10例;早产儿31例,足月15例。生后3d发病8例,其中早产儿6例,足月儿2例;4~7d发病12例,其中早产儿3例,足月儿9例;1周后发病26例,其中早产儿22例,足月儿4例。经仔细观察,精心护理及合理治疗,45例痊愈出院,1例为重度硬肿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致肺出血的早产儿,经抢救无效死亡,治愈率达98%。
根据患儿体温不同采取的复温方式不同。①肛温为30~34℃的轻、中度患儿体温虽然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可以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至于30℃的温箱中,每小时提高温箱温度0.5~1℃,不超过34℃,使患儿的体温于6~12h恢复正常。②肛温<30℃的6例中毒患儿体温很低,棕色脂肪被耗尽,先将患儿置于比其体温高1~2℃的温箱中开始复温,每小时提高温箱温度0.5~1℃,不超过34℃,使患儿体温在12~24h恢复正常,然后根据体温调整暖箱温度。
由于患儿低血糖,复温时代谢增快,葡萄糖需要量增加,故开始即宜口服葡萄糖,无力吸吮者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营养,保证热能供应。注意口腔护理,每天用1%~2%碳酸氢钠洗口腔2次,促进食欲。静脉营养者若有心肾功能衰竭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新生儿硬肿症治疗的关键是复温,复温时患儿代谢加快,所需能量增加,丢失的水分也增加,所以不管哪种复温,在复温过程中,应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记录,同时保证足够的热量和水分。
感染与非感染者应分室居住,防止交叉感染,室内每日紫外照射1次。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遵守操作规范,定期用紫外线、消毒溶液消毒暖箱、病房病床、用物等。工作人员进婴儿室前应戴好口罩、帽子,穿清洁工作衣和隔离衣,并要洗手,注意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防止皮肤及黏膜的破损,皮下或肌肉注射药物时应避开硬肿处,以利于药物的吸收。
①观察和记录体温,呼吸、脉搏、硬肿范围、程度变等变化。每2~3小时测量肛温1次并测量呼吸和脉搏。②观察和记录24h出入量,其中奶量、尿量尤为重要,奶量增多可反映小儿食欲好转,能量供给增加,尿量评估是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如每小时尿量<1mL/kg,应立即报告,积极处理,以防发生肾衰竭。③观察有无出血征象,出血是硬肿症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硬肿症并发肺出血主要是由寒冷损伤的病理性过程所致,寒冷损伤引起的缺氧、酸中毒、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微循环障碍、DIC及继发肺部感染等对肺微血管的综合损害是并发肺出血的根本原因[3]。
少搬动患儿,要有专人护理,各项操作应快速集中,避免散热影响体温正常恢复,延长治疗时间。
该病早产儿发病率较高,应做好围产期保健的宣教,加强产前检查,提高产科技术,防止妊娠并发症,降低早产率。应评估家长对该病的了解程度,介绍有关硬肿症的知识,有关保暖和喂养、预防感染的育儿知识。
对硬肿症患儿,预防发生很重要,治疗过程中护理的关键是复温,复温切忌过快,一定要循序渐进,逐步复温,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于寒冷季节,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含熔点高的饱和脂肪酸多,再加上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及代谢功能发育不全,在低温条件下,皮下脂肪堆积部位易于凝固发生硬肿,同时与感染有关。所以加强新生儿护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保证产房和新生儿室内环境温度不低于24℃,注意保暖。新生儿应立即擦干羊水,用温水、热毛毯包裹,新生儿转运过程中,应有合适的保暖措施,出院时指导患儿家长合理喂养,补充热量,加强护理,避免着凉,定期复查。
[1]梅建国.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4.
[2]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4.
[3]陈自励.新生儿硬肿症疗法有慢、快复温和输液在临床中应如何选择[J].中华实用儿科杂志,1996,11(6):33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